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KR

JP

ES

RU

DE

导电性怎么测量

本专题涉及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有500条。

国际标准分类中,导电性怎么测量涉及到半导体分立器件、陶瓷、电学、磁学、电和磁的测量、导体材料、表面处理和镀涂、电子管、无线通信、电线和电缆、热力学和温度测量、农业和林业、橡胶、太阳能工程、长度和角度测量、电磁兼容性(EMC)、流体流量的测量、金属材料试验、变压器、电抗器、电感器、光电子学、激光设备、黑色金属、纺织产品、印制电路和印制电路板、机械试验、电工和电子试验、电站综合、计量学和测量综合、声学和声学测量、集成电路、微电子学、印制技术、建筑材料、辐射测量、消防、分析化学、移动业务、半导体材料、物理学、化学、频率控制和选择用压电器件与介质器件、电气工程综合、电信设备用部件和附件、防爆、报警和警告系统、体积、质量、密度和粘度的测量、特殊工作条件下用电气设备、有色金属、纸浆。

在中国标准分类中,导电性怎么测量涉及到电子元件综合、半金属与半导体材料综合、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裸电线、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综合、其他、轻金属及其合金、材料防护、物理学与力学、电磁计量、基础标准和通用方法、稀有高熔点金属及其合金、电真空器件综合、、太阳能、流量与物位仪表、电磁兼容、长度计量、半导体分立器件综合、核反应堆综合、合成橡胶、金属物理性能试验方法、钢铁与铁合金分析方法、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电力试验技术、电子测量与仪器综合、发电机组、缩微复印机械、贵金属及其合金、电缆及其附件、重金属及其合金、电工绝缘材料及其制品、电工仪器、仪表综合、环境监测仪器及其成套装置、粉末冶金分析方法、合成树脂、塑料。


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JIS R 1661:2004 离子导电精细陶瓷的导电性测量方法
  • JIS K 0130:1995 导电性测量方法的通用规则
  • JIS H 7309:2012 超导性.临界温度测量.复合超导体临界温度电阻测量法
  • JIS H 7307:2005 超导性.第7部分:电特性测量.微波频率下超导体的表面电阻
  • JIS H 7307:2010 超导性.第7部分:电特性测量.微波频率下超导体的表面电阻
  • JIS H 7312:2007 超导电性.剩余电阻率的测量.Nb3Sn复合超导电体的剩余电阻率
  • JIS H 7306:2012 超导性.剩余电阻比测量.Nb-Ti复合超导体的剩余电阻比
  • JIS H 7311:2018 超导性.交流电损耗测量.多芯复合超导体磁滞损耗的磁强计测量法
  • JIS H 7302:2009 超导电性.第2部分:临界电流测量.Nb3Sn复合超导电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JIS H 7306:2018 超导性.剩余电阻比测量.Nb-Ti和Nb3Sn复合超导体的剩余电阻比
  • JIS H 7301:2009 超导电性.第1部分:临界电流测量.铌-钛复合超导电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JIS H 7310:2006 超导性.交流电损耗测量.用拾波线圈法测量暴露于横向交流磁场的Cu/Nb-Ti合成超导导线的交流电总损耗量
  • JIS H 7302:2000 超导性.第2部分:临界电流测量.Nb3Sn复合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JIS H 7310:2013 超导性.交流电(AC)损耗测量.用拾波线圈法测量暴露于横向交流磁场的Cu/Nb-Ti合成超导导线的交流电总损耗量
  • JIS H 7306:2005 超导性.第4部分:剩余电阻比测量.Nb-Ti复合超导体的剩余电阻比
  • JIS H 7305:2003 超导性.第3部分:临界电流测量.包银的铋-2212和铋-2223氧化物超导体的临界直流电流
  • JIS H 7309:2006 超导性.第10部分:临界温度测量.用电阻法对Nb-Ti、 Nb3Sn和铋-系统氧化物复合超导体的临界温度的测量
  • JIS H 7311:2006 超导性.交流电损耗测量.铜/铌-钛多纤维复合材料磁滞损耗的磁强计测量法
  • JIS R 1650-3:2002 细陶瓷热电材料的测量方法.第3部分:热扩散、特定热容量和导热性
  • JIS C 3666-2:2002 电缆燃烧中脱气性试验.第2部分:用测量pH值和电导率的方法测定电缆材料燃烧中脱气性酸度
  • JIS H 7305:2010 超导性.第3部分:临界电流测量.镀银和/或银合金的铋-2212和铋-2223氧化物超导体的临界直流电流

