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右侧颞顶叶神经内分泌癌病例分析

2022.1.09

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是一种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常见于消化系统,发生于颅内者极为罕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7月收治1例右侧颞顶叶神经内分泌癌,现报告如下。

 

1.病历摘要

 

女,69岁;因“头痛头晕、走路不稳伴乏力1周余”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差,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四肢肌力4级。颅脑MRI平扫:右侧颞顶叶见巨大囊实性肿物,肿物信号不均匀,囊壁厚薄不均,呈T1WI等信号、T2WI略高信号影;囊性部分呈T1WI明显低信号、T2WI明显高信号影,内可见分层;病灶大小约6.4 cm×5.5 cm×5.8 cm,边界清晰,邻近脑组织受压移位,右侧侧脑室受压,右侧大脑半球脑沟裂变浅消失,中线结构局部左偏。Gd-DTPA增强扫描:病变呈不均匀环状强化,囊性部分未见强化。

 

下腹部CT检查示:直肠上段及升结肠管壁显示较厚(升结肠为著),病人及家属拒绝进一步检查。初步诊断:右侧颞顶叶占位性病变。经充分术前准备后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病变显微切除术。顶后皮质见肿瘤呈肉红色、鱼肉状,囊变明显,边界不清,内侧与侧脑室相通,肿瘤囊液呈黄色,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后送检。术后病理示NEC;免疫组化结果:CK核旁、TTF-1、CD56、Syn、CgA、NSE、CAM5.2均阳性,Ki-67阳性(>75%),波形蛋白、GFAP阴性。术后第1天复查颅脑CT:病变全切除,颅骨内板下见多发积气及条片状高密度影,颅内术区见混杂密度影,右侧脑室略受压,中线结构居中。术后病人头痛头晕症状缓解。

 

术后第9天,病人及家属拒绝放化疗要求出院。出院时病人神志恍惚,右侧肢体肌力4级,左侧1级。术后2个半月,病人因“头痛、呕吐”再次就诊,查体: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肢体肌力3级,病人拒绝进一步检查,考虑肿瘤复发,给予脱水、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术后5个月,病人死亡。

 1607906839190417.png

2.讨论

 

NEC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在人体内分布广泛,兼有神经细胞和传统内分泌细胞功能,除传统内分泌器官外,在肺、胃肠道等处均存在神经内分泌细胞,这些部位和器官均可发生神经内分泌肿瘤。NEC是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低分化状态。颅内NEC是极为罕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尚不明确颅内是否存在神经内分泌细胞。2005年,彭林等报告首例左顶叶NEC。

 

目前报告的NEC多为颅外向颅内转移,或邻近部位向颅内侵袭,原发或原发灶不明者少见。本例下腹部CT检查示:直肠上段及升结肠管壁显示较厚(升结肠为著),但病人拒绝进一步检查,不能确定该例NEC是否原发于颅内。

 

2.1颅内NEC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特征是产生和分泌肽类激素、胺类激素或存在分泌颗粒。颅内NEC的临床表现多是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各种症状,如头痛、呕吐、乏力、肢体活动障碍等。少数NEC病人可出现内分泌功能异常,如体重增加、多饮多尿。本例未出现相应内分泌症状,仅表现为头痛头晕、走路不稳等颅内占位性病变产生的症状,属于无功能性NEC。颅内NEC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及特定发生部位。既往报告NEC可呈囊实性、脑膜瘤样、胶质瘤样或转移瘤样,可位于鞍区、松果体区、小脑半球、额顶叶、海绵窦区或颅内多发等。

 

本例发生在颞顶叶,MRI呈囊实性,与高级别胶质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脑脓肿影像学表现相似。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中NSE敏感性强但特异性差,CgA和Syn敏感且特异性强,常用作诊断指标。本例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Syn、CgA、NSE均阳性,可以确诊为NEC。颅内NEC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仍然依靠病理检查。

 

2.2颅内NEC的治疗和预后

 

目前NEC还未形成标准治疗策略,多采用手术治疗,辅以术后放、化疗。CAO等首次报告1例颅内多发NEC,病人先后接受3次手术切除,前两次病人拒绝放、化疗,第3次术后接受全脑放疗和化疗,随访10个月,治疗效果良好。对高级别恶性NEC,最大限度手术切除,术后辅以放、化疗,是一种推荐的治疗方式。有报告选用化疗、X-刀、切线放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颈部多个淋巴结转移的NEC,病人术后生存时间延长近3年。研究显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血管生成抑制剂用于肺NEC脑转移,可改善病人预后。

 

本例出院后未行放、化疗,随访5个月,病人死亡。综上所述:颅内NEC罕见,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依靠病理检查。进一步深入研究颅内NEC的治疗策略,延长病人生存期,应是重点研究探索的方向之一。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