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海藻糖酶的基本信息概述

2022.8.10

  通过抑制内源海藻糖酶水平来修饰海藻糖-6-磷酸水平从而调节代谢。

  本发明在细胞代谢碳流调节领域内。已经发现导入细胞内糖类海藻糖-6-磷酸(T-6-P)有效来源的变化会诱导体内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发育和/或组成的变化。这些变化可通过抑制内源海藻糖酶来诱导,该酶能够将海藻糖水解成两个葡萄糖组分。

  通过抑制内源海藻糖酶水平来修饰体内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发育和/组成的方法。

  尿海藻糖酶与临床研究进展

  肾脏疾病是严重危害生命健康的疾病,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列的难治病之一,其发病率约占人口的10%以上。属常见病和多发病。

  通过近年来对肾脏疾病的研究发现,肾小管一间质损害是决定肾功能减退的主要因素。因此,早期发现肾小管损害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关键。

  现今临床上用于诊断肾小管损害的物质有很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肾小管细胞表面存在的许多特异性标志物,当肾小管轻微损害时,这些标志物脱落而从尿液中排出,常用的标志蛋白有丙氨酸氨基肽酶(AAP)、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换酶(GGT)等;另一类虽然不是肾小管的固有成分,但是尿液中这些物质增加往往提示肾小管的病变或损害,如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α1-微球蛋白(α1-MG)等。

  由于NAG、GGT、β2-MG、α1-MG、RBP等的分布是非特异性的,除肾脏外,在其它组织亦有分布,故其升高不能特异地定位于近端肾小管。此外,β2-MG、α1-MG和RBP在血中浓度较高,且分子量较小,它们在尿液中的浓度尚受血中浓度及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由于尿海藻糖酶特异地定位于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而且在尿液中浓度极低,特异性及敏感性好。因此,在近端肾小管损害的早期诊断上,测定尿海藻糖酶是一种更理想的方法。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