英国标准学会,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BS EN 61788-7:2002 超导性.电子特性测量.微波频率下超导体的表面电阻
  • BS EN 61788-7:2007 超导性 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超导体的表面电阻
  • BS EN IEC 61788-7:2020 超导性 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高温超导体的表面电阻
  • BS EN 61788-16:2013 超导性. 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超导体的动力表面电阻
  • BS EN 61788-10:2006 超导性.临界温度测量.用电阻法测量复合超导体的临界温度
  • BS EN 61788-11:2011 超导电性.残余电阻比测量.Nb3Sn复合超导体的残余电阻比
  • BS EN 61788-7:2006 超导性.第3部分:电子特性测量.微波频率下超导体表面电阻
  • BS EN 61788-2:1999 超导性.临界电流测量.Nb3Sn复合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BS EN 61788-4:2011 超导电性.残余电阻比测量.Nb-Ti复合超导体的残余电阻比
  • BS EN 61788-11:2003 超导性.剩余电阻率的测量.Nb3Sn复合超导体的剩余电阻率
  • BS EN 61788-4:2001 超导性.剩余电阻比测量.Nb-Ti复合超导体的剩余电阻比
  • BS EN 61788-2:2007 超导性.临界电流测量.Nb3Sn复合超导体的直流(D.C.)临界电流
  • BS EN 61788-1:2007 超导性.临界电流测量.铌-钛复合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BS EN 61788-4:2007 超导性.剩余电阻率的测量.Nb-Ti复合超导电体的剩余电阻率
  • BS EN 61788-4:2016 超导电性.残余电阻比测量.Nb-Ti与Nb3Sn复合超导体的残余电阻比
  • BS EN 61788-15:2011 超导性.电子特性测量.微波频率下超导体膜的固有表面阻抗
  • BS EN 61788-6:2011 超导电性.机械性能测量.Cu/Nb-Ti复合超导体的室温拉力试验
  • BS EN IEC 61788-4:2020 超导性 剩余电阻比测量 Nb-Ti和Nb3Sn复合超导体的残余电阻比
  • BS EN IEC 61788-26:2020 超导性 临界电流测量 RE-Ba-Cu-O复合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BS EN 61788-8:2003 超导性.交流电损耗测量.用拾波线圈法测量暴露于横向交流磁场的Cu/Nb-Ti合成超导导线的交流电总损耗量
  • BS EN 61788-17:2013 超导性 电气特性测量值 大面积超导薄膜的局部临界电流密度及其分布
  • BS EN 61724:1998 光电系统性能监测.测量、数据交换与分析导则
  • BS EN 61788-13:2003 超导性.交流电损耗测量.Cu/Nb-Ti多丝复合超导体磁滞损耗的磁强计测量法
  • BS ISO 1853:2018 导电橡胶和耗散橡胶 硫化或热塑性 电阻率测量
  • BS EN 61788-8:2010 超导性.交流电损耗测量.用拾波线圈法在液氮温度下测量暴露于横向交变磁场中超导圆导线的交流电总损耗量
  • BS EN IEC 61788-17:2021 超导 电子特性测量 大面积超导薄膜局部临界电流密度及其分布
  • BS ISO 13359:1998 封闭管道传导性液体流量的测量.法兰电磁流量计.总长
  • BS IEC 62899-202-4:2021 印刷电子 材料 导电墨水 可拉伸印刷层(导电层和绝缘层)性能的测量方法
  • 18/30355426 DC BS EN 62830-5 半导体器件 用于能量收集和发电的半导体器件 第5部分 测量柔性热电装置发电量的测试方法
  • BS EN ISO 2360:2017 非磁性导电基体上非导体覆盖层.镀层厚度的测量.振幅灵敏性涡流法
  • BS IEC 62830-5:2021 半导体器件 用于能量收集和发电的半导体器件 测量柔性热电装置发电功率的试验方法
  • BS EN 61788-3:2003 超导性.临界电流测量.覆银的Bi-2212和Bi-2223氧化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BS EN 61788-3:2001 超导性.临界电流测量.覆银的Bi-2212和Bi-2223氧化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18/30370111 DC BS EN 61788-7 超导 第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超导体的表面电阻
  • BS EN 61000-4-6:2014 电磁兼容性(EMC).测试和测量技术.无线电射频场感应的传导干扰抗扰性
  • BS EN 61788-10:2003 超导性.临界温度测量.用电阻法测量Nb-Ti、Nb3Sn和铋族氧化物复合超导体的临界温度
  • BS EN 61788-10:2002 超导性.临界温度测量.用电阻法测量Nb-Ti、Nb3Sn和铋族氧化物复合超导体的临界温度
  • BS EN IEC 61788-24:2018 超导性 临界电流测量 Ag护套Bi-2223超导线材室温双弯后临界电流保留率
  • BS IEC 62047-30:2017 半导体器件 微机电器件 MEMS压电薄膜机电转换特性测量方法
  • BS EN 16813:2016 热喷涂. 采用涡电流法测量热喷涂非铁金属镀层的导电性
  • BS IEC 62047-42:2022 半导体器件 微机电器件 压电MEMS悬臂梁机电转换特性测量方法
  • 23/30473276 DC BS EN IEC 61788-23 超导性 第 23 部分 残余电阻比测量 腔体级铌超导体的残余电阻率
  • BS EN 61788-15:2011(2012) 超导 第15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 微波频率下超导薄膜的本征表面阻抗
  • BS EN IEC 60118-9:2019 电声学 助听器.骨传导助听器性能特征的测量方法
  • BS IEC 62830-4:2019 半导体器件 用于能量收集和发电的半导体器件 柔性压电能量收集器件的测试和评估方法
  • BS EN IEC 61000-4-20:2022 电磁兼容性(EMC) 测试和测量技术 横向电磁(TEM)波导中的发射和抗扰度测试
  • BS EN 61788-3:2006 超导性.临界电流测量.涂层银或银合金的Bi-2212和Bi-2223氧化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BS IEC 62899-202-6:2020 印刷电子产品 材料 导电油墨 高温高湿条件下电阻变化的测量方法 柔性基板上的印刷导电层
  • BS EN IEC 63203-201-1:2022 可穿戴电子设备和技术 电子纺织品 导电纱线基本性能的测量方法
  • BS EN ISO 2360:2003 非磁性电导基体金属上的非导体镀层.镀层厚度的测量.波幅灵敏涡流法
  • BS EN ISO 15351:2010 钢铁.氮含量的测定.惰性气体熔融后热电导率测定法(常规方法)
  • 23/30483578 DC BS IEC 62899-202-11 印刷电子产品 第202-11部分 材料 导电墨水 大面积印刷导电层电阻均匀性的测量方法
  • 19/30391554 DC BS EN 61788-17 超导 第1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大面积超导薄膜局部临界电流密度及其分布
  • BS EN 61000-4-20:2010 电磁兼容性(EMC).试验和测量方法.横向电磁(TEM)波导辐射和抗扰试验
  • BS EN 61000-4-20:2011 电磁兼容性(EMC) 试验和测量方法 横向电磁(TEM)波导辐射和抗扰试验
  • 18/30369151 DC BS EN 62899-202-7 印刷电子产品 第202-7部分 材料 导电墨水 柔性基材上印刷导电层剥离强度的测量
  • BS PD IEC/TS 62607-6-4:2016 纳米制造 关键控制特性 石墨烯 利用谐振腔测量表面电导
  • PD IEC/TS 62607-6-4:2016 纳米制造 关键控制特性 石墨烯 使用谐振腔测量表面电导
  • BS EN IEC 61788-22-2:2021 超导性 正常状态电阻和临界电流测量 高-Tc约瑟夫森结
  • BS EN 61000-4-6:2007 电磁兼容性(EMC).第4-6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对射频场产生的传导干扰的抗扰性

