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腋窝皱襞旁微切口扇形修剪法治疗腋臭临床分析

2022.1.12

腋臭是一种遗传性皮肤代谢性疾病,其原因是 腋窝大汗腺分泌的有机物排出至皮肤表面,被金黄 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等分解而产生不饱和 脂肪酸及类固醇类物质所致的一种特殊气味,其 治疗原理是破坏和清除腋下大汗腺,减少大汗腺的 分泌[1- 3]。学者们报道了多种治疗腋臭的方法,包括 A 型肉毒毒素注射、激光治疗、肿胀负压抽吸法、清 创水刀微创治疗、小切口大汗腺修剪术等[4]。通过手 术真皮下切除大汗腺是根治腋臭久经考验的标准 方法[5]。自 2017 年 7 月至今,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 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整形美容科采用微创腋臭根 治手术,即腋窝皱襞旁微切口扇形修剪法治疗了腋 臭患者 36 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36 例(72 侧)患者。男性 8 例,女性 28 例;年龄 17~32 岁,平均 24.6 岁;均为双侧发病 及均无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病史。腋臭评分标准[5]: 0 级,在任何环境和条件下腋窝都不会散发出异味; 1 级,仅仅在重体力活动后,在 20 cm距离内能闻及轻 微异味;2 级,一般的日常活动后,在 1.5 m 距离内能 闻及异味;3 级,未活动时也散发出强烈的异味,且在 1.5 m外也可以闻到。本组中 2 级 12 例,3 级 24 例。

 

2 方法

 

2.1 术前准备 嘱患者术前清洁术区皮肤,取仰卧 位,双侧上臂外展抱枕位,用亚甲蓝沿腋毛区边缘 1 cm 标记手术剥离的范围,并在腋窝后外侧部靠下 极约 1 cm 处标记纵向微切口,切口位置设计以方便 剪刀扇形手术操作为宜,见图 1。


2.2 手术方法 ⑴麻醉:采局部肿胀麻醉方法,每侧腋部手术剥离区域注射肿胀麻醉药(500 ml 生理 盐水 +2%利多卡因 20 ml+0.1% 肾 上 腺素 1 ml) 200~250 ml;待麻醉满意后以 11 号尖刀片剔除腋下 毛发。⑵切口:于设计切口处垂直于上肢长轴切开 皮肤、皮下组织,深 4~5 mm[6],长 8~10 mm。⑶剥离: 将精细弯钝头组织剪从切口处进入,对标记的剥离 区域呈扇形钝性加锐性分离(可略超过标记区域), 将皮肤、含大汗腺组织的浅层脂肪组织从腋部深层 剥离(图 2)。⑷修剪:对剥离的手术区域,精细弯钝 头组织剪盲视下扇形修剪,左手示指向下按压皮 肤,修剪剥离范围内浅层的大汗腺、毛囊及周围浅 层脂肪组织。对于边缘的皮瓣,将近端皮肤夹在拇 指和中指之间,用示指按压边缘皮瓣将其推入剪刀 区域行精细修剪,腺体修剪时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组 织,直至手术区域残留毛发(约 1 mm)脱落,术区皮 肤修剪至近全厚皮片。皮肤呈淡紫色是修剪皮瓣厚 度适当的有用指标[7]。⑸止血:以生理盐水冲洗术区 腔隙,靠近切口周围的基底部活动性出血予以电凝 止血,皮瓣侧出血尽量不用电凝止血防止电灼烧。 如出血较明显(血管活动性出血),可适当延长切口 予以彻底电凝止血。以止血钳尖端夹持小纱布块从 切口进入,于皮肤面及深层脂肪面钝性刮除残留的 大汗腺组织(图 3,4)。再次以生理盐水冲洗腔隙,将 残留的破碎组织从切口处引流,重复上述操作,再 次检查是否有活动性出血。⑹缝合:微切口以 5- 0 微桥线缝合皮下组织,7- 0 尼龙线缝合切口皮肤。 ⑺引流及包扎:以 11 号尖刀片在术区沿皮纹方向 行数个微孔引流,长度不超过 2 mm(图 5)。切口区 域以凡士林油纱、无菌稀释碘伏纱布、棉垫敷料覆 盖,加压固定并以自粘性弹力绷带行双上臂外展位 肩关节 8 字包扎,限制肩关节活动。 2.3 术后护理 术后严格限制肩部和上臂活动,术 后第 2 天换药查看术区有无活动性出血及血肿形 成,常规消毒后继续以 8 字包扎法加压包扎;术后 第 7 天拆线,常规消毒后继续加压包扎;嘱术后 第 10 天自行去掉敷料后可淋浴,并可开始行双上 肢小幅度的活动。

 

3 结果

 

