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中美学者发现治疗瘙痒的新靶点

2016.7.22

  最近,以华盛顿大学医学院陈宙峰博士为首的一个研究小组,弄清了“感觉神经细胞是如何协力将皮肤瘙痒信号从皮肤传给脊髓,然后将这些信号传递给大脑的”的问题。他们的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科学家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来阻止瘙痒。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7月19日的《Science Signaling》杂志。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大连医科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的研究人员,也参与了这项研究工作。

  本研究首席研究员、华盛顿大学痒觉研究中心主任陈宙峰博士指出:“通过干扰感觉神经元的活性,我们能够抑制多种类型的瘙痒。在处理痒觉信号的神经细胞中,称为钙通道的途径之间似乎存在串扰。”点击阅读陈宙峰博士的相关研究成果:华人学者《Neuron》解析为什么越抓越痒?;痒的科学奥秘:从但丁、拿破仑到痒基因;专访陈宙峰:Science,Nature解析痒的奥秘。

  研究者们研究了神经元中的钙离子通道,它们允许钙离子从一个神经细胞传递到另一个神经细胞,从而帮助细胞将来自皮肤的瘙痒信号传递到脊髓中的其他细胞。

  陈博士的研究团队集中在实验室小鼠的背根神经节上,这是一个充满感觉神经细胞的脊髓结构。它处理来自皮肤的信号,并将它们传送到脊髓中的神经元。

  研究人员探讨了“背根神经节中的神经元是如何处理和传输两种瘙痒信号的”。一种信号,称为组胺致痒,是由蚊虫叮咬引起的,以及对抗组胺药的响应,如苯海拉明。另外一种类型的瘙痒,称为氯喹引起的瘙痒,往往是疟疾患者服用氯喹来控制他们的症状时出现的。科学家们认为,组胺致痒信号通过一种类型的钙通道,而氯喹信号则通过一条不同的通道。

  科学家们通过遗传学手段制备了没有处理组胺信号的通道的小鼠,然后将动物暴露在组胺时,却发现小鼠仍然有划伤。如果它们缺乏传送氯喹致痒信号的钙通道并暴露于氯喹时,也出现划伤。

  多年来,陈博士的研究团队对这样的结果非常困惑,一直在寻找一个解释。经过一系列的实验,科学家们发现,存在第三条钙通道——叫TRPV4,可以传输两种类型的痒信号。他们还了解到,TRPV1——传送组胺致痒信号的通道,通过帮助TRPV4处理痒信号,也在氯喹诱导的致痒中发挥作用。它参与这两种类型的瘙痒,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即TRPV4通道也可能在其他类型的瘙痒中发挥了作用,包括慢性瘙痒。

  陈博士说:“令人惊讶的是,虽然这些不同类型的瘙痒有不同的原因,但感觉细胞中的这两个通道可以一起传递两种类型的瘙痒信号。我们发现,处理组胺致痒信号的TRPV1通道,在感觉神经元中似乎也作为一种分子伴侣,从而帮助其他通道处理痒信号并将其传输到脊髓。”

  陈博士说,证明这些通道是协力工作的,有助于解释“感觉细胞如何可以处理多种类型的环境信号,包括不同原因造成的瘙痒”。这也表明,他的团队所确定的这些通道,可能是治疗瘙痒的靶标。

  他解释说:“这给了我们脊髓神经元上游的新治疗靶点。通过靶定外围的单个通道,有可能减少组胺引起的瘙痒,氯喹引起的瘙痒,甚至对目前疗法没有反应的慢性瘙痒。”

  注:陈宙峰博士现为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痒觉研究中心主任,麻醉系、精神病学系和发育生物学系终身教授。1983年于武汉大学获病毒学学士学位,1994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取得遗传学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7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至2000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担任资深研究员。2000年以来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担任教职,2009年成为全职教授。

  陈宙峰教授长期致力于痛觉和痒觉的神经生物学研究,他的实验室利用药理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电生理的方法,用小鼠揭示痒感觉的神经回路和相关的信号机制。2007年,陈宙峰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宣布在小鼠脊髓发现了首个痒基因。2009年,他的团队又发现了专门传递痒觉的神经元,这一发现终结了科研界长久以来关于痒觉和痛觉是不是一回事的争论。随着这些发现的公布,痒觉研究异军突起,成为近年来神经科学一个热点。在陈宙峰教授的带领下,华盛顿大学成立了世界首个痒觉研究中心 ,他也成为了该领域研究的领军人物。

  陈宙峰教授对痒感觉的研究获得了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大力经费资助。研究成果已在国际著名杂志如Nature,Cell、PNAS、Journal of Neuroscience等发表论文数十篇。陈宙峰教授还是多个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的主编或编委,是包括美国神经科学年会在内的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的应邀演讲学者。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