SCC,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BS EN IEC 61788-23:2018 超导性 残余电阻比测量 铌超导体的残余电阻率
  • DANSK DS/EN 61788-7:2007 超导性 第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超导体的表面电阻
  • CEI EN 61788-7:2007 超导性 第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超导体的表面电阻
  • UNE-EN 61788-7:2003 超导性 第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超导体的表面电阻
  • DANSK DS/EN IEC 61788-7:2020 超导性 第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高温超导体的表面电阻
  • DANSK DS/EN IEC 61788-23:2018 超导性 第23部分:残余电阻比测量 铌超导体的残余电阻比
  • UNE 53602:2002 硫化或热塑性导电和耗散橡胶 电阻率测量
  • DANSK DS/EN 61788-10:2006 超导性 第10部分:临界温度测量 通过电阻法测量复合超导体的临界温度
  • CEI EN 61788-10:2007 超导性 第10部分:临界温度测量 通过电阻法测量复合超导体的临界温度
  • DANSK DS/EN 61788-16:2013 超导性 第16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超导体的功率相关表面电阻
  • UNE-EN 61788-11:2004 超导性 第11部分:残余电阻比测量-Nb3Sn复合超导体的残余电阻比
  • UNE-EN 61788-2:2000 超导性 第2部分:临界电流测量-Nb3Sn 复合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AS 1088:1971 气导助听器电声特性测量方法 米制单位
  • CEI EN IEC 61788-7:2020 超导 第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高温超导体的表面电阻
  • UNE-EN 61788-4:2002 超导性 - 第4部分:残余电阻比测量 -Nb-Ti 复合超导体的残余电阻比
  • UNE-EN 61788-1:1999 超导性 第1部分:临界电流测量 CU/NB-TI 复合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10/30196869 DC BS ISO 1853 硫化或热塑性导电和耗散橡胶 电阻率测量
  • DIN EN 61788-7 E:2018 超导性 第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超导体的表面电阻 (IEC 90/396/CD:2017) 草案
  • CEI EN 61788-16:2013 超导 第16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超导体的功率相关表面电阻
  • DANSK DS/EN 61788-15:2012 超导性 第15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超导体薄膜的本征表面阻抗
  • DANSK DS/EN ISO 2360:2017 非磁性导电母材上的非导电涂层 涂层厚度测量 振幅敏感涡流法 (ISO 2360:2017)
  • NS-EN ISO 2360:2017 非磁性导电母材上的非导电涂层 涂层厚度的测量 振幅敏感涡流法(ISO 2360:2017)
  • AENOR UNE-EN ISO 2360:2018 非磁性导电母材上的非导电涂层 涂层厚度的测量 振幅敏感涡流法(ISO 2360:2017)
  • DIN EN 61788-23 E:2016 超导性 第23部分:残余电阻比测量 铌超导体的残余电阻比 (IEC 90/364/CD:2016) 草案
  • DIN EN 61788-16 E:2011 超导性 第 16 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超导体的功率相关表面电阻 (IEC 90/259/CD:2011) 草案
  • CEI EN 61788-15:2012 超导 第15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超导薄膜的本征表面阻抗
  • UNE-EN 61788-10:2004 超导性 第10部分:临界温度测量 用电阻法测量 Nb-Ti、Nb3Sn 和 Bi 系氧化物复合超导体的临界温度
  • DIN EN IEC 61788-17:2023 超导性 第1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大面积超导薄膜中的局部临界电流密度及其分布(IEC 61788-17:2021)
  • CEI EN 61788-17:2013 超导 第1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大面积超导薄膜中的局部临界电流密度及其分布
  • NS-EN ISO 2360:2003 非磁性导电基础材料上的非导电涂层 涂层厚度的测量 振幅敏感涡流法(ISO 2360:2003)
  • DANSK DS/EN IEC 61788-17:2021 超导 第1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大面积超导薄膜中的局部临界电流密度及其分布
  • DANSK DS/EN 61788-17:2013 超导 第1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大面积超导薄膜中的局部临界电流密度及其分布
  • CEI EN IEC 61788-17:2022 超导 第1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大面积超导薄膜中的局部临界电流密度及其分布
  • DIN EN IEC 61788-26:2022 超导性 第26部分:临界电流测量 RE-Ba-Cu-O 复合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IEC 61788-26:2020)
  • UNE-EN 61788-3:2002 超导性 第3部分:临界电流测量 Ag 护套 Bi-2212 和 Bi-2223 氧化物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DIN EN ISO 2360 E:2016 非磁性导电贱金属上的非导电涂层 涂层厚度的测量 振幅敏感涡流法(ISO/DIS 2360:2016) 草案
  • DIN IEC 61788-15 E:2009 超导性 第15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超导薄膜的固有表面阻抗 (IEC 90/218/CD:2008) 草案
  • DANSK DS/EN 61000-4-31:2017 电磁兼容性 (EMC) 第4-31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 交流电源端口宽带传导抗扰度测试
  • CEI EN 61000-4-31:2017 电磁兼容性 (EMC) 第4-31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 交流电源端口宽带传导抗扰度测试
  • DIN EN 61788-11 E:2010 超导性 第11部分:残余电阻比测量-Nb(Index)3>Sn复合超导体的残余电阻比(IEC 90/240/CDV:2010) 草案
  • BS EN ISO 2360:1995 非磁性基础金属上的非导电涂层 涂层厚度的测量 涡流法
  • CEI EN IEC 61788-22-2:2022 超导性 第22-2部分:正常状态电阻和临界电流测量 高温约瑟夫森结
  • DANSK DS/EN IEC 61788-22-2:2021 超导性 第22-2部分:正常状态电阻和临界电流测量 高温约瑟夫森结
  • DANSK DS/EN 61000-4-20:2011 电磁兼容性 (EMC) 第 4-20 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 横向电磁 (TEM) 波导中的发射和抗扰度测试
  • UNE-EN 61000-4-20:2004 电磁兼容性 (EMC) 第4-20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 横向电磁 (TEM) 波导中的发射和抗扰度测试
  • IEC 61000-4-20:2003+AMD1:2006 CSV 电磁兼容性 (EMC) 第4-20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 横向电磁 (TEM) 波导中的发射和抗扰度测试
  • CEI EN 61000-4-20:2013 电磁兼容性 (EMC) 第4-20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 横向电磁 (TEM) 波导中的发射和抗扰度测试
  • CEI EN IEC 61000-4-20:2022 电磁兼容性 (EMC) 第4-20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 横向电磁 (TEM) 波导中的发射和抗扰度测试
  • DANSK DS/EN IEC 61000-4-20:2022 电磁兼容性 (EMC) 第4-20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 横向电磁 (TEM) 波导中的发射和抗扰度测试
  • DANSK DS/EN IEC 61788-24:2018 超导性 第24部分:临界电流测量 Ag 护套 Bi-2223 超导线材在室温下两次弯曲后保留的临界电流
  • DANSK DS/EN IEC 60118-9:2019 电声学 助听器 第9部分:骨传导助听器性能特征的测量方法
  • CEI EN IEC 60118-9:2020 电声学助听器 第9部分:骨传导助听器性能特征的测量方法
  • DANSK DS/EN 61788-3:2006 超导性 第3部分:临界电流测量 Ag 和/或 Ag 合金护套 Bi-2212 和 Bi-2223 氧化物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CEI EN 61788-3:2007 超导性 第3部分:临界电流测量 Ag 和/或 Ag 合金护套 Bi-2212 和 Bi-2223 氧化物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DIN EN IEC 61788-4 E:2019 超导性 第4部分:残余电阻比测量-Nb-Ti和Nb(Index)3>Sn复合超导体的残余电阻比(IEC 90/419/CD:2018) 草案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ASTM D4399-90(1999) 电镀槽导电性测量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D4399-05(2011) 测量电涂镀槽导电性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D4399-05(2017) 测量电涂镀槽导电性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D4399-05e1 电涂镀槽导电性测量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F1893-11 测量半导体器件电离剂量率存活性和烧断的指南
  • ASTM D5647-95 用光电仪器测量纱线的毛状特性的标准导则
  • ASTM D5856-95(2007) 使用刚性壁压缩模式磁导率计测量多孔性材料液压导电率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D5856-95(2002) 使用刚性壁压缩模式磁导率计测量多孔性材料液压导电率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D5856-95(2002)e1 使用刚性壁压缩模式磁导率计测量多孔性材料液压导电率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D5856-95 使用刚性壁压缩模式磁导率计测量多孔性材料液压导电率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F326-96(2001)e1 使用电子方式测量镉电镀工艺导致的氢脆性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F326-96(2001)e2 使用电子方式测量镉电镀工艺导致的氢脆性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D5856-15 使用刚性壁压缩模式磁导率计测量多孔材料液压导电率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E2584-07 用热电容(散热片)量热计测定材料导热性的标准实施规程
  • ASTM D5084-16a 使用柔性壁渗透仪测量饱和多孔材料的液压电导率的标准测试方法
  • ASTM D5084-16 使用柔性壁渗透仪测量饱和多孔材料的液压电导率的标准测试方法
  • ASTM D6095-06 挤制交联和热塑半导性导体和绝缘防护材料体电阻率的经度测量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D6095-12 挤制交联和热塑半导性导体和绝缘防护材料体电阻率的经度测量标准试验方法

YU-JUS,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JUS N.R1.112-1977 电子管.电气特性测量.电极阻抗、跨导、放大因数、变阻和变频跨导的测量方法

