EN

RU

ES

对电极+工作电极

本专题涉及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有484条。

国际标准分类中,对电极+工作电极涉及到焊接、钎焊和低温焊、电子管、电容器、电子显示器件、分析化学、无损检测、医疗设备、电击防护、输电网和配电网、特殊工作条件下用电气设备、玻璃和陶瓷生产设备、词汇、光电子学、激光设备、钢铁产品、电工器件、环境保护、核能工程、工业自动化系统、电磁兼容性(EMC)、工业炉、电线和电缆、化工产品、金属生产、电信系统、无线通信、空气质量、电池和蓄电池、橡胶、表面处理和镀涂、物理学、化学、土质、土壤学、建筑物的防护、燃料电池、道路车辆装置、有色金属产品、电信设备用部件和附件、防护设备、职业安全、工业卫生、电气工程综合、废物、造船和海上构筑物综合、电信综合、燃料、光纤通信、辐射测量、半导体分立器件、电子电信设备用机电元件、无机化学、有色金属、公司(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航空航天制造用材料、手持工具、电子元器件综合、航空航天用电气设备和系统、机床、切削工具、辐射防护、陶瓷、环境试验、电子元器件组件、流体动力系统、开关装置和控制器、印制电路和印制电路板。

在中国标准分类中,对电极+工作电极涉及到、通用零部件、线路器材、物理化学特性标准物质、基础标准和通用方法、卫生、安全、劳动保护、电缆及其附件、通信网技术体制、输电线路器材、电磁兼容、焊接与切割、特种加工机床、石墨材料、电气设备与器具综合、橡胶制品综合、通信网结构、安全控制技术、蓄电能装置、无线电通信设备、轻金属及其合金、锻压、核材料、核燃料及其分析试验方法、无机酸、碱、电工绝缘材料及其制品、化学电源、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综合、土壤、水土保持、避雷器、电力半导体器件、部件、牵引电气设备、低压电器综合、化学、电力系统设备安装测试、半导体发光器件、通信线路设备、炭素材料、焊接与切割设备、生产环境安全卫生设施、劳动防护用品、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煤炭分析方法、工业防尘防毒技术、开关、炭素材料综合、航空与航天用非金属材料、电力系统、紧固件、模具、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输、变电工程、连接器、其他电真空器件、电动工具、电气系统与设备、无机化工原料综合、电容器、航空与航天用金属铸锻材料、医用射线设备、综合测试系统、电离辐射计量、收、发信管、火工产品、特种陶瓷、标准化、质量管理、通信工程、手术室设备、雷达、导航、遥控、遥测、天线综合、固体燃料矿综合、天线及其馈线、高压开关设备、半导体三极管、电子元件综合、电化学、热化学、光学式分析仪器、继电器、斩波器、变压器、工业物理因素危害控制、电气设备安装工程、焦炭。


韩国科技标准局,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KS D 3550-1981(2016) 对于电极覆盖芯线
  • KS L 3404-1999(2019) 圆柱形机加工石墨电极
  • KS C IEC 61243-3:2005 带电作业.电压检测器.第3部分:两极低压型
  • KS C IEC 61243-3:2017 带电作业电压探测器第3部分:两极低压型
  • KS C IEC 61243-3-2017(2022) 带电作业电压检测器第3部分:双极低压型
  • KS C IEC 61084-2-4:2004 电气装置用电缆干线系统和电缆管道系统.第2-4部分:工作电极特殊要求
  • KS C IEC 61084-2-4:2014 电气装置用电缆干线系统和电缆管道系统 第2-4部分:工作电极特殊要求
  • KS L 3403-1999(2019) 测试方法为圆柱形机加工石墨电极的螺钉精度
  • KS B ISO 14372:2014 焊接材料.通过测量可扩散氢测定手工电弧焊电极的抗湿性
  • KS B ISO 14372:2004 焊接材料.通过测量可扩散氢测定手工电弧焊电极的抗湿性
  • KS C IEC 60794-3-20-2003(2018) 光纤电缆第3-20部分:室外磁极支撑加工用电缆的系列规格
  • KS C IEC 61020-4-2:2002 电子设备用机电式开关.第4部分:杠杆操纵拨动开关的分规范.第2节:最大交流电压为227伏、最大直流电压为30伏、最大电流为20安培的额定电功率、1极、2极、4极密封杠杆操作拨动开关详细规范
  • KS C IEC 61020-4-2:2014 电子设备用机电式开关 第4部分:杠杆操纵拨动开关的分规范 第2节 最大交流电压为227伏、最大直流电压为30伏、最大电流为20安培的额定电功率、1极、2极、4极密封杠杆操作拨动开关详细规范
  • KS C IEC 61156-6-2014(2019) 数字通信用多芯对称对/四芯电缆.第6部分:传输特性小于1000MHz的对称对/四芯电缆.工作区布线.分规范
  • KS C 0287-200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表面安装器件的可焊性、电极的耐锡焊溶解度及锡焊耐热性试验法
  • KS C IEC 61156-6:2014 数字通信用多芯和对称对/四芯电缆 第6部分:传输特性高达 1 000 MHz 的对称对/四芯电缆'工作区布线'规范
  • KS C CISPR 11-2011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用射频设备.无线电干扰特性.极限值和测量方法
  • KS C IEC 60169-22:2014 射频连接器.第22部分:与双芯屏蔽对称电缆配用双极卡口锁紧射频连接器(BNO型)

RU-GOST R,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GOST 19438.12-1975 小功率电子管.相对于阴极有正电位的阳极电流和栅极电流的测量方法
  • GOST 21106.6-1977 阳极耗散功率超过25W的发射调制与控制管.相对于阳极有正电位的阳极和栅极的电流及阳极和栅极的零电流的测量方法
  • GOST 21803.3-1976 真空指示计.对阴极具有正电位的栅极电流测量方法
  • GOST 22091.12-1984 X射线仪.脉冲工作时各电极电流和电压的测量方法
  • GOST 18485-1973 脉冲方式工作的调制灯.电极脉冲电压的测定方法
  • GOST 16287-1977 氢离子活化作用测定用工业玻璃电极SSI.规范
  • GOST 21316.6-1975 光电管.在连续工作方式下光电管的光电特性对规定的线性极限符合程度的确定方法
  • GOST 21316.7-1975 光电管.在脉冲工作方式下光电管的光电特性对规定的线性极限符合程度的确定方法
  • GOST IEC 61243-3-2014 带电作业. 电压检测器. 第3部分: 两极低压型
  • GOST 16286-1984 电位器式传感器SSI.工业辅助电极.规范
  • GOST ISO 9692-1-2016 焊接和相关工艺 联合准备的类型 第1部分:钢材的手工金属极电弧焊、气体保护金属极电弧焊、气焊、TIG焊和束焊
  • GOST 17038.3-1979 电离射线闪烁探测器.根据光电信增管的阴极电流对探测器光效率的测量方法
  • GOST 18604.24-1981 高频振荡双极型晶体管.输出功率测量方法及功率放大系数和集电极有效作用系数的测定
  • GOST 12.1.006-1984 ССБТ.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工作地点的允许值和对进行检测的要求
  • GOST 12.1.002-1984 ССБТ.工业频率电场.允许场强和对在工作场地进行检查的要求
  • GOST 17038.2-1979 电离射线闪烁探测器.根据完全吸收峰或康普顿分布极限对探测器光效率的测量方法
  • GOST 23664-1979 印制电路板.制作镀金属的安装孔.对典型工艺过程的要求

中国团体标准,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CZ-CSN,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CSN 35 8733-1975 半导体设备.二极管.反向电压的测量 (工作电压)
  • CSN 05 2670-1987 电阻点焊焊工用电极固定器.尺寸
  • CSN 36 4322-1961 用于运输工具的铅酸蓄电池极接线柱和接线柱螺丝
  • CSN 34 5617-1975 电工设备对冷凝水作用抵抗性的试验
  • CSN 11 9227-1981 工业液压部件联合系统.伺服阀.安装板与板极电路接触面连接尺寸