3.1 切口愈合观察 术后第 2 天首次换药时见微 孔引流处的内层纱布有少量陈旧性血液渗出,无脓 性分泌物,皮瓣成活良好。其中 3 例出现皮下小范 围血肿,常规排除血凝块后继续 8 字法加压包扎。 腋窝皱襞旁微切口对合良好,无明显红肿及渗出。 术后第 7 天换药时皮下均无血肿,皮瓣色泽红润且 成活良好,所有患者微切口均愈合,切口部位对合 良好,外观平整。

 

3.2 术后并发症及腋臭评级 术后随访 6~12 个 月。36 例患者均未发生皮肤坏死、切口裂开、延迟愈 合、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腋窝的皮肤颜色 及皮肤质地与周围皮肤基本一致(图 6),腋毛基本 消失,切口均一期愈合,腋部切口均无明显瘢痕。术后 腋臭评级:0 级 6 例,1 级 25 例,2 级 3 例,3 级 2 例。 2 例 3 级患者术后 1 年再次手术,效果较满意。

 1603766805263743.png

4 讨论

 

腋臭被认为是由大汗腺的分泌物引起的,腋臭 治疗也应尽可能简单有效地去除所有的大汗腺。

 

整块切除皮肤和皮下组织的传统疗法因术后瘢痕 外观和上肢部分活动功能障碍已经弃用。有研究 表明,腋窝的大汗腺全部或大部分存在于真皮边 缘附近的皮下组织[8]。其位于皮肤表面以下深度为 2.184~4.641 mm,中位深度为 2.913 mm,平均深度 为(3.154±0.563) mm。因此,只切除皮下组织的方法 被公认为较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受 Coleman 肿胀麻醉脂肪抽吸术采用非常小的 针眼可行大面积扇形抽吸的启发,笔者采用腋窝皱 襞旁微切口扇形修剪法根治腋臭,明显减小了切口 长度,即可获得与微创搔刮抽吸治疗同样的微切 口[9],还可达到与双横切口桥状皮瓣法、小切口大汗 腺清除法等根治腋臭的目的[10]。同时,因切口不在术 区,显著减少了血肿、血清肿、切口裂开、切口延迟 愈合、皮瓣坏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11]。在上述 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采用仅 1 cm 长的切口,用剪 刀修剪至整个腋窝呈超薄皮瓣。操作时注意以下 2 点:⑴肿胀麻醉时,尽可能将肿胀液注射于较浅的 皮下组织,使尽量多的肿胀液注射于术区,利于术 区的分离并减少术中出血。在皮下 4~5 mm 处进行 皮下剥离,使整个腋窝成为包括大汗腺组织在内的 皮下组织皮瓣[12]。⑵大汗腺组织附着在皮瓣的真皮 通过切口用剪刀手工取出,直到腋窝几乎变成超薄 皮瓣。精细钝头弯组织剪修剪充分后,以米粒样纱布 卷从切口处进入术区,皮肤面与皮下组织面反复钝 性搔刮数次,再用生理盐水将修剪物冲洗出切口外。 腋窝皱襞旁微切口,即在腋窝后外侧部靠下极 约 1 cm 处标记纵向微切口的优势:⑴切口位于腋窝 皱襞旁后外侧,剪刀扇形修剪操作时未受胸壁和乳 房的影响,利于术者操作。⑵切口位于腋窝皱襞旁 后外侧,不在上臂活动的张力线上,上臂活动对切 口部位影响较小。⑶切口位于腋窝皱襞旁后外侧, 不在术区剥离修剪范围,保证了术区的血供,不易 发生皮瓣坏死。⑷切口顺皮纹方向,同时予以皮下 减张缝合,术后瘢痕较小。 本组病例中无一例出现严重血肿、皮瓣坏死, 与使用肿胀麻醉、切口设计在非剥离区、扇形修剪 联合微孔引流等操作有关,具体优势如下:⑴微孔 引流将渗血、渗液充分引流,增加了皮肤与皮下组 织的附着,提高了皮瓣的成活率。⑵良好的加压包 扎是避免血肿的关键步骤,用湿稀释碘伏纱布与患 者腋窝凹的形状紧贴填满整个腋窝,以棉垫、普通 绷带、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务必使皮肤紧贴皮下浅 筋膜组织,棉垫与普通绷带可防止包扎过松,外层 用弹力绷带可防止后期松动移位。⑶术后 48 h 更换 纱布,如发现腋窝有局部血肿,清除血肿后重新包 扎,避免因血肿导致皮肤坏死发生;因此术后 48 h 更换敷料是清除血肿或挽救坏死皮肤的重要步骤。 ⑷局部肿胀麻醉利于皮下剥离,同时减少术中细小 血管渗血;通过精细的钝头弯组织剪,术中可最大 程度地避免皮肤全层剪透[13- 14]。

 

总之,采用腋窝皱襞旁微切口扇形修剪法治疗 腋臭,术区皮下血肿及皮瓣坏死,切口裂开、延迟愈 合、感染等并发症较少,切口无明显瘢痕,是一种较 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略。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