国际电工委员会,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IEC 61788-7:2002 超导性.第7部分:电特性测量.微波频率下超导体的表面电阻
  • IEC 61788-7:2006 超导性.第7部分:电特性测量.微波频率下超导体的表面电阻
  • IEC 60151-12:1966 电子管电性能的测量 第12部分:电极电阻、跨导、放大系数、变频电阻和变频跨导的测量方法
  • IEC 61788-7:2020 RLV 超导性第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微波频率下高温超导体的表面电阻
  • IEC 61788-7:2020 超导性.第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微波频率下高温超导体的表面电阻
  • IEC 61788-23:2018 超导性. 第23部分: 残余电阻比测量. 铌超导体的残余电阻比
  • IEC 60151-3:1963 电子管电性能的测量 第3部分:等效输入和输出导纳的测量
  • IEC 61788-23:2021 RLV 超导性第23部分:剩余电阻比测量腔级铌超导体的剩余电阻比
  • IEC 61788-23:2021 超导性第23部分:剩余电阻比测量腔级铌超导体的剩余电阻比
  • IEC 61788-10:2006 超导性.第10部分:临界温度测量.用电阻法对复合超导体的临界温度的测量
  • IEC 61788-1:2006 超导性.第1部分:临界电流测量.铌-钛复合超导体的临界直流电流
  • IEC 61788-11:2011 超导性.第11部分:剩余电阻率的测量.Nb3Sn复合超导体的剩余电阻率
  • IEC 61788-25:2018 超导电性 - 第25部分:机械性能测量 - REBCO电线的室温拉伸试验
  • IEC 61788-4:2007 超导性.第4部分:剩余电阻率的测量.Nb-Ti复合超导体的剩余电阻率
  • IEC 61788-4:2011 超导性.第4部分:剩余电阻率的测量.Nb-Ti复合超导体的剩余电阻率
  • IEC 61788-15:2011 超导性.第15部分:电子特性测量.微波频率下超导薄膜的固有表面阻抗
  • IEC 61788-4:2020 RLV 超导性第4部分:剩余电阻比测量Nb-Ti和Nb3Sn复合超导体的剩余电阻比
  • IEC 61788-26:2020 超导性第26部分:临界电流测量RE-Ba-Cu-O复合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IEC 61788-4:2020 超导性 - 第4部分:残余电阻率测量 - Nb-Ti和Nb3sn复合超导体的残余电阻比
  • IEC 61788-17:2021 超导性第1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大面积超导薄膜中的局部临界电流密度及其分布
  • IEC 61788-17:2021 RLV 超导性第1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大面积超导薄膜中的局部临界电流密度及其分布
  • IEC 61788-17:2013 超导性 第17部分 电气特性测量值 大面积超导薄膜的局部临界电流密度及其分布
  • CISPR 16-2-1-2008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性测量装置及方法用规范.第2-1部分:干扰性和抗扰性测量方法.传导干扰测量
  • IEC 61788-4:2016 超导性.第4部分:剩余电阻率的测量.Nb-Ti与Nb3Sn复合超导体的剩余电阻率
  • IEC 61788-2:2006 超导性.第2部分:临界电流测量.Nb<下标3>Sn复合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IEC 61788-13:2003 超导性.第13部分:交流电损耗测量.Cu/Nb-Ti多芯复合超导体磁滞损耗的磁强计测量法
  • IEC 62899-202-4:2021 印刷电子 第 202-4 部分:材料 导电油墨 可拉伸印刷层(导电和绝缘)特性的测量方法
  • IEC 61788-8:2010 超导性.第8部分:交流电损耗测量.用拾波线圈法在液氮温度下测量暴露于横向交流磁场中循环超导导线的交流电总损耗量
  • IEC 61788-11:2003 超导性.第11部分:剩余电阻率的测量.Nb<下标3>Sn复合超导体的剩余电阻率
  • IEC 61788-24:2018 超导性.第24部分:临界电流测量.银护套Bi-2223超导电线室温双弯后的保留临界电流
  • IEC 60118-9:2019 电声学助听器第9部分:骨传导助听器性能特性的测量方法
  • IEC 60754-2:2011 电缆材质燃烧产生气体检测.第2部分:酸度(通过测量pH值)和导电性的测定
  • IEC 61788-13:2012 超导性.第13部分:交流电损耗测量.多芯复合超导体磁滞损耗的磁强计法
  • IEC 61788-22-2:2021 超导性 第 22-2 部分:常态电阻和临界电流测量 高温约瑟夫森结
  • IEC 62899-202-6:2020 印刷电子-第202-6部分:材料-导电油墨-高温高湿下电阻变化的测量方法-柔性基板上的印刷导电层
  • IEC 61000-4-6:2008 电磁兼容性(EMC).第4-6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干扰抗扰性
  • IEC 61000-4-6:2013 电磁兼容性(EMC).第4-6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干扰抗扰性
  • IEC 62047-30:2017 半导体器件 - 微机电器件 - 第30部分:MEMS压电薄膜机电转换特性的测量方法
  • IEC TR 62153-4-1:2007 金属通信电缆试验方法 第4-1部分 电磁兼容性(EMC) 电磁屏蔽测量法(EMC)导言
  • IEC 62830-5:2021 半导体器件.能量收集和产生用半导体器件.第5部分:测量柔性热电器件产生功率的试验方法
  • IEC 61779-6:1999 可燃性气体的检测和测量用电气设备 第6部分:可燃性气体检测和测量设备的选择、安装、使用和维护导则
  • IEC 61000-4-31:2016 电磁兼容性(Emc) - 第4-31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 - 交流电源端口宽带传导干扰抗扰度测试
  • IEC 61000-4-6:2023 电磁兼容性(EMC) 第 4-6 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 抗射频场感应的传导干扰
  • IEC 62047-42:2022 半导体器件.微机电器件.第42部分:压电MEMS悬臂梁的机电转换特性的测量方法
  • IEC 63203-201-1:2022 可穿戴电子设备和技术第201-1部分:电子纺织品导电纱基本性能的测量方法

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EN 61788-7:2006 超导性.第7部分:电特性测量.微波频率下超导体的表面电阻
  • EN IEC 61788-7:2020 超导性 第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高温超导体的表面电阻
  • EN 61788-16:2013 超导性 第16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超导体的功率相关表面电阻
  • EN 61788-2:2007 超导性.第2部分:临界电流测量.Nb3Sn复合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EN 61788-11:2011 超导性.第11部分:剩余电阻率测量.Nb3Sn复合超导体的剩余电阻率
  • EN 61788-4:2011 超导性.第4部分:剩余电阻率测量.Nb-Ti复合超导体的剩余电阻率
  • EN 61788-4:2016 超导性.第4部分:剩余电阻率测量.Nb-Ti复合超导体的剩余电阻率
  • EN 61788-1:2007 超导性.第1部分:临界电流测量.铜/铌-钛复合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EN IEC 61788-26:2020 超导性 第26部分:临界电流测量 RE-Ba-Cu-O 复合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EN IEC 61788-4:2020 超导性 第4部分:残余电阻比测量 Nb-Ti 和 Nb3Sn 复合超导体的残余电阻比
  • EN 61724:1998 光电系统性能监测.测量,数据交换与分析导则 IEC 61724:1998
  • EN IEC 61788-17:2021 超导性 第1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局部临界电流密度及其在大面积超导薄膜中的分布
  • EN 61788-17:2013 超导性 第1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局部临界电流密度及其在大面积超导薄膜中的分布
  • EN 61788-10:2006 超导性.第10部分:临界温度测量.电阻法测定复合超导体的临界温度 IEC 61788-10-2006
  • EN IEC 60118-9:2019 电声学 助听器 第9部分:骨传导助听器性能特性的测量方法
  • EN IEC 61788-24:2018 超导性 第24部分:临界电流测量 Ag 护套 Bi-2223 超导线在室温下双重弯曲后保留的临界电流
  • EN IEC 61000-4-20:2022 电磁兼容性(EMC) 第 4-20 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 横向电磁(TEM)波导中的发射和抗扰度测试
  • EN 61000-4-31:2017 电磁兼容性(EMC) 第 4-31 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 交流电源端口宽带传导干扰抗扰度测试
  • EN 61788-3:2006 超导性.第3部分:临界电流测量.Ag护套的Bi-2212和Bi-2223氧化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IEC 61788-3:2006
  • EN 61967-6:2002 集成电路.150 kHz至1 GHz电磁辐射的测量.第6部分:传导辐射的测量.磁性探测法;包含修改件A1:2008年5月