US-FCR,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德国标准化学会,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DIN 41701:1989 电信工程.四极插头
  • DIN EN 50085-2-4:2010 电气设备用电缆中继系统和电缆管道系统.第2-4部分:工作电极和工作接头用特殊要求
  • DIN IEC/TS 62607-4-1:2013 纳米加工.关键控制特性.第4-1部分:锂离子电池用阴极纳米材料.电化学特性,2-电极电池方法(IEC 113/144/CD-2012)
  • DIN 43585-2:1966-11 1-极性。插头连接,250 A,80 V,用于电池供电的工业卡车
  • DIN 43585-1:1966-11 1-极性。插头连接,250 A,80 V,用于电池供电的工业卡车
  • DIN 43585-2:1966 第2部分:电池供电工业卡车用 250 A、80 V 单极插接件
  • DIN EN 689:1995 工作环境.用极限值和测量策略作对比通过吸入法对化学试剂辐照的评估指南; 德文版本 EN 689:1995
  • DIN 57680-6:1977 在≤1KV带电设备工作时用防护服、防护设备和防护装置规范.≤250V交流单极电压试验器
  • DIN 51932:2010-06 碳材料的测试 圆柱形加工电极堆积密度的测定
  • DIN 51932:2010 碳素材料的试验.圆柱形机加工电极体密度的测定
  • DIN EN 61243-3:2011 带电作业.电压检测器.第3部分:两极低压型(IEC 61243-3-2009);德文版本EN 61243-3-2010
  • DIN 51932:1998 炭素材料的试验.圆柱形机加工电极体积密度的测定
  • DIN EN 300639:2001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在约28MHz共极和14MHz交叉极化信道间隔的13GHz、15GHz和18GHz频带上运行的Sub-STM-1数字无线电中继系统
  • DIN VDE 1000-10:2009 电气工程区内对人员安全作业的要求
  • DIN EN 300639:2001-10 固定无线电系统 点对点设备 在 13 GHz、15 GHz 和 18 GHz 频段运行的 Sub-STM-1 数字无线电系统 具有约 28 MHz 同极和 14 MHz 交叉极信道间隔
  • DIN EN 61243-3:2015 带电作业.电压检测器.第3部分:两极低压型(IEC 61243-3-2014+Cor.-2015);德文版本EN 61243-3-2014
  • DIN 45980-1002:1977 电子元件质量评估协调体系.空白详细规范.第1002部分:工业用电热三极管
  • DIN EN 301127:2003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使用同极化配置或同波道双极化(CCDP)操作的有大约30MHz信道空间的频带中承载SDH信号(不高于2 P<下标t> STM-1)的高容量数字无线电系统
  • DIN EN 301277:2001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使用同频道双极操作的在40MHz射频信道中传输STM-4或4×STM-1的大容量数字无线电系统
  • DIN 41704-2:1987 电信工程.双排触点连接器.4和8极接线盒和连接器.要求、检验
  • DIN 41704-1:1987 电信工程.双排触点连接器.4和8极接线盒和连接器.类型、尺寸
  • DIN VDE 0680-6:1977 在最高可达 1kV 的带电设备上工作时使用防护服、防护设备和器械规范.第6部分:交流电最高可达 250 V a.c. 的单极电压试验器
  • DIN 40741-1:1999 铅酸蓄电池.工业用带有正栅极板的固定阀稳定蓄电池和固定电解质.额定电容、主要尺寸和重量
  • DIN 40741-1:1999-07 铅酸蓄电池 工业用带正极板和固定电解质的固定式阀控蓄电池 额定容量、主要尺寸、重量
  • DIN EN 55011:2007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用射频设备.电磁干扰特性.极限值和测量方法
  • DIN EN 301461:2003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使用同波道双极化(CCDP)操作的有40MHz信道空间的频带中承载SDH信号(2 ?STM-1)的高容量固定无线电系统
  • DIN 45910-28:1991 电子元件质量评估协调体系.分规范.第28部分:带金属处理电极和直电流用聚乙烯对苯二酸盐介质的片状固定电容器
  • DIN 19268:2021-10 pH 测量 - 使用 pH 玻璃电极的 pH 测量链对水溶液进行 pH 测量并评估测量不确定度
  • DIN EN 60512-13-5 Berichtigung 1:2008-11 电子设备连接器 测试和测量 第13-5部分:机械操作测试 测试 13e:极化和键控方法
  • DIN EN 60512-13-5:2006-11 电子设备连接器 测试和测量 第13-5部分:机械操作测试 测试 13e:极化和键控方法
  • DIN 45910-281:1991 电子元件质量评定协调体系.空白详细规范.第281部分:带金属处理电极和直电流用聚乙烯对苯二酸盐介质的片状固定电容器
  • DIN EN 302063:2003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工作频率31.0GHz至33.4GHz的多点数字无线电系统
  • DIN EN 50499:2009 对工作人员暴露于电磁场的评定程序,德文版本EN 50499:2008
  • DIN EN 50499:2020 对工作人员暴露于电磁场的评定程序; 德文版本EN 50499-2019
  • DIN VDE 0680-6:2021 在高达 1000 V 的通电系统上工作的人员保护设备、保护装置和装置 第6部分:高达 250 V ac 的单极相位测试仪
  • DIN EN 300786:2001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在大约14MHz共极信道间隔的13GHz、15GHz和18GHz频带上运行的Sub-STM-1数字无线电中继系统
  • DIN EN 300786:2001-10 固定无线电系统 点对点设备 在 13 GHz、15 GHz 和 18 GHz 频段运行、同极信道间隔约为 14 MHz 的 Sub-STM-1 数字无线电系统

RO-ASRO,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STAS 11532-1987 铜铬杆和板作接触电极
  • STAS 11200/463-1981 图形符号.手工金属电弧焊电极夹的图形符号
  • STAS 6048/9-1980 无线电干扰.收音机和电视接收器对无线电干扰的抑制作用.干扰容许极限和检测的特殊环境
  • STAS 11062-1978 连续电极中碳的质量.未加工的质量中易挥发物质的测定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ASTM G5-94(2004) 作静电位标记和动电位阳极极化测量的基准测试方法
  • ASTM G5-94(1999)e1 作静电位标记和动电位阳极极化测量的基准测试方法
  • ASTM C1165-22 在铂工作电极上用受控电位库仑法测定H2SO
  • ASTM F9-69 电子管中用作栅极侧杆的圆导线规范
  • ASTM C1165-90(2005) 用控制电位库仑计法在铂工作电极上测定硫酸中钚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C1165-90(2000)e1 用控制电位库仑计法在铂工作电极上测定硫酸中钚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C1165-12 用控制电位库仑计法在铂工作电极上测定硫酸中钚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C1165-17 用控制电位库仑计法在铂工作电极上测定硫酸中钚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E1059-91(1996) 非石墨对电极形状和尺寸的指定标准实施规程
  • ASTM D4765-13(2018) 用离子选择电极测量工作场所大气中氟化物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D4765-13 用离子选择电极测量工作场所大气中氟化物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C1165-23 在铂工作电极上用控制电位库仑法测定H2SO4中钚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D4208-02(2007) 用氧弹燃烧/离子选择电极法对煤中总氯含量的试验方法
  • ASTM D4208-88(2002) 用氧弹燃烧/离子选择电极法对煤中总氯含量的试验方法
  • ASTM D4208-02 用氧弹燃烧/离子选择电极法对煤中总氯含量的试验方法
  • ASTM F83-71(2013) 电子发射极的热离子常数定义和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
  • ASTM D4208-13 用氧弹燃烧/离子选择电极法对煤中总氯含量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D5987-96(2002) 水解萃取和离子选择电极或离子色谱法对煤和焦碳中总氟含量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D5987-96 水解萃取和离子选择电极或离子色谱法对煤和焦碳中总氟含量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D5987-96(2007) 水解萃取和离子选择电极或离子色谱法对煤和焦碳中总氟含量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E1251-94(1999) 使用氩保护气氛,点到面,单极自激发电容器放电法对铝和铝合金进行光射光谱分析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G217-16(2022) 用耦合多电极阵列传感器法在实验室和工厂进行腐蚀监测的标准指南
  • ASTM G217-16 实验室和工厂用耦合多电极阵列传感器方法进行腐蚀监测的标准指南
  • ASTM C1477-08 通过多集电极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六氟化铀和硝酸铀溶液进行同位素丰度分析的标准测试方法
  • ASTM C1477-19 通过多集电极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六氟化铀和硝酸铀溶液进行同位素丰度分析的标准测试方法

