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不要成为常立志的“小人”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1-24 14:38:10/ 个人分类:职业

  小人,在中国文化里历来就不是一个褒义词。小人的含义,可指年龄幼小之人,可指身份地位卑微之人,可指个子矮小之人,可指品格低下之人。

  关于小人的论述,在《论语》中尤为深刻。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亲君子,远小人,这是孔子一贯的主张。在《论语》中,小人意指“没有道德修养的凡人”。随时代变迁,小人所承载的负面价值更加突出。现代人提及“小人”,往往只重道德层面的指向,与“君子”逐渐形成水火不容的对立之势。如果评论某个人是“小人”,多半是说此人背信弃义、两面三刀、阳奉阴违、出尔反尔等等。

  我们强调研究生不要成为常立志的“小人”,是期望研究生要坚定地为自我实现而奋发图强,不要轻易放弃,更不要一山望着一山高。导致“常立志”的原因很多,主要体现为:一是立志者定力不够,喜新厌旧的成分居多;二是立志者对以前立下的志向产生畏难情绪,放弃和逃避的成分居多;三是最初定的志向不够远大,在志向很快达成后必须寻求新的奋斗目标,而新设定的目标往往也存在短期性,保守和狭隘的成分居多;四是随着科研经验和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研究生对自己的人生道路选择产生了新想法,理智和理性的成分居多。在上述前两种诱因下,“常立志”使得研究生逐渐变成别人眼中的“小人”。其“人”之所以“小”,体现在完成目标的毅力缺乏,做事较为随性,如同小孩子一般,许下的愿望很快就忘记了,极易被新的诱惑所吸引。具有此类“小人”心态的研究生,做事的持续力太差,其人生智慧往往也难以随年龄增大实现同步增长。

  研究生若要防止自己变成常立志的“小人”,一方面应正确看待喜新厌旧的思想。“决定的时候认真想,实行的时候彻底做”,这是克服喜新厌旧的关键。不论是学术团队还是个人,到最后成败的分水岭大都是“能坚持多久”。只有在碰壁、停滞不前时也不气馁,抱着坚持下去的信心,才是获取成功的秘诀。不要将一件事情没有坚持下去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要反省自己,反求诸己。另一方面,是要通过学术团队的力量来帮助自己克服畏难情绪。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无论遇到任何难题,如果研究者不努力去寻求同门的帮助,不就存在的难点和他们“拼命沟通”,那么学术团队的群体效应很难发挥作用。只有做到将意志的接力棒一代代传递下去,学术团队才能获得独特的粘结力,才能通过集体的力量集思广益攻克难关。

  《论语》中记载,孔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士”是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孔子对立志并坚持志向的人,虽说以“小人”称之,但却认为已经是第三层次的士了。依照这个标准,如果一名研究生总是给自己确定人生目标,又总是难以身体力行,那么他距离“知识分子”这一称号也就相去甚远了。

  志存高远的研究生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这种能力的,必定也是最初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小目标,在父母和老师的赞许或斥责之下一点点打开视野,才拥有这种能力。所以,志向的“变”是必然的。缺乏默默无闻有韧劲地坚持磨炼的“稳”,就没有顺应变化的“变”,二者并不矛盾。但是,我们反对的是无原则的“变”,不提倡研究生在立志后无法实现时,所采取的一次次的退缩或转向。这不是一个优秀研究生应当表现出来的行为,而是在践踏那些信任您的人为您所付出的关爱,这是不折不扣的责任感的缺失。

  持续进步才是持之以恒的本质。一个连持续进步都无法达成的研究生,想要实现科学创新的更高目标是完全不可能的。一旦研究生成为常立志的“小人”,导师就很难对其进行指导,期望这样的学生在科学研究方面有浓厚兴趣并激发创新思维,无异于缘木求鱼。《论语》中记载,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对研究生而言,应当力争让自己变成通晓礼法,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儒”,而不要成为不通礼仪,品格平庸的“小人儒”。


TAG: 研究生立志小人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