CENELEC - European Committee for Electrotechnical Standardization,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EN 61788-7:2002 超导性.第7部分:电特性测量.微波频率下超导体的表面电阻
  • EN IEC 61788-23:2018 超导性 第23部分:残余电阻比测量 Nb 超导体的残余电阻比
  • EN 61788-11:2003 超导性.第11部分:剩余电阻率测量.Nb3Sn复合超导体的剩余电阻率
  • EN 61788-2:1999 超导性.第2部分:临界电流测量.Nb3Sn复合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EN 61788-4:2001 超导性.第4部分:剩余电阻率测量.Nb-Ti复合超导体的剩余电阻率
  • EN 61788-4:2007 超导性.第4部分:剩余电阻率测量.Nb-Ti复合超导体的剩余电阻率
  • EN 61788-1:1998 超导性.第1部分:临界电流测量.铜/铌-钛复合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EN 61788-10:2002 超导性.第10部分:临界温度测量.电阻法测定复合超导体的临界温度
  • EN 61788-15:2011 超导性 第15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超导体薄膜的本征表面阻抗
  • EN 61788-3:2001 超导性.第3部分:临界电流测量.Ag护套的Bi-2212和Bi-2223氧化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丹麦标准化协会,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DS/EN 61788-7:2007 超导性 第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超导体的表面电阻
  • DS/EN 61788-10:2007 超导性 第10部分:临界温度测量 用电阻法测量复合超导体的临界温度
  • DS/EN 61788-16:2013 超导性 第16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超导体的功率相关表面电阻
  • DS/EN 61788-2:2007 超导性 第2部分:临界电流测量 Nb3Sn 复合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DS/EN 61788-11:2011 超导性 第11部分:残余电阻比测量 Nb3Sn 复合超导体的残余电阻比
  • DS/EN IEC 61788-23:2021 超导性 第23部分:残余电阻比测量 腔级铌超导体的残余电阻比
  • DS/EN 61788-4:2011 超导性 第4部分:残余电阻比测量 Nb-Ti 复合超导体的残余电阻比
  • DS/EN 61788-1:2007 超导性 第1部分:临界电流测量 Nb-Ti 复合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DS/EN IEC 61788-17:2021 超导性 第1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大面积超导薄膜的局部临界电流密度及其分布
  • DS/EN 61788-15:2012 超导性 第15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超导体薄膜的本征表面阻抗
  • DS/EN ISO 2360:2004 非磁性导电基体材料上的非导电涂层 涂层厚度的测量 振幅敏感涡流法
  • DS/EN 61788-17:2013 超导性 第1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局部临界电流密度及其在大面积超导薄膜中的分布
  • DS/EN 61000-4-20:2011 电磁兼容性(EMC) 第 4-20 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 横向电磁(TEM)波导的发射和抗扰度测试
  • DS/EN ISO 2360:1995 非磁性金属基体上的非导电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涡流法
  • DS/EN 61000-4-6:2009 电磁兼容性(EMC) 第 4-6 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 抗射频场感应的传导干扰

法国标准化协会,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GSO,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GSO IEC 61788-7:2021 超导性 第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超导体的表面电阻
  • BH GSO IEC 61788-7:2022 超导性 第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超导体的表面电阻
  • GSO IEC 61788-23:2021 超导性 第23部分:残余电阻比测量 铌超导体的残余电阻比
  • BH GSO IEC 61788-23:2022 超导性 第23部分:残余电阻比测量 铌超导体的残余电阻比
  • GSO IEC 60151-12:2014 电子管、电子管电性能的测量 第12部分:电极电阻、跨导、放大系数、转换电阻和转换跨导的测量方法
  • OS GSO IEC 60151-12:2014 电子管、电子管电性能的测量 第12部分:电极电阻、跨导、放大系数、转换电阻和转换跨导的测量方法
  • GSO ISO 2360:2013 导电非磁性材料上涂覆的非导电涂料 涂层厚度测量 量程 涡流灵敏度法
  • OS GSO IEC 61788-10:2014 超导性 第10部分:临界温度测量 通过电阻法测量复合超导体的临界温度
  • GSO IEC 61788-16:2021 超导性 第16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超导体的功率相关表面电阻
  • BH GSO IEC 60151-3:2016 电子管和阀门电性能的测量 第3部分:等效输入和输出导纳的测量
  • BH GSO ISO 2360:2016 非磁性导电基材上的非导电涂层 涂层厚度的测量 振幅敏感涡流法
  • OS GSO ISO 2360:2013 非磁性导电基材上的非导电涂层 涂层厚度的测量 振幅敏感涡流法
  • GSO IEC 61788-17:2021 超导性 第1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大面积超导薄膜中的局部临界电流密度及其分布
  • GSO IEC 61788-15:2021 超导性 第15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超导体薄膜的本征表面阻抗
  • BH GSO IEC 61788-15:2022 超导性 第15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超导体薄膜的本征表面阻抗
  • GSO IEC 61788-6:2014 高导电率 第6部分:机械性能的测量铜/铌钛复合超导体的室温拉伸测试
  • OS GSO ISO 1853:2015 导电橡胶和耗散橡胶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电阻率的测量
  • GSO IEC 61000-4-20:2011 电磁兼容性 (EMC) 第4-20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 电磁波导 (TEM) 中的发射和抗扰度测试
  • GSO IEC 61000-4-31:2021 电磁兼容性 (EMC) 第4-31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 交流电源端口宽带传导骚扰抗扰度测试
  • OS GSO IEC 61000-4-20:2011 电磁兼容性 (EMC) 第4-20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 横向电磁 (TEM) 波导中的发射和抗扰度测试
  • BH GSO IEC 61000-4-20:2012 电磁兼容性 (EMC) 第4-20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 横向电磁 (TEM) 波导中的发射和抗扰度测试
  • BH GSO IEC 61000-4-31:2022 电磁兼容性 (EMC) 第4-31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 交流电源端口宽带传导骚扰抗扰度测试
  • GSO IEC 61788-24:2021 超导性 第24部分:临界电流测量 Ag 护套 Bi-2223 超导线材在室温下两次弯曲后保留的临界电流
  • BH GSO IEC 61788-24:2022 超导性 第24部分:临界电流测量 Ag 护套 Bi-2223 超导线材在室温下两次弯曲后保留的临界电流
  • OS GSO ISO 14436:2013 纸浆 用于滤水性测量的标准自来水 电导率 40 mS/m 至 150 mS/m
  • GSO ISO 14436:2013 纸浆 用于滤水性测量的标准自来水 电导率 40 mS/m 至 150 mS/m
  • BH GSO ISO 14436:2016 纸浆 用于滤水性测量的标准自来水 电导率 40 mS/m 至 150 mS/m
  • GSO IEC 61000-4-6:2007 电磁兼容性 (EMC) 第 (4-6) 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 抗射频场引起的传导干扰
  • GSO IEC 61788-3:2021 超导性 第3部分:临界电流测量 Ag 和/或 Ag 合金护套 Bi-2212 和 Bi-2223 氧化物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SE-SIS,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韩国科技标准局,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KS C IEC 60151-3-2013 电子管、电子管电性能测量第3部分:等效输入输出导纳的测量
  • KS C 6111-3-2007 超导电子特性的测量.高温超导薄膜的高频固有表面阻抗测量方法
  • KS C IEC 60151-3:2004 电子管电性能的测量.第3部分:等效输入和输出导纳的测量
  • KS C IEC 60151-3:2013 电子管电性能的测量 第3部分:等效输入和输出导纳的测量
  • KS C IEC 61788-16:2020 超导电性 - 第16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 微波频率下超导体与功率相关的表面电阻
  • KS M ISO 1853:2018 导电和耗散橡胶 硫化或热塑性 - 电阻率的测量
  • KS C IEC 61788-11-2005(2015) 超导性第11部分:剩余电阻比测量Nb3Sn复合超导体的剩余电阻比
  • KS C IEC 61788-11-2017 超导性 第11部分:残余电阻比测量 Nb3Sn复合超导体的残余电阻比
  • KS C IEC 60151-3-2004(2009) 电子管和电子阀电性能的测量第3部分:等效输入和输出导纳的测量
  • KS C CISPR 16-2-1-2012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第2-1部分:干扰及抗性测量方法.导电性干扰测定
  • KS C IEC 61788-4:2003 超导性.第4部分:剩余电阻比测量.Nb-Ti复合超导体的剩余电阻比
  • KS C IEC 61788-11:2005 超导性.第11部分:剩余电阻率的测量.Nb3Sn复合超导体的剩余电阻率
  • KS C IEC 61788-4-2017(2022) 超导性-第4部分:残余电阻比测量-Nb-Ti复合超导体的残余电阻比
  • KS C IEC 61788-4:2017 超导性第4部分:剩余电阻比测量铌钛复合超导体的剩余电阻比
  • KS C IEC 61788-4-2022 超导性 第4部分:残余电阻比测量 Nb Ti复合超导体的残余电阻比
  • KS C IEC 61788-1:2009 超导性.第1部分:临界电流测量-Cu/Nb-Ti复合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KS C IEC 61788-1-2009(2020) 超导性第1部分:临界电流测量Cu/Nb-Ti复合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KS C IEC 61788-1-2020 超导性 第1部分:临界电流测量 Cu/Nb-Ti复合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KS M ISO 1853:2008 硫化或热塑性导电橡胶和耗能橡胶.电阻率的测量
  • KS D ISO 15351:2003 钢铁.镍含量的测定.惰性气体融合后热电导测量法(常规方法)
  • KS D ISO 2360:2002 非磁性导电基体上非导体覆盖层.镀层厚度的测量.振幅灵敏性涡流法
  • KS C IEC 61788-26:2022 超导性.第26部分:临界电流测量.RE-Ba-Cu-O复合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KS C IEC 61788-17:2020 超导性 - 第1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 局部临界电流密度及其在大面积超导薄膜中的分布
  • KS C IEC 61788-24:2021 超导性第24部分:临界电流测量银护套Bi-2223超导导线在室温下双弯曲后的保留临界电流
  • KS C IEC 61788-10-2017(2022) 超导性-第10部分:临界温度测量-用电阻法测量Nb-Ti、Nb3Sn和Bi系氧化物复合超导体的临界温度
  • KS C IEC 61788-3:2016 超导性第3部分:临界电流测量银包Bi-2212和Bi-2223氧化物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KS M ISO 1853-2023 导电橡胶和耗散橡胶,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电阻率的测量
  • KS C 0267-1995 电磁兼容性-测试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传导干扰的抗扰度
  • KS C 6111-2-2020 超导性 临界温度测量 使用交流电感受器通过磁法测量Nb-Ti、Nb3Sn和Bi系复合超导体的临界温度
  • KS C IEC 61788-3:2002 超导性.第3部分:临界电流测量.Ag护套的Bi-2212和Bi-2223氧化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KS C IEC 61788-3-2016(2021) 超导性-第3部分:临界电流测量-银护套Bi-2212和Bi-2223氧化物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KS C IEC 61788-3-2021 超导性 第3部分:临界电流测量 Ag护套Bi 2212和Bi 2223氧化物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KS C IEC 61788-10:2003 超导性.第10部分:临界温度测量.用电阻法对Nb-Ti、Nb3Sn和铋.系统氧化物复合超导体的临界温度的测量
  • KS C IEC 61788-10:2017 超导性 第10部分:临界温度测量 用电阻法对Nb-Ti、Nb3Sn和铋 系统氧化物复合超导体的临界温度的测量
  • KS C 6111-2-2005(2020) 超导性-临界温度测量-用交流电纳计磁法测定Nb-Ti、Nb3Sn和Bi系复合超导体的临界温度
  • KS C 0267-2003 电磁兼容性测试和测量技术 对射频场引起的传导干扰的抗扰度
  • KS C 6111-3-2007(2022) 电子特性测量-微波频率下高TC超导体膜的本征表面阻抗
  • KS C 6111-3-2007(2017) 电子特性测量微波频率下高温超导薄膜的本征表面阻抗
  • KS C 6111-3-2022 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高TC超导薄膜的本征表面阻抗
  • KS C IEC 61788-10-2022 超导性 第10部分:临界温度测量 电阻法测定Nb Ti、Nb3Sn和Bi系氧化物复合超导体的临界温度
  • KS C IEC 61000-4-20-2023 电磁兼容性(EMC) 第4-20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 横向电磁(TEM)波导中的发射和抗扰度测试