法国标准化协会,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NF EN ISO 9312:2013 电阻焊设备 - 对电极使用的绝缘插头
  • NF C18-314-3:2010 带电作业.电压检测器.第3部分:双极低压型
  • NF C18-314-3*NF EN 61243-3:2015 带电作业.电压检测器.第3部分:双极低压型
  • NF L58-361:1977 带有辅助电路的简单操作三极开关
  • NF A81-304:1994 手工金属弧电极用药皮电极棒.化学分析用的焊接金属垫片的沉积
  • NF Z86-127*NF EN 301127:2002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频带约30 MHz信道空间的载SDH 信号(达到2x STM-1)和使用共极排列或共信道双极(CCDP)工作的大容量数字无线电系
  • NF EN ISO 8430-3:2016 电阻点焊 - 电极夹具 - 第 3 部分:用于对接推力的圆柱形柄
  • XP X 31-148-1997 土壤质量.用专用后碱性电极对总氟含量的测定
  • NF A81-345:2011 焊接耗材.抗蠕变钢手工金属电弧焊接涂覆电极.分类.
  • NF X43-279:1995 工作场所大气.与极限值比对并根据测量策略评定化学试剂影响的导则
  • NF A81-343:2012 焊接材料 - 不锈钢和耐热钢手工金属电弧焊接涂覆电极 - 分类.
  • NF S95-151-1/A1*NF EN ISO 10079-1/A1:2019 医用抽吸设备 第1部分:电动抽吸设备 修正案 1:对在极端温度下操作的要求的更改
  • NF EN ISO 5183-2:2001 电阻焊设备 - 可拆卸尖端电极延长件,1:10 外锥体 - 第 2 部分:用于对接推的圆柱形柄
  • NF A81-349:2008 焊接消耗品.镍和镍合金手工金属极电弧焊接用涂敷焊条.分类
  • NF C91-011*NF EN 55011:2016 工业,科学和医疗射频设备.电磁扰动特性.测量的极限值和方法
  • NF C91-011:2010 工业,科学和医疗射频设备.电磁扰动特性.测量的极限值和方法
  • NF C85-211:1982 电子元器件质量评估协调体系.空白详细规范.工业加热用三极管
  • NF C91-011/A2:2003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用射频设备.无线电干扰特性.极限值和测量方法
  • NF C64-110:1976 交流电系统用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装置.三极断路器.操作时间用特别补充要求

英国标准学会,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BS EN 61243-3:1999 带电作业.电压检测器.两极低压型
  • BS EN 61243-3:2010 带电作业.电压检测器.两极低压型
  • BS EN 61243-3:2014 带电作业.电压检测器.两极低压型
  • BS IEC TR 62157:2001 圆柱形机加工碳电极.标称尺寸
  • BS EN IEC 62561-2:2018 防雷系统组件(LPSC) 对导体和接地电极的要求
  • BS EN 50164-2:2008 避雷组件(LPC).第2部分:对导体和接地电极的要求
  • BS 6043-3.3:2000 制铝工业用含碳材料的取样和试验方法.电极.用尺寸法测定阴极碳块和预焙阳极的体密度(表观密度)
  • BS 7027:1990 船用电气和电子设备对传导和辐射电磁干扰的抗扰性极限和测量方法规范
  • BS EN 689:1996 工作场所的环境.对吸入的化学试剂与极限值比较的评估及测量方法指南
  • BS EN 1599:1997 焊接用料.抗蠕变钢手工金属弧焊用的涂覆电极.分类
  • BS 4872-2:1976 不要求批准焊接工艺时焊工的鉴定考试规范.第2部分:铝及铝合金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或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
  • BS IEC 1000-3-5:1995 电磁兼容性.第3部分:极限.第5节:额定电流大于16A设备用低压电源系统对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 BS 6043-3.4:2000 制铝工业用含碳材料的取样和试验方法.电极.用流体静力学法测定阴极碳块和预焙阳极的开放式孔隙率和体密度(表观密度)
  • BS EN 55011:1998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的无线电配电特性的测量方法和极限值
  • BS EN 499:1995 焊接消耗材料.非合金与细晶粒钢的手工金属电弧焊用包蔽电极.分类
  • BS 6991:1990 家用、商用和轻工业用6/10A双极耐天气影响电连接器规范
  • BS 6043-3.9.1:2002 铝制造中使用的碳质材料的取样和测试方法 电极 预烘烤阳极对空气的化学反应性 通过质量损失法测定反应性
  • BS EN 60745-2-22:2011 便携式电动操作电动工具.安全性.对切割机的特殊要求
  • BS PD IEC/PAS 62396-6:2014 航空电子设备过程管理. 大气辐射影响. 极端空间天气和其对航空电子环境和电子产品的潜在影响
  • PD IEC/TR 62396-6:2017 航空电子设备的流程管理 大气辐射效应 极端太空天气 对航空电子环境和电子设备的潜在影响
  • BS EN ISO 3581:2016 焊接用料.不锈钢和耐热钢手工金属弧焊用的涂覆电极.分类
  • BS EN 1600:1997 焊接用料.不锈钢和耐热钢手工金属弧焊用的涂覆电极.分类
  • BS EN ISO 3581:2012 焊接用料.不锈钢和耐热钢手工金属弧焊用的涂覆电极.分类
  • BS EN 61029-2-12:2011 便携式电动操作电动工具的安全性.对攻丝机的特殊要求
  • BS EN 55011:2007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电磁干扰特征.极限值和测量方法
  • BS IEC 61156-12:2021 用于数字通信的多芯对称成对/四芯电缆 传输特性高达600MHz的对称单对电缆 工作区域布线 分规范
  • BS EN 50364:2010 人体暴露于0 Hz-300 GHz频率范围工作的电子物质监视(EAS)、射频识别(RFID)和类似用途设备所产生的电磁场中的极限值
  • BS EN 50364:2002 人体暴露于0Hz-10GHz频率范围工作的电子物质监视(EAS)、射频识别(RFID)和类似用途的设备所产生的电磁场中的极限值
  • BS CECC 32200:1989 电子元器件用质量评估协调体系.分规范:金属化电极和聚乙烯对苯二酸酯介质的固定式芯片直流电容器
  • BS IEC 61935-2-25:2015 通用布线系统. 依据ISO/IEC 11801的平衡通信电缆的试验规范. M12 4极连接器的工作区域. 空白详细规格
  • BS 6043-2.9:2000 制铝工业用含碳材料的取样和试验方法.电极焦炭.粒度分布的测定
  • BS 638 Pt.1:1979 电弧焊用电源、设备和附件.第1部分:手工.半自动及自动金属电弧焊和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用油冷电源规范
  • BS CECC 32201:1988 电子元器件用质量评估协调体系.空白详细规范:金属化电极和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介质固定式片芯直流电容器
  • BS 6043-3.5.1:2000 制铝工业用含碳材料的取样和试验方法.电极.抗弯强度的测定.三点法
  • BS E9063:1976 电子元器件用质量评估协调体系规范.空白详细规范.工业用加热三极管
  • BS IEC 60404-8-5:2020 磁性材料 个别材料的规格 具有指定机械性能和磁极化的电工钢带和薄板
  • BS EN ISO 9692-1:2013 焊接和相关工艺.接头准备型式.手工金属电弧焊,气体保护金属电弧焊和气焊, 钢的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和镭射光焊接
  • PD IEC/PAS 61076-3-126:2018 电气和电子设备连接器 产品要求 矩形连接器 用于工业环境的带推拉锁定的 5 极电源连接器的详细规范
  • BS 6043-2.10:1996 制铝工业用炭素材料取样与试验方法.第2部分:电极用焦炭.第10节:焙烧焦碳颗粒电阻率测定

澳大利亚标准协会,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PL-PKN,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EN 50085-2-4:2009 电气装置用电缆槽和电缆管道系统.第2-4部分:工作电极和工作接头用特殊要求
  • EN 61243-3:2010 带电作业.电压检测器.第3部分:两极低压型
  • EN 61243-3:2014 带电作业.电压检测器.第3部分:两极低压型
  • HD 564 S1-1990 电弧炉中使用的带螺纹口和接头的圆柱形机加工石墨电极的公称尺寸

AR-IRAM,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IRAM 2075-1948 接地电卡(标准工作电压为220V的双极不可逆工业固定设施型)
  • IRAM 672-1959 在电弧焊接中的覆电极以及对焊接样板的准备
  • IRAM OFICIALIZADA 2071 N.I.O.-1958 固定设施用接地插塞(标准工作电压为220V,两极家用型)
  • IRAM 2065-1953 暖气设备用插头(双极型,工作标准电压为220V,带接地插头)
  • IRAM 2072-1948 固定装备的插座(工业用两极插座,额定电压为220伏)
  • IRAM 2074-1948 带插座的电器插头,工业用固定设备所使用的双面式两极,额定电压为220伏

