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微创介入治疗带状疱疹后顽固性皮肤瘙痒病例分析

2022.1.02

1.病例资料

 

患者,男,65岁,以“右侧胸前、腋下及背部皮肤瘙痒1月余”于2019年7月收入院。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右侧背部出现疱疹,后疱疹逐渐蔓延至右侧腋下及胸前部,伴有剧烈刺痛,局部皮肤无明显瘙痒感。遂就诊当地医院,诊断“带状疱疹”,经抗病毒等药物治疗后疱疹逐渐结痂,疼痛减轻,但皮损区逐渐出现瘙痒感;就诊多家医院皮肤科,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氯雷他定片等抗过敏药物,局部外用地奈德以及口服普瑞巴林、加巴喷丁均未缓解,且症状逐渐加重,爆发样发作,难以忍受,严重影响休息。

 

入院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作为类比,瘙痒程度评分达10分,疼痛VAS评分3分。患者皮损区已无疱疹,皮色呈暗红色,皮肤干燥,其上覆盖一层“皮痂”,痒触觉超敏,予皮下局部封闭治疗未见缓解,结合患者病史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采用针刺并联合微创介入治疗后瘙痒症状明显缓解,随访1、2、3月,患者精神愉悦,症状未见复发,睡眠正常。

 

2.方法

 

2.1 针刺治疗法 

 

取穴双侧血海、膈俞、肝俞、脾俞、肺腧、风市、尺泽、三阴交为主,四神聪、百会穴、内关穴为辅;局部消毒后,进针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留针期间行针1次,每日治疗1次,连续针刺2周。

 

2.2 介入治疗 

 

术前完善相关检查,评估心肺功能,排除微创介入治疗禁忌,开放静脉及心电监护等项目。

 

①穿刺: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在C型臂X线透视机引导下,根据胸神经皮支的节段性分布以及患者皮损瘙痒区域,分别以第2、3、4肋骨与脊柱中线旁开4-5cm相交处为进针点,0.5%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将射频套管针垂直于皮肤进针,针尖触及骨面后,在X线透视下,不断调整针尖方向,使针尖滑至肋骨下缘,在缓慢进针2-3mm(有阻力消失感时停止穿刺),回抽无气、无血。

 

②射频热凝治疗:连接射频治疗仪,置入射频针芯,测试阻抗,先予感觉测试(50Hz,0.5V以下电压刺激)诱发相应肋间神经支配区放电感,后运动测试(2Hz,0.8V以上电压刺激)无支配区域肌肉抽搐,说明针尖位置准确。分别予以75°、80°射频热凝60s1个射频周期,85°射频热凝60s3个射频周期。

 

③注射治疗:射频热凝治疗结束后,拔出射频针芯,分别注射消炎镇痛液(配方:2%利多卡因注射液10ml,甲钴胺注射液1ml,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1ml,加0.9%生理盐水混至30ml)5ml以及30ug/mlO35ml。治疗结束后,患者无胸闷、憋气以及刺激性咳嗽,观察20min后安返病房。

 

3.结果

 

微创介入治疗后,患者右侧胸前、腋下及背部皮肤瘙痒程度明显减轻,皮肤发痒的面积明显缩小,瘙痒评分由入院时10分将至5分,疼痛VAS评分O分,睡眠仍较差;连续针刺2周后,瘙痒评分由5分将至1分,皮损区上覆盖的“皮痂”完全脱落,睡眠正常。随访1、2、3月未复发,无并发症及其它不适。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