ES-UNE,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UNE-EN IEC 61788-7:2020 超导性 第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高温超导体的表面电阻
  • UNE-EN IEC 61788-23:2018 超导性 第23部分:残余电阻比测量 铌超导体的残余电阻比
  • UNE-EN 61788-16:2013 超导性 第16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超导体的功率相关表面电阻
  • UNE-EN IEC 61788-23:2021 超导性 第23部分:残余电阻比测量 空腔级铌超导体的残余电阻比
  • UNE-EN ISO 2360:2018 非磁性导电母材上的非导电涂层 涂层厚度的测量 振幅敏感涡流法
  • UNE-EN 61788-15:2011 超导性 第15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超导薄膜的本征表面阻抗
  • UNE-EN IEC 61788-26:2020 超导性 第26部分:临界电流测量 RE-Ba-Cu-O 复合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UNE-EN IEC 61788-4:2020 超导性 第4部分:残余电阻比测量 Nb-Ti 和 Nb3Sn 复合超导体的残余电阻比
  • UNE-EN IEC 61788-17:2021 超导性 第1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大面积超导薄膜中的局部临界电流密度及其分布
  • UNE-EN 61788-17:2013 超导性 第1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大面积超导薄膜中的局部临界电流密度及其分布
  • UNE-EN 61788-2:2007 超导性 第2部分:临界电流测量 Nb3Sn 复合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IEC 61788-2:2006)
  • UNE-EN 61000-4-31:2017 电磁兼容性(EMC)第4-31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 交流电源端口宽带传导抗扰度测试
  • UNE-EN IEC 61000-4-20:2022 电磁兼容性(EMC)第4-20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 横向电磁(TEM)波导中的发射和抗扰度测试
  • UNE-EN IEC 61788-24:2018 超导性 第24部分:临界电流测量 Ag 护套 Bi-2223 超导线材在室温下双重弯曲后保留的临界电流
  • UNE-EN 844:2020 电声学.助听器.第9部分:骨传导助听器性能特征的测量方法
  • UNE-EN IEC 60118-9:2020 电声学.助听器.第9部分:骨传导助听器性能特征的测量方法
  • UNE-EN 62047-17:2015 半导体器件 微机电器件 第17部分:测量薄膜机械性能的凸起测试方法
  • UNE-EN 61788-3:2006 超导性 第3部分:临界电流测量 Ag 和/或 Ag 合金护套 Bi-2212 和 Bi-2223 氧化物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AENOR,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UNE-ISO 1853:2012 导电和耗散橡胶,硫化或热塑性 电阻率测量
  • UNE-EN 61788-10:2007 超导性 第10部分:临界温度测量 通过电阻法测量复合超导体的临界温度(IEC 61788-10:2006)
  • UNE-EN ISO 2360:2004 非磁性导电基础材料上的非导电涂层 涂层厚度的测量 振幅敏感涡流法(ISO 2360:2003)
  • UNE-EN 61000-4-6:2014 电磁兼容性(EMC) 第 4-6 部分:测试和测量技术 抗射频场感应的传导干扰