行业标准-电力,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DL/T 2158-2020 接地极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
  • DL/T 5231-2010 ±800kV及以下直流输电接地极施工及验收规程
  • DL/T 5275-2012 ±800kV及以下直流输电系统接地极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ETSI TR 103 234-2014 电力线电信;针对极高比特率服务的电力线建议(V1.1.1)
  • ETSI EN 301 277-2000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使用同信道双极操作的在40MHz射频信道中传输STM-4或4×STM-1的大容量数字无线电系统(版本1.1.1)
  • ETSI EN 301 277-2001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使用同信道双极操作的在40MHz射频信道中传输STM-4或4×STM-1的大容量数字无线电系统(版本1.2.1)
  • ETSI EN 300 639-2001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在同极信道间隔约为28 MHz且交叉极化信道间隔约为14 MHz的13 GHz,15 GHz和18 GHz的频带运行的Sub-STM-1数字无线电系统(版本1.3.1)
  • ETSI EN 301 127-2001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在信道间隔约为30 MHz的频带内承载SDH信号(2 x STM-1)并采用共极布置或同信道双极化(CCDP)运行的大容量数字无线电系统(版本)
  • ETSI EN 301 127-2002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在信道间隔约为30 MHz的频带内承载SDH信号(2 x STM-1)并采用共极布置或同信道双极化(CCDP)运行的大容量数字无线电系统(版本)
  • ETSI TR 102 031-1-2002 固定式无线电系统.点对点和点对多点设备.多点系统中的环型极化的使用.第1部分:系统方面(版本1.1.1)
  • ETSI TR 102 031-2-2002 固定式无线电系统.点对点和点对多点设备.多点系统中的环型极化的使用.第2部分:天线参数(版本1.1.1)

ETSI -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TR 103 234-2014 电力线电信;针对极高比特率服务的电力线建议(V1.1.1)
  • ETSI EN 300 786:2001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工作在 13 GHz 15 GHz 和 18 GHz 频段的 Sub-STM-1 数字无线电系统,共极化信道间隔约为 14 MHz(V1.3.1)
  • ETSI EN 300 639:2000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工作在 13 GHz 15 GHz 和 18 GHz 频段的 Sub-STM-1 数字无线电系统,共极化信道间隔约为 28 MHz(V1.2.1)
  • PRETS 300 639-1996 传输和复用(TM);工作在 13 GHz 15 GHz 和 18 GHz 频段的 Sub-STM1 数字无线电中继系统(DRRS),具有大约 28 MHz 同极化和 14 MHz 交叉极化信道间隔
  • ETS 300 639-1996 传输和复用(TM);工作在 13 GHz 15 GHz 和 18 GHz 频段的 Sub-STM1 数字无线电中继系统(DRRS),具有大约 28 MHz 同极化和 14 MHz 交叉极化信道间隔
  • ETS 300 639 PRA1-1999 传输和复用(TM);数字无线电延迟系统(DRRS); Sub-STM1(DRRS)工作在 13 GHz 15 GHz 和 18 GHz 频段,具有大约 28 MHz 同极化和 14 MHz 交叉极化信道间隔
  • ETSI EN 301 127:2002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在信道间隔约为 30 MHz 的频带中承载 SDH 信号(最多 2 个 STM-1)并使用同极化安排或同信道双极化(CCDP)操作的高容量数字无线电系统(V
  • ETSI EN 301 127:2001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在信道间隔约为 30 MHz 的频带中承载 SDH 信号(高达 2 x STM-1)并使用同极化排列或同信道双极化(CCDP)操作的高容量数字无线电系统(V
  • ETSI EN 300 639:2001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在 13 GHz 15 GHz 和 18 GHz 频段运行的 Sub-STM-1 数字无线电系统,具有大约 28 MHz 同极化和 14MHz 交叉极化信道间隔(V1.3.1)
  • TR 102 031-2-2002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和点对多点设备;在多点系统中使用圆极化;第2部分:天线参数(V1.1.1)
  • TR 102 031-1-2002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和点对多点设备;在多点系统中使用圆极化;第1部分:系统方面(V1.1.1)
  • ETSI EN 301 277:2000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使用同信道双极化(CCDP)操作在 40 MHz 射频信道中传输 STM-4 或 4 x STM-1 的大容量数字无线电系统(V1.2.1)
  • ETSI EN 301 277:1999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使用同信道双极化(CCDP)操作在 40 MHz 射频信道中传输 STM-4 或 4 x STM-1 的大容量数字无线电系统(V1.1.1)
  • ETSI EN 301 277:2001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使用同信道双极化(CCDP)操作在 40 MHz 射频信道中传输 STM-4 或 4 x STM-1 的大容量数字无线电系统(V1.2.1)
  • ETSI EN 300 630:2000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工作在 1 4 GHz 频段(V1.3.1)的低容量点对点数字无线电系统
  • ETSI EN 300 630:2001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工作在 1 4 GHz 频段(V1.3.1)的低容量点对点数字无线电系统
  • ETS 300 833-1999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天线;工作在 3 GHz 至 60 GHz 频段的点对点固定无线电系统天线
  • PRETS 300 833-1999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天线;工作在 3 GHz 至 60 GHz 频段的点对点固定无线电系统天线
  • PRETS 300 786-1998 传输和复用(TM);工作在 13 GHz 15 GHz 和 18 GHz 频段的 Sub-STM-1 数字无线电中继系统(DRRS),共极化信道间隔约为 14 MHz
  • PRETS 300 786-1996 传输和复用(TM);工作在 13 GHz 15 GHz 和 18 GHz 频段的 Sub-STM-1 数字无线电中继系统(DRRS),共极化信道间隔约为 14 MHz
  • ETSI EN 300 833:2001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天线;工作在 3 GHz 至 60 GHz 频段的点对点固定无线电系统天线(V1.3.1)
  • ETSI EN 300 833:2002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天线;工作在 3 GHz 至 60 GHz 频段的点对点固定无线电系统天线(V1.4.1)
  • ETSI EN 300 833:2000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天线;工作在 3 GHz 至 60 GHz 频段的点对点固定无线电系统天线(V1.2.1)
  • ETSI EN 301 461:2000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在具有 40 MHz 信道间隔的频带中承载 SDH 信号(2 x STM-1)并使用同信道双极化(CCDP)操作的大容量固定无线电系统(V1.2.1)
  • ETSI EN 301 461:2002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在具有 40 MHz 信道间隔的频带中承载 SDH 信号(2 x STM-1)并使用同信道双极化(CCDP)操作的大容量固定无线电系统(V1.3.1)
  • ETSI EN 301 127:2000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在信道间隔约为 30 MHz 的频带中承载 SDH 信号(2 x STM-1)并使用同信道双极化(CCDP)操作的高容量数字无线电系统(V1.1.1)
  • ETSI EN 301 461:2001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在具有 40 MHz 信道间隔的频带中承载 SDH 信号(2 x STM-1)并使用同信道双极化(CCDP)操作的大容量固定无线电系统(V1.2.1)
  • ETSI EN 301 461:1999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在具有 40 MHz 信道间隔的频带中承载 SDH 信号(2 x STM-1)并使用同信道双极化(CCDP)操作的大容量固定无线电系统(V1.1.1)
  • TR 102 031-3-2002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和点对多点设备;在多点系统中使用圆极化;第3部分:1 GHz 至 11 GHz 频段多点固定无线电系统的天线(V1.1.1)
  • ETS 300 786 PRA1-1999 传输和复用(TM);数字无线电中继系统(DRRS);工作在 13 GHz 15 GHz 和 18 GHz 频段的 Sub-STM-1 DRRS,共极化信道间隔约为 14 MHz
  • ETS 300 786-1998 传输和复用(TM);数字无线电中继系统(DRRS);工作在 13 GHz 15 GHz 和 18 GHz 频段的 Sub-STM-1 DRRS,共极化信道间隔约为 14 MHz

US-RWMA,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RWMA BULL 34 标准电阻焊电极编号和合金的制造商对照表

AWS - American Welding Society,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国际电工委员会,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IEC 61243-3:2014 带电作业.电压检测器.第3部分:两极低压型
  • IEC 61243-3:1998 带电作业 电压检测器 第3部分:两极低压型
  • IEC 61243-3/COR1:2000 带电作业.电压检测器.第3部分:两极低压型
  • IEC 61243-3/COR2:2000 带电作业.电压检测器.第3部分:两极低压型
  • IEC 61243-3:2009 带电作业.电压检测器.第3部分:两极低压型
  • IEC 61243-3:2014/COR2:2015 带电作业. 电压检测器. 第3部分: 两极低压型;勘误2
  • IEC 61243-3:2014/COR1:2015 勘误表 1 带电作业 电压检测器 第3部分:二极低压型
  • IEC TS 62607-4-1:2014 纳米加工.关键控制特性.第4-1部分:锂离子电池的阴极纳米材料.电化学特性描述,2-电极电池方法
  • IEC TR 62157:2001 经机械加工的圆拄形碳电极 标称尺寸
  • IEC 113/173/DTS:2012 IEC/TS 62607-4-1:纳米加工.关键控制特性.第4-1部分:锂离子电池用阴极纳米材料.电化学特性,2-极电池方法
  • IEC 60239:1967 电弧炉用的带螺纹座和连接销的圆柱形机加工石墨电极的公称尺寸
  • IEC PAS 61156-1-4:2010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对称电缆.第4-1部分:传输特性1000 MHz以下的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对称电缆.基于IEEE 802.3的极限输电用导体加热的成束基准标高电缆
  • IEC 61156-3:2003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3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分规范
  • IEC 61156-6:2020 数字通信用多芯对称对/四芯电缆.第6部分:传输特性小于1000MHz的对称对/四芯电缆.工作区布线.分规范
  • IEC 61156-8:2023 RLV 数字通信用多芯对称对绞/四芯电缆.第8部分:传输特性达1200MHz的对称对绞电缆.工作区布线.分规范
  • IEC 61156-8:2023 数字通信用多芯对称对绞/四芯电缆.第8部分:传输特性达1200MHz的对称对绞电缆.工作区布线.分规范
  • IEC 61156-3/AMD2:2001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 第3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 分规范 修改2
  • IEC 61156-8:2009+AMD1:2013 CSV 数字通信用多芯对称对绞/四芯电缆第8部分:传输特性高达1200MHz的对称对绞/四芯电缆工作区布线分规范
  • IEC 61156-6:2020 RLV 数字通信用多芯对称对绞/四芯电缆第6部分:传输特性高达1000MHz的对称对绞/四芯电缆工作区布线分规范
  • IEC 61156-12:2021 数字通信用多芯和对称对/四芯电缆 第12部分:传输特性高达 600 MHz 的对称单对电缆 工作区布线 分规范
  • IEC 61156-3:2008 数字通信用多芯和对绞电缆/扭绞四心电缆.第3部分:工作区电缆.分规范
  • IEC 61156-3-1:2003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3-1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
  • IEC 60169-22:1985 射频连接器 第22部分:与双芯屏蔽对称电缆配用双极卡口锁紧射频连接器(BNO型)
  • IEC 61156-6:2007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6部分:传输特性<600MHz的对绞或星绞对称电缆.工作区域布线.分规范
  • IEC PAS 62396-6:2014 航空电子设备的过程管理.大气辐射效应.第6部分:极端空间天气和对航空电子设备环境和电子设备的潜在影响
  • IEC TR 62396-6:2017 航空电子设备的过程管理.大气辐射效应.第6部分:极端空间天气.对航空电子设备环境和电子设备的潜在影响
  • IEC 61156-3-2:2001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 第3-2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 能力批准 分规范
  • IEC 61156-6:2010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6部分:传输特性小于1000MHz的对绞或星绞对称电缆.工作区域布线.分规范
  • IEC 61156-8:2009/AMD1:2013 修改件1.数字通信用多芯对称对绞/四芯电缆.第8部分:传输特性高达1200MHz的对称对绞/四芯电缆.工作区布线.分规范
  • IEC 61156-8:2009/COR1:2009 勘误表 1 数字通信用多芯和对称对/四芯电缆 第8部分:传输特性高达 1200 MHz 的对称对/四芯电缆 工作区布线 分规范
  • IEC TR 61156-1-6:2016 数字通信用多芯对称对绞/四芯电缆第1-6部分:数字通信用地面布线和工作区电缆的标称直流电阻值
  • IEC 61156-3:1995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3部分:工作区域布线.分规范
  • IEC PAS 61156-6:2001 传输特性高达 600 MHz 的数字通信用对称对/四芯电缆 工作区布线 分规范
  • IEC 61156-6:2002 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多芯和对称电缆.第6部分:不高于600MHz的有传输特性的对绞/星绞对称电缆.工作场所布线.分规范
  • IEC 61156-8:2013 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多芯和对称电缆.第8部分:不高于1200 MHz的有传输特性的对绞/星绞对称电缆.工作场所布线.分规范
  • IEC 61156-8:2009 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多芯和对称电缆.第8部分:不高于1200 MHz的有传输特性的对绞/星绞对称电缆.工作场所布线.分规范
  • IEC 61935-2-25:2015 通用布线系统. 依据ISO/IEC 11801的平衡通信电缆的试验规范. 第2-25部分: M12 4极连接器的工作区域. 空白详细规格
  • IEC 61156-3:2001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和对称电缆.第3部分:工作场所布线.分规范
  • IEC 61156-3-1/AMD1:1999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 第3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 第1节:空白详细规范 修改1
  • IEC 61156-3-1/AMD2:2001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 第3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 第1节:空白详细规范 修改2
  • IEC 61156-6:2010/AMD1:2012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6部分:传输特性低于1000 MHz的对绞或星绞对称电缆.工作区域布线.分规范.修改件1

CENELEC - European Committee for Electrotechnical Standardization,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丹麦标准化协会,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DS/EN 61243-3:2010 带电作业电压检测器第3部分:二极低压型
  • DS/EN 300639 V1.3.1:2005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工作在 13 GHz、15 GHz 和 18 GHz 频段的 Sub-STM-1 数字无线电系统,具有大约 28 MHz 同极化和 14 MHz 交叉极化信道间隔
  • DS/EN 300639 V1.2.1:2001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工作在 13 GHz、15 GHz 和 18 GHz 频段的 Sub-STM-1 数字无线电系统,具有大约 28 MHz 同极化和 14 MHz 交叉极化信道间隔
  • DS/EN 300786 V1.3.1:2005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工作在 13 GHz、15 GHz 和 18 GHz 频段的 Sub-STM-1 数字无线电系统,共极化信道间隔约为 14 MHz
  • DS/EN 300786 V1.2.1:2001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工作在 13 GHz、15 GHz 和 18 GHz 频段的 Sub-STM-1 数字无线电系统,共极化信道间隔约为 14 MHz
  • DS/EN ISO 14372:2011 焊接材料 通过测量扩散氢来测定手工金属电弧焊电极的耐湿性
  • DS/EN 301127 V1.3.1:2003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承载 SDH 信号(高达 2 x STM-1)的高容量数字无线电系统,其频段具有大约 30 MHz 的信道间隔,并使用同极化安排或同信道双极化(CCDP)操作
  • DS/IEC 61156-3:2009 数字通信用多芯和对称对/四芯电缆 第3部分:工作区电缆 分规范
  • DS/IEC 61156-12:2021 数字通信用多芯和对称对/四芯电缆 第12部分:传输特性高达 600 MHz 的对称单对电缆 工作区布线
  • DS/EN 301277 V1.2.1:2002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使用同信道双极化(CCDP)操作在 40 MHz 射频信道中传输 STM-4 或 4 x STM-1 的大容量数字无线电系统
  • DS/IEC 61156-8:2009 数字通信用多芯和对称对/四芯电缆 第8部分:传输特性高达 1200 MHz 的对称对/四芯电缆 工作区布线 分规范
  • DS/IEC 61156-8/Amd. 1:2013 数字通信用多芯和对称对/四芯电缆 第8部分:传输特性高达 1200 MHz 的对称对/四芯电缆 工作区布线 分规范
  • DS/EN prEN 301461 V1.3.1:2004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承载 SDH 信号(2 x STM-1)的高容量固定无线电系统,其信道间隔为 40 MHz,并使用同信道双极化(CCDP)操作
  • DS/IEC 61156-6:2010 数字通信用多芯和对称对/四芯电缆 第6部分:传输特性高达 1 000 MHz 的对称对/四芯电缆 工作区布线 分规范
  • DS/IEC 61156-6/Amd.1:2013 数字通信用多芯和对称对/四芯电缆 第6部分:传输特性高达 1 000 MHz 的对称对/四芯电缆 工作区布线 分规范
  • DS/EN prEN 300833 V1.4.1:2004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天线;工作在 3 GHz 至 60 GHz 频段的点对点固定无线电系统用天线
  • DS/EN 60512-13-5/Corr. 1:2007 电子设备连接器“测试和测量”第 13-5 部分:机械操作测试“测试 13e:极化和键控方法
  • DS/EN 60512-13-5:2006 电子设备连接器“测试和测量”第 13-5 部分:机械操作测试“测试 13e:极化和键控方法
  • DS/IEC 61156-6-1:2009 数字通信用多芯和对称对/四芯电缆 第 6-1 部分:传输特性高达 1 000 MHz 的对称对/四芯电缆 工作区布线 空白详细规范
  • DS/IEC 61156-6-2:2002 数字通信用多芯和对称对/四芯电缆 第 6-2 部分:传输特性高达 600 MHz 的对称对/四芯电缆 工作区布线 能力批准 分规范
  • DS/IEC 747-7:1990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No.747-7-1988: 半导体装置.分立器件.第7部分:双极晶体管
  • DS/IEC 61156-3-1:2009 数字通信用多芯和对称对/四芯电缆 第 3-1 部分:工作区布线 空白详细规范