山西省标准,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KR-KS,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KS C IEC 61788-16-2020 超导电性 - 第16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 微波频率下超导体与功率相关的表面电阻
  • KS M ISO 1853-2018 导电和耗散橡胶 硫化或热塑性 - 电阻率的测量
  • KS C IEC 61788-23-2023 超导性第23部分:剩余电阻比测量腔级Nb超导体的剩余电阻比
  • KS C IEC 61788-4-2017 超导性第4部分:剩余电阻比测量铌钛复合超导体的剩余电阻比
  • KS C IEC 61788-26-2022 超导性.第26部分:临界电流测量.RE-Ba-Cu-O复合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 KS C IEC 61788-17-2020 超导性 - 第1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 局部临界电流密度及其在大面积超导薄膜中的分布
  • KS C IEC 61788-24-2021 超导性第24部分:临界电流测量银护套Bi-2223超导导线在室温下双弯曲后的保留临界电流
  • KS C IEC 61788-10-2017 超导性第10部分:临界温度测量用电阻法测量Nb-Ti、Nb3Sn和Bi-系氧化物复合超导体的临界温度
  • KS C IEC 61788-3-2016 超导性第3部分:临界电流测量银包Bi-2212和Bi-2223氧化物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

立陶宛标准局,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LST EN 61788-7-2007 超导性 第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超导体的表面电阻(IEC 61788-7:2006)
  • LST EN 61788-10-2007 超导性 第10部分:临界温度测量 通过电阻法测量复合超导体的临界温度(IEC 61788-10:2006)
  • LST EN 61788-2-2007 超导性 第2部分:临界电流测量 Nb3Sn 复合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IEC 61788-2:2006)
  • LST EN 61788-11-2011 超导性 第11部分:剩余电阻率测量 Nb3Sn复合超导体的剩余电阻率(IEC 61788-11:2011)
  • LST EN 61788-1-2007 超导性 第1部分:临界电流测量 Nb-Ti 复合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IEC 61788-1:2006)
  • LST EN 61788-4-2011 超导性 第4部分:残余电阻率测量 Nb-Ti复合超导体的残余电阻率(IEC 61788-4:2011)
  • LST EN ISO 2360:2004 非磁性导电基础材料上的非导电涂层 涂层厚度的测量 振幅敏感涡流法(ISO 2360:2003)
  • LST EN 61788-15-2012 超导性 第15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超导体薄膜的本征表面阻抗(IEC 61788-15:2011)
  • LST EN IEC 61788-17:2021 超导性 第1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局部临界电流密度及其在大面积超导薄膜中的分布(IEC 61788-17:2021)
  • LST EN 61967-6-2003 集成电路 测量 150 kHz 至 1 GHz 的电磁辐射 第6部分:传导发射的测量 磁性探针法(IEC 61967-6:2002)

GOSTR,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GOST R 8.966-2019 确保测量一致性的状态系统 特殊的导电空气 测量方法
  • GOST R 8.962-2019 确保测量一致性的状态系统 电导率测量装置的范围从 5 到 40 fSm·m-1 验证程序
  • GOST IEC 61000-4-31-2019 电磁兼容性(EMC)第 4-31 部分 测试和测量技术 交流电源端口宽带传导干扰抗扰度测试

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GB/T 18659-2002 封闭管道中导电液体流量的测量 电磁流量计的性能评定方法
  • GB/T 41640-2022 临界电流测量 第二代高温超导长带临界电流及其沿长度方向均匀性测量
  • GB/T 14024-1992 内燃机电站无线电干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及允许值 传导干扰
  • GB/T 4957-2003 非磁性基体金属上非导电覆盖层 覆盖层厚度测量 涡流法

德国标准化学会,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DIN EN 61788-11:2012 超导性.第11部分:剩余电阻率的测量.Nb3Sn复合超导体的剩余电阻率
  • DIN EN 61788-4:2012 超导性.第4部分:剩余电阻率的测量.Nb-Ti复合超导体的剩余电阻率
  • DIN EN 61788-4:2008 超导性.第4部分:剩余电阻率的测量.Nb-Ti复合超导体的剩余电阻率
  • DIN EN 61788-10:2007 超导性.第10部分:临界温度测量.用电阻法测量复合超导体的临界温度(IEC 61788-10-2006)
  • DIN EN ISO 2360:2004 非磁性导电基体上非导体覆盖层.镀层厚度的测量.振幅灵敏性涡流法
  • DIN EN 61788-7:2007 超导性.第7部分:电子特征测量.微波频率下超导体的表面电阻 (IEC 61788-7-2002)
  • DIN EN ISO 2360:2017-12 非磁性导电母材上的非导电涂层 - 涂层厚度的测量 - 振幅敏感涡流法(ISO 2360:2017)
  • DIN EN 61788-3:2007 超导性.第3部分:临界电流测量.银和/或银套Bi-2122 Bi2123氧化超导体的DC临界电流
  • DIN EN ISO 2360:2017 非磁性导电基体金属上的非导电涂层 涂层厚度的测量 振幅敏感涡流法(ISO 2360:2017)
  • DIN EN ISO 10720:2007 钢和铁.氮含量的测定.惰性气体流中熔解后热电导法
  • DIN EN 61788-2:2007 超导性.第2部分:临界温度测量.铌(指数3)-锡复合超导体的临界直流电流
  • DIN 51111:2023-04 车辆电驱动器新鲜和用过的油的电特性 特定电导率、相对介电常数的测量
  • DIN EN 61788-16:2013 超导性 第16部分 电气特性测量值 微波频率下超导体的功率依赖表面电阻(IEC 61788-16-2013) 德文版本EN 61788-16-2013
  • DIN EN 61788-1:2007 超导性.第1部分:临界温度测量.铜/铌-钛复合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IEC 61788-1:2006)
  • DIN VDE 0404-4:2005 检验电气装置安全性用测试和测量设备.第4部分:电气装置的防护性导体电流和接触电流的测量用手持式和手动式电流夹持装置/感应器
  • DIN EN 61788-8:2011 超导性.第8部分:交流电损耗测量.用拾波线圈法在液氮温度下测量暴露于横向交流磁场中循环超导导线的交流电总损耗量(IEC 61788-8-2010).德文版本EN 61788-8-2010
  • DIN EN IEC 61788-4:2021 超导电性. 第4部分: 残余电阻比测量. Nb-Ti与Nb3Sn复合超导体的残余电阻比(IEC 61788-4-2020); 德文版本EN IEC 61788-4-2020
  • DIN EN 61788-4:2017 超导电性.第4部分:残余电阻比测量.Nb-Ti与Nb3Sn复合超导体的残余电阻比(IEC 61788-4-2016);德文版本EN 61788-4-2016
  • DIN EN 62047-17:2015-12 半导体器件-微机电器件-第17部分:测量薄膜机械性能的凸起测试方法
  • DIN EN IEC 61788-7:2021 超导. 第7部分: 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高温超导体的表面电阻(IEC 61788-7-2020); 德文版 EN IEC 61788-7-2020

GOST,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GOST R ISO 2360-2021 非磁性导电金属基材上的非导电涂层 测量涂层厚度 振幅涡流法
  • GOST IEC 61000-4-20-2014 电磁兼容 第4-20部分 测试和测量方法 波导中的干扰发射和抗噪性测试