KR-KS,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未注明发布机构,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AENOR,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ES-AENOR,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UNE 14-202-1990 铁熔化的手工电弧焊接涂层电极.符号
  • UNE 14-206-1985 不锈钢的手工电弧焊接涂层电极的符号
  • UNE 14-201-1990 抗蠕变钢的手工电弧焊接的涂层电极.符号
  • UNE 14-205-1990 高抗拉伸性钢和低温度钢的手工电弧焊接的涂层电极.符号
  • UNE 14-003-1986 用于非合金钢和弱合金钢的手工电弧焊接的涂层电极 符号
  • UNE 14 022 用暴露电弧为非合金钢和弱合金钢进行手工焊接时为确定电极的拉伸和回弹试验

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IEEE Std C63.12-1999 电磁兼容性极限的推荐性操作规程
  • IEEE 1789-2015 在高亮度发光二极管中调节电流以减轻对观众健康风险的推荐性操作规范
  • IEEE P433/D7, June 2020 IEEE 草案在极低频率下对额定电压高达 30 kV 的交流电机进行绝缘测试的推荐规程
  • IEEE P433/D8, October 2021 IEEE 草案在极低频率下对额定电压高达 30 kV 的交流电机进行绝缘测试的推荐规程
  • SMPTE EG 15:2005 EG 15:2005 SMPTE 工程指南 电影制作中对话模拟录音的级别
  • EG 15:2005 EG 15:2005 SMPTE 工程指南 电影制作中对话的模拟录制级别

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JIS R 7201:2002 圆柱形机加工石墨电极的尺寸
  • JIS R 7201:2010 圆柱形机加工石墨电极的尺寸
  • JIS R 7202:1997 圆柱形机加工石墨电极的螺纹精确度试验方法
  • JIS R 7202:2008 圆柱形机加工石墨电极的锥形螺纹断面角和中径的测试方法
  • JIS R 1684:2008 精细陶瓷(高级陶瓷、高级工业陶瓷).使用电流中断技术的固体氧化物电化学电池用单个电池电极试验方法
  • JIS B 7960-2:2015 使用玻璃电极的氢离子表. 用于交易或认证的测量工具. 第2部分: 指示器

SE-SIS,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SIS SS 06 11 02-1990 焊接电极.碳钢,碳锰合金钢,微合金钢和低合金钢的气体金属电弧焊和金属电弧焊用焊接电极和管状电极.焊接和焊接金属 对接焊测试棒
  • SIS SS 06 10 42-1986 焊接电极.蠕变抗低合金钢手工金属弧焊的涂剂焊条.对接焊的焊口和试样
  • SIS SS CECC 32200-1988 分规范.带金属电极和直流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电介质的片状固定电容器
  • SIS SS CECC 32201-1988 空白详细规范.带金属电极和直流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电介质的片状固定电容器
  • SIS SS 06 05 11-1984 焊接电极.手工金属弧焊和倚焊用涂剂焊条.标准尺寸
  • SIS SS 06 10 03-1979 电焊条.手动金属弧焊碳和碳锰钢的渗透电极.焊缝和试样的对接焊缝的检测
  • SIS SS 484 01 23-1991 工业电加热装置.用于电弧炉的圆柱加工石墨电极的螺纹插座和螺纹接套的标称尺寸
  • SIS SS 06 11 02-1984 焊接电极碳钢.碳锰合金钢.屈服强度增加的微合金钢和低合金钢的气体金属弧焊用焊接电极.对接焊测试用焊接棒和焊接金属
  • SIS SS-ISO 8076:1986 航空产品加工.铝合金阳极处理.铬酸加工 40伏直流电,无着色涂层
  • SIS SS-ISO 8077:1986 航空产品加工.铝合金阳极处理.铬酸加工 20伏直流电,无着色涂层
  • SIS SS 06 01 06-1986 焊接电极.手工金属弧焊不锈钢焊条技术要求,交付和检查
  • SIS SS 06 01 04-1986 焊接电极.手工金属弧焊抗蠕变低合金钢焊条技术要求,交付和检查

ZA-SANS,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SANS 61243-3:1998 带电作业.电压检测器.第3部分:低压网用两极型
  • SANS 60254-2:2008 铅酸动力电池.第2部分:电池尺寸、接线端及对电池极性标记
  • SANS 301489-12:2005 电磁兼容性及射频频谱事宜(ERM);无线电设备及服务电磁兼容性(EMC)标准.第12部分:对极小孔径终端、在……中工作的卫星互动地球站的具体条件
  • SANS 61156-3:2009 用多芯和对称成对/组数字通信电缆.第3部分:工作区电缆.分规范
  • SANS 51600:1997 焊接用料.不锈钢和耐热钢手工金属弧焊用的涂覆电极.分类
  • SANS 3581:1976 不锈钢和其它类似高合金钢的手工电弧焊用的覆盖电极.识别用符号编码
  • SANS 61156-3:2007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3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分规范
  • SANS 300639:2005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到点设备;在13 GHz、15 GHz以及18 GHz频段范围内作业的带约28 MHz共极及14兆赫交叉极信道间隔的Sub-STM-1数字无线电系统
  • SANS 301277:2005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在使用共用通道双极化(CCDP)操作的40兆赫的无线电频率波段中传输STM-4 或4 x STM-1的高容量数字无线电系统
  • SANS 211:2004 工业用、科研用以及医疗用(ISM)射频设备.电磁扰动特性.极限和测量方法

(美国)福特汽车标准,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行业标准-黑色冶金,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立陶宛标准局,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LST EN 300 639 V1.3.1-2006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工作在 13 GHz、15 GHz 和 18 GHz 频段的 Sub-STM-1 数字无线电系统,具有大约 28 MHz 同极化和 14 MHz 交叉极化信道间隔
  • LST EN 61243-3-2010 带电作业电压检测器第3部分:二极低压型(IEC 61243-3:2009)
  • LST EN 300 786 V1.3.1-2007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工作在 13 GHz、15 GHz 和 18 GHz 频段的 Sub-STM-1 数字无线电系统,具有大约 14 MHz 的同极化信道间隔
  • LST EN 301 127 V1.3.1-2007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承载 SDH 信号(高达 2 x STM-1)的高容量数字无线电系统,其信道间隔约为 30 MHz,并使用同极化安排或同信道双极化( CCDP)操作
  • LST EN 301 127 V1.2.1-2007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承载 SDH 信号(高达 2 x STM-1)的高容量数字无线电系统,其信道间隔约为 30 MHz,并使用同极化安排或同信道双极化( CCDP)操作
  • LST EN 300 639 V1.2.1-2000 固定无线电系统 点对点设备 在 13 GHz、15 GHz 和 18 GHz 频段运行的 Sub-STM-1 数字无线电系统,具有大约 28 MHz 同极化和 14 MHz 交叉极化信道间隔
  • LST EN ISO 14372:2011 焊接材料-通过测量扩散氢来测定手工金属电弧焊电极的耐湿性(ISO 14372:2011)
  • LST EN 3972-2007 航空航天系列 钢 FE-PL1507(40CrMoV12) 自耗电极重熔 硬化和回火 机加工棒材
  • LST EN 301 277 V1.1.1-2002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使用同信道双极化(CCDP)操作在 40 MHz 射频信道中传输 STM-4 或 4 x STM-1 的大容量数字无线电系统
  • LST EN 301 277 V1.2.1-2007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使用同信道双极化(CCDP)操作在 40 MHz 射频信道中传输 STM-4 或 4 x STM-1 的大容量数字无线电系统
  • LST EN 301 127 V1.1.1-2007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承载 SDH 信号(2 x STM-1)的高容量数字无线电系统,其信道间隔约为 30 MHz,并使用同信道双极化(CCDP)操作
  • LST EN 301 461 V1.3.1-2007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承载 SDH 信号(2 x STM-1)的高容量固定无线电系统,频段为 40 MHz 信道间隔并使用同信道双极化(CCDP)操作
  • LST EN 301 461 V1.2.1-2007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承载 SDH 信号(2 x STM-1)的高容量固定无线电系统,频段为 40 MHz 信道间隔并使用同信道双极化(CCDP)操作
  • LST EN 301 461 V1.1.1-2007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承载 SDH 信号(2 x STM-1)的高容量固定无线电系统,频段为 40 MHz 信道间隔并使用同信道双极化(CCDP)操作
  • LST ETS 300 833-2001 固定无线电系统 点对点天线 工作在 3 GHz 至 60 GHz 频段的点对点固定无线电系统用天线
  • LST EN 300 833 V1.4.1-2007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天线;工作在 3 GHz 至 60 GHz 频段的点对点固定无线电系统的天线
  • LST EN 300 833 V1.3.1-2007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天线;工作在 3 GHz 至 60 GHz 频段的点对点固定无线电系统的天线
  • LST EN 300 833 V1.2.1-2007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天线;工作在 3 GHz 至 60 GHz 频段的点对点固定无线电系统的天线
  • LST EN 2821-2007 航空航天系列 钢 FE-PM1802(X5CrNiCu15-5) 自耗电极重熔 固溶处理和沉淀处理 机加工棒材
  • LST EN 2817-2010 航空航天系列 钢 FE-PM1802(X5CrNiCu15-5) 自耗电极重熔 固溶处理和沉淀处理 机加工棒材
  • LST EN 2815-2010 航空航天系列 钢 FE-PM1802(X5CrNiCu15-5) 自耗电极重熔 固溶处理和沉淀处理 机加工棒材
  • LST EN 300 197 V1.4.1-2005 固定无线电系统;点对点设备;工作在 38 GHz 的数字信号传输无线电系统参数

国际标准化组织,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ISO 2883:1980 硫化橡胶 工业用抗静电和导电制品 极限电阻值
  • ISO 18275:2005 焊接消耗品.高强度钢的手工金属极电弧焊用涂覆电焊条.分类
  • ISO 700:1982 运用于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TIG)和涂药焊条的手工金属电弧焊接电源
  • ISO 10079-1:2015/Amd 1:2018 医疗吸引设备.第1部分:电动吸引设备.修改件1:极端温度操作要求的变化
  • ISO 14172:2003/Cor 1:2004 焊接消耗品.镍和镍合金的手工金属弧焊接用涂覆电极.分类.技术勘误1

国际电信联盟,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ITU-T RESOLUCION 32 SPANISH-2008 加强对国际电信联盟工作的电子工作方法
  • ITU-T K.33-1996 交流电力和交流电气化铁道装置发生故障时对电信系统产生耦合时的人身安全极限值-系列K:抗干扰防护(研究
  • ITU-T K.90-2012 符合网络操作人员对工频电磁场的接触限值的评估技术和工作程序 研究组5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EN 689:1995 工作环境.用极限值和测量策略作对比通过吸入法对化学试剂辐照的评估指南
  • EN 689:2018 工作环境.用极限值和测量策略作对比通过吸入法对化学试剂辐照的评估指南
  • prEN 50114-1993 按防腐蚀观点对接地电极材料和尺寸和要求
  • prEN 689-1992 工作场所的气氛.为与极限值比较和测量对策用评定化学试剂影响的导则
  • prEN 55014 prAA-1991 电动机操作的家用和类似用途加热器具电动工具和类似电气装置的无线电干扰特性的测量极限和方法
  • EN 1600:1997 焊料.不锈和耐热钢手工金属弧焊接涂覆电极.分类
  • prEN 55014 prAB-1992 电动机操作的家用和类似用途加热器具电动工具和类似电气装置的无线电干扰特性的测量极限和方法.(某些子条款的修改)
  • EN ISO 3580:2008 焊接消耗品.耐蠕变钢的手工金属弧焊用涂覆电极.分类[被代替:CEN EN 1599]
  • EN 3972:2006 航空航天系列.FE-PL1507(40CrMoV12)钢.消耗电极再熔炼.硬化调质钢.机加工用棒.De≤50mm.1250MPa≤Rm≤1400MPa
  • EN 55011:1991 工业、科学和医疗用射频设备的无线电干扰特性测量方法与极限(CISPR 11-90 修订)

国际卡车和发动机公司,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德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DVS 0958-2005 涂层棒状电极 产率、熔化因子和熔化系数 工作表和计算辅助工具

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GB/T 18864-2002 硫化橡胶 工业用抗静电和导电产品 电阻极限范围
  • GB/T 23612-2009 铝合金建筑型材阳极氧化与阳极氧化电泳涂漆工艺技术规范
  • GB/T 33202-2016(英文版) 发电机爪极精锻件的工艺设计原理
  • GB/Z 27753-201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膜电极工况适应性测试方法
  • GB/T 21057-2007 无机化工产品中氟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 GB/T 18015.4-1999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 第4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 分规范
  • GB/T 18015.3-2007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 第3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 分规范
  • GB/T 18015.31-2007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 第31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 空白详细规范
  • GB/T 18015.5-1999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 第5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 空白详细规范
  • GB/T 18015.32-2007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 第32部分:工作区布线电缆 能力认可 分规范
  • GB/T 18015.6-2007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 第6部分:具有600MHz及以下传输特性的对绞或星绞对称电缆 工作区布线电缆 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GB/T 23612-2017 铝合金建筑型材阳极氧化与阳极氧化电泳涂漆工艺技术规范
  • GB/T 33202-2016 发电机爪极精密锻件 工艺编制原则
  • GB/T 18015.8-2017 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 第8部分:具有1200MHz及以下传输特性的对绞或星绞对称电缆 工作区布线电缆分规范

HU-MSZT,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MSZ 6281-1973 非合金和弱合金钢板手工弧形电极
  • MSZ 6588-1970 MSZ 6588-70 钢材手工焊接电极.焊接检测
  • MSZ 21862/9-1981 工作场所气体空气污染物的检验, 氟和氟化氢的测定,离子选择性电极
  • MSZ 10906/4.lap-1963 电动管道电力标志尺寸模式.相对于网格阴极产生负面潜在的计量
  • MSZ 11453/2-1987 直接连接工具以及集成电路.整顿二极管检测定义
  • MSZ 05 46.1407-1974 MSZ-05 46.1407-74弧形焊接工具.弧形焊接生产和损耗电极生产相关的焊接电源
  • MNOSZ 9872-1952 一般工业或者家用计数收费表用的强电流塞子状两极连接器250V,10A

CU-NC,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NC 66-25-1987 电子和电工行业.高频双极性晶体管.质量规范
  • NC 66-94-1987 电工和电工技术工业.低频率和大功率双极晶体管.质量规格
  • NC 66-93-1987 电工和电工技术工业.低频率和中等功率双极晶体管.质量规格
  • NC 66-17-1987 电工和电子行业.高压和中功率双极性晶体管.质量规范
  • NC 66-14-1987 电子和电工行业.塑料外包装双极性晶体管.一般质量规范
  • NC 66-16-1987 电子线路和电工行业低噪音功率双极性晶体管.质量规范

VE-FONDONORMA,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IN-BIS,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TH-TISI,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TIS 49-1985(en) 用于低碳钢电弧焊的泰国工业标准 FDR 包覆电极