PL-PKN,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PN-EN IEC 61788-7-2020-12 E 超导性 第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高温超导体的表面电阻(IEC 61788-7:2020)
  • PN-EN IEC 61788-26-2021-03 E 超导性 第26部分:临界电流测量 RE-Ba-Cu-O 复合超导体的直流临界电流(IEC 61788-26:2020)
  • PN-EN IEC 61788-4-2020-12 E 超导性 第4部分:残余电阻比测量 Nb-Ti和Nb3Sn复合超导体的残余电阻比(IEC 61788-4:2020)
  • PN T01505-04-1987 栅截止电流和栅泄漏电流惯性制导系统的场效应晶体管测量方法

RU-GOST R,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GOST 3484.3-1988 电力变压器.绝缘非传导性参数的测量方法
  • GOST 17772-1988 半导体光电探测器和光电接收器.光电参数和测定特性的测量方法
  • GOST R 8.709-2010 国家测量一致性体系.实验室液体电导计.验证方法
  • GOST 19868-1974 电离辐射半导体探测器用分光计的线性放大器.参数测量法
  • GOST R 51318.16.2.1-2008 技术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无线电干扰和抗干扰测量设备及方法.第2-1部分:无线电干扰和抗干扰测量方法.传导性无线电干扰测量
  • GOST R 8.773-2011 国家测量一致性保证体系.导航设备用户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天线.标准化的电参数及测量方法
  • GOST 8.354-1985 国家测量统一性保证体系.电导液体分析仪.鉴定方法及手段
  • GOST R 59607-2021 光学和光子学 半导体光电探测器 光电和光接收器件 测量光电参数和确定特性的方法

国际标准化组织,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ISO 1853:2018 硫化或热塑性导电橡胶和耗能橡胶.电阻率的测量
  • ISO 1853:2011 硫化或热塑性导电橡胶和耗能橡胶.电阻率的测量
  • ISO 2360:2003 非磁性导电基体上非导体覆盖层.镀层厚度的测量.振幅灵敏性涡流法
  • ISO 2360:2017 非磁性导电基体上非导体覆盖层.镀层厚度的测量.振幅灵敏性涡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GB/T 22586-2018 电子学特性测量 超导体在微波频率下的表面电阻
  • GB/T 30537-2014 超导电性 块状高温超导体的测量 大晶粒氧化物超导体的俘获磁通密度

印度尼西亚标准,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SNI ISO 1853:2014 导电和耗散橡胶,硫化的或热塑性的 电阻率的测量

RO-ASRO,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STAS 12123/4-1984 半导体设备可变电容二极管电气特性的测量方法
  • STAS 12123/1-1982 半导体装置整流器二极管测量电和热特性的方法
  • STAS 12123/3-1983 半导体设备电压参考二极管和电压调节二极管电气特性的测量方法

IEC -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IEC 61788-16:2013 超导性 第16部分:电子特性的测量 超导体对微波的表面电阻与功率的关系(1.0 版)
  • IEC 61788-10:2002 超导性 第10部分:临界温度测量 使用电阻法测量 Nb-Ti Nb3Sn 超导复合材料以及 Bi 基超导氧化物的临界温度(1.0 版)
  • IEC 62830-4:2019 半导体器件 用于能量收集和发电的半导体器件 第4部分:柔性压电能量收集器件的测试和评估方法(1.0 版)

HU-MSZT,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IN-BIS,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IS 10776 Pt.1-1984 助听器电声特性的测量方法 第1部分气导助听器的一般测量

CO-ICONTEC,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ICONTEC 3218-1991 电子类.对VDE型电子绝缘油的非导电性断裂压力进行测量

中国团体标准,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T/GVS 006-2022 半导体射频电源和微波电源的输出偏差稳定性测量方法

IT-UNI,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UNI 5873-1966 弹性材料:成品.底板电阻测量.安装的电导体(防静电)和同类装置

未注明发布机构,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DIN EN ISO 2360 E:2016-05 非磁性导电基体金属上的非导电涂层 涂层厚度的测量 振幅敏感涡流法(草案)
  • DIN EN 16813 E:2015-01 热喷涂 采用涡电流法测量热喷涂非铁金属镀层的导电性(草案)

行业标准-电力,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DL/T 1332-2014 电流互感器励磁特性现场低频试验方法测量导则

澳大利亚标准协会,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AS/NZS IEC 61000.4.6:2013 电磁兼容性 (EMC) 测试和测量技术 抗射频场感应的传导干扰
  • AS/NZS CISPR 16.2.1:2006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方法规范.干扰和抗扰性的测量方法.传导干扰测量
  • AS/NZS 61779.6:2000 可燃性气体的检测和测量用电气装置 可燃性气体检测和测量设备的选择、安装、使用和维护导则
  • AS/NZS 61000.4.6:2006 电磁兼容性(EMC).试验和测量技术.对由射频场诱发的传导干扰的抗扰性
  • AS IEC 60118.9:2024 电声学 助听器 第9部分:骨传导助听器性能特征的测量方法
  • AS/NZS CISPR 16.1.2:2004(2nd Edition)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方法规范.无线电干扰和抗扰性测量仪器.辅助装置.传导干扰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GB/T 35033-2018 30MHz~1GHz电磁屏蔽材料导电性能和金属材料搭接阻抗测量方法
  • GB/T 39843-2021 电子学特性测量 大面积超导膜的局域临界电流密度及其分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JB/T 13029-2017 静电复印(打印、多功能)设备用光导鼓光电特性测量方法标准
  • JB/T 13028-2017 静电复印(打印、多功能)设备用光导鼓表面电位均匀性测量方法标准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EN ISO 10720:2007 钢和铁.氮含量的测定.惰性气体流中熔解后热电导法
  • EN ISO 2360:1995 非磁性电导基体金属上的非导体镀层.镀层厚度的测量.波幅灵敏涡流法
  • EN ISO 2360:2017 非磁性电导基体金属上的非导体镀层.镀层厚度的测量.波幅灵敏涡流法
  • EN ISO 2360:2003 非磁性电导基体金属上的非导体镀层.镀层厚度的测量.波幅灵敏涡流法 ISO 2360-2003
  • EN ISO 15351:2010 钢铁.氮含量测定.惰性气体流融合后的热电导计方法(常规法)
  • EN 61000-4-6:2007 电磁兼容性(EMC).第4-6部分:测试盒测量技术.由射频磁场感应的传导干扰的抗扰性

行业标准-航天,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QJ 1072-1986 非磁性基体金属上非导电涂层厚度的涡流测量方法

ZA-SANS,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SANS 216-2-1:2006 无线电干扰和抗扰性测量仪器及方法规范.第2.1部分:骚扰功率和抗扰性的测量方法.传导骚扰功率测量
  • SANS 61000-4-6:2009 电磁兼容性(EMC).第4-6部分:试验及测量技术.射频场诱导的传导干扰抗扰度
  • SANS 61000-4-6-:2017 电磁兼容性(EMC).第4-6部分:试验及测量技术.射频场诱导的传导干扰抗扰度

AT-OVE/ON,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OVE EN IEC 61788-7:2021 超导性 第7部分:电子特性测量 微波频率下高温超导体的表面电阻((IEC 61788-7:2020)EN IEC 61788-7:2020)(德文版)

VN-TCVN,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TCVN 6989-2-1-2010 无线电干扰和抗干扰特性测量装置和方法用规范.第2-1部分:干扰和抗干扰特性测量方法.传导干扰测量

ETSI -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TR 102 750-2008 电磁兼容性和无线电频谱问题(ERM);导波管中的雷达液位测量应用(V1.1.1)

行业标准-有色金属,关于导电性怎么测量的标准

  • YS/T 574.8-2009 电真空用锆粉化学分析方法.惰性气氛加热热导法测定氢量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