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协会,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SAE AMS6408A-2000 钢、热作工具、棒材和锻件 5.25Cr 1.5Mo 1.0V(0.35-0.45C)电渣重熔(ESR)或自耗电极真空电弧重熔(VAR)退火
  • SAE AMS6408F-2023 钢材、热作工具、棒材、锻件和锻件 5.25Cr 1.5Mo 1.0V(0.35-0.45C)(H-13)电渣重熔(ESR)或自耗电极真空电弧重熔(VAR)退火
  • SAE AMS5758D-1984 合金棒材,耐腐蚀 20Cr 35Ni 35Co 10Mo 真空感应加真空自耗电极熔化溶液热处理以强化工作
  • SAE AMS5758E-1990 合金棒材,耐腐蚀 20Cr 35Ni 35Co 10Mo 真空感应加自耗电极 真空熔化溶液热处理以强化工作
  • SAE AMS5758G-2002 合金、耐腐蚀、棒材 20Cr 35Ni 35Co 10Mo 真空感应加自耗电极 真空熔化溶液热处理以强化工作
  • SAE AMS5758G-2007 合金,耐腐蚀,棒材 20Cr 35Ni 35Co 10Mo 真空感应加自耗电极真空熔化溶液热处理以加强工作
  • SAE AMS5758J-2019 合金,耐腐蚀,棒材 20Cr 35Ni 35Co 10Mo 真空感应加自耗电极真空重熔固溶热处理以强化工作
  • SAE AMS5758C-1983 合金棒材,耐腐蚀 20Cr 35Ni 35Co 10Mo 真空感应加上真空自耗电极熔化溶液热处理以加强工作
  • SAE AMS6408C-2009 5.2Cr 1.5Mo 1.0V(0.35-0.45C)(H-13)电渣焊接再熔炼(ESR)或自耗电极真空弧焊再熔炼(VAR)退火的钢制高温作业工具,棒材和铸件
  • SAE AMS6408D-2013 电渣再熔化(ESR)或自耗电极真空电弧再熔化(VAR)退火钢制热加工用具,钢棒和钢锻件5.2Cr 1.5Mo 1.0V (0.35-0.45C) (H-13)
  • SAE AS85028/6_A1-2004 连接器,电气,矩形,独立触点密封,极化中心丝杠,更换工具,电线密封,尺寸 16,压接可拆卸触点
  • SAE AMS5841G-2022 钴镍合金,耐腐蚀和耐热,棒材 19Cr 36Co 25Ni 7.0Mo 0.50Cb(Nb) 2.9Ti 0.20Al 9.0Fe 真空感应加上真空自耗电极熔化溶液热处理以加强工作

PT-IPQ,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NP EN 1599-2000 焊接用品.手动操作的钢电极涂层.相关的分类
  • NP EN 757-2000 焊接消耗品.针对高强度钢的用于手动焊接的覆盖电极.相关的分类

BE-NBN,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行业标准-航空,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HBJ/T 2-2017 航空工业电镀及阳极氧化车间设计规程
  • HB 20094.1-2012 航空工作液中磨损金属含量检测 第1部分:转盘电极原子发射光谱仪检测法

行业标准-机械,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JB/T 6307.4-1992 电力半导体模块测试方法.双极型晶体管臂和臂对

行业标准-邮电通信,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YD/T 838.3-2003 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三部分:工作区对绞电缆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YD/T 838.3-2016 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 第3部分:工作区对绞电缆

PH-BPS,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PNS ISO 14172:2021 焊接耗材.镍和镍合金手工金属电弧焊用覆盖电极.分类

美国防腐工程师协会,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NACE SP0286-1997 阴极保护管道电气隔离的标准操作规程.项目编号21032
  • NACE SP0572-2001 外加电流深阳极床的标准实践设计,安装,操作和维护.项目编号21007
  • NACE SP0572-2007 外加电流深阳极床的标准实践设计、安装、操作和维护项目编号 21007
  • NACE 11100-2000 参比电极在大气压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使用.项目编号24204

YU-JUS,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ECIA - Electronic Components Industry Association,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580A000-1992 电子设备用带金属化电极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电介质的固定片式电容器分规范

美国国防后勤局,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DLA MIL-PRF-39016/43 E VALID NOTICE 1-2010 继电器,电磁,可靠性高,双刀双掷,低电平至 1.0 安培,带有用于线圈瞬态抑制的内部二极管和极性反转保护端子 0.100 英寸网格图案(灵敏,60 毫瓦,线圈工作功率为 25
  • DLA MIL-PRF-28776/4 G VALID NOTICE 1-2010 继电器,混合式,可靠性高,SPDT,低电平至 1.0 安培(敏感线圈在 25 C 时的工作功率)(晶体管驱动)(机电输出)带二极管线圈抑制
  • DLA W-C-596/112 B-2012 连接器,插座,电气,特殊用途,双工,接地,2 极,3 线,15 安培,277 伏,50/60 赫兹
  • DLA MIL-PRF-28776/3 G VALID NOTICE 1-2010 新产品:继电器,混合型,可靠性高,双刀双掷,低电平至 1.0 安培(灵敏,25 摄氏度时的线圈工作功率)(晶体管驱动)(机电输出),带二极管线圈抑制
  • DLA W-C-596/212 A VALID NOTICE 2-2011 连接器,插座,电气,通用,双工,接地,医院级,接地故障电路中断,2 极,3 线,15 安培,125 伏特,60 赫兹
  • DLA A-A-55148 VALID NOTICE 3-2011 连接器,Electircal,兼容 IEEE 488,矩形,微型,极化外壳,24 位,背对背接口总线,电缆端接,绝缘位移,螺钉锁定
  • DLA MIL-PRF-39016/42 E VALID NOTICE 1-2011 继电器,电磁,可靠性高,双刀双掷,低电平至 1.0 安培,带有用于线圈瞬态抑制的内部二极管,端子 .100 英寸网格图案(敏感 60 毫瓦,线圈在 25 摄氏度时工作功率)

欧洲航空工业协会,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AECMA PREN 4153-1995 航空航天系列.铆钉固态外能工作台铝合金2219阳极电镀或铬酸盐公制系列.P1版
  • AECMA PREN 4153-1993 航空航天系列.铆钉固态外能工作台铝合金2219阳极电镀或铬酸盐公制系列.P1版
  • AECMA PREN 2658-1995 航空航天系列CO-PH1402可消耗电极重熔作为模具 De小于或等于360mm
  • AECMA PREN 2659-1995 航空航天系列CO-PH1402可消耗电极重熔作为模具 De小于或等于360mm

FI-SFS,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SFS 5232-1986 焊接.TIG-焊接中和等离子操作中以及焊接中的钨电极.级别标识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ANSI/EIA 580AOOO:1991 带有镀金属电极和聚对苯二甲酸乙酯介质的固定片状电容器的分规范.注:1991-11-07批准
  • AWS B2.1-1-211-2023 碳钢带自耗材根部气体保护金属极电弧焊的标准焊接工艺规范 (SWPS)
  • ANSI/IEEE C37.48:2004 高压熔断器、配电封口单极空气开关、熔丝切断开关及附件的应用、操作和维护指南

IECQ - IEC: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QC 300201/ US 0002-1984 电工设备用电容器:详细规范:带引线端子的固体电解质和多孔阳极的固定钽电容器(修正案 1-1986)
  • PQC 39/US 0001 ISS 1-1990 电工设备使用规范:详细规范:字母数字/视频显示用单色阴极射线管

行业标准-兵工民品,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WJ 544-2007 炮弹、火箭弹、导弹、引信、火工品钢零件阴极电镀层孔隙率测试方法

AT-ON,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ONORM E 6664-1987 工业用插头和插座.超过50伏63安和125安的电器插座,三,四和五极型
  • ONORM E 6661-1987 工业用插头和插座.超过50伏16安和32安的电器插座.三,四和五极型
  • ONORM E 6675-1987 工业用插头和插座.电器插座16 A 和 32 A, ~ 380 V星形三角接线用7极类型

ES-UNE,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IEC -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PAS 62396-6-2014 航空电子设备过程管理 大气辐射效应 第6部分:极端太空天气和对航空电子设备环境和电子设备的潜在影响(1.0 版)

IEEE - 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nc.,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IEEE C37.48-1997 应用指南 高压熔断器的操作 和维护 配电封闭单极空气开关 熔断器隔离开关 和附件
  • IEEE C37.48-2005 应用指南 高压熔断器的操作 和维护 配电封闭单极空气开关 熔断器隔离开关 和附件

ITU-R -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 Radiocommunication Sector,关于对电极+工作电极的标准

  • ITU-R S.736-1992 卫星固定业务对地静止卫星网络间干扰计算中极化鉴别的估计 第 4D1 节 允许的干扰电平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