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上睑提肌联合Mnller7s肌缩短矫正轻中度先天性上睑下垂...

2022.2.25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首 要表现为睁眼平视前方时上睑睑缘遮盖瞳孔超过 2 mm,视线受到不同程度阻挡。上睑下垂对患者外 观可造成不良影响,严重者甚至影响视网膜感光细 胞的发育,导致弱视。造成上睑下垂的原因较 多,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治疗,我们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收治的轻、中度先天性上睑下垂 患者采取上睑提肌联合Mciller’s肌缩短的手术方式 进行治疗,效果较好。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本组共31例,男8例,女23例,年龄9~38岁, 均为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单侧上睑下垂24例,双 侧不同程度上睑下垂7例,共计38只眼。轻度下垂 24只眼,中度下垂14只眼。


二、治疗方法


(一)术前检查①测量上睑提肌肌力:肌力在 4 mm以上方可采用本术式。②测量患者上睑下垂 量:双侧上睑下垂时患者平视下上睑缘覆盖角膜 3~4 mm,下垂量为1~2 mm,即轻度下垂;上睑缘 覆盖角膜5~6 mm,下垂量为3~4 mm,即中度下 垂;上睑缘覆盖瞳孑L 1/2以上,或下垂量大于4 mm, 即为重度下垂。若为单睑下垂则平视时两侧上睑缘 高度之差为上睑下垂量。本组选择轻、中度患者进 行手术。③其他相关检查:Beu征阴性、上直肌功能 及额肌功能测定良好者需保守手术,减少提升量;如 存在Horner综合征及下颌一瞬目现象则不适宜使用 单纯上睑提肌缩短术式;非进行性重症肌无力患者 可采取结合睑板切除的术式进行治疗;上睑迟滞者 适宜于上睑提肌缩短同时做节制韧带的充分松解。


(二)手术方法双侧上睑下垂按6~8 mm宽 重睑线设计切口,单侧患者参照健侧眼睑形态或者 根据患者要求设计切口。l%盐酸利多卡因(含l/ 20万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按设计线切开上睑 皮肤,分离切口下唇皮肤与眼轮匝肌,去除切口下方 1条约3 mm宽眼轮匝肌,暴露睑板上缘及眶隔反 折,于眶隔后壁与上睑提肌之间的间隙向上分离至 节制韧带水平,向上牵引眶隔与眶隔脂肪,充分显露 节制韧带,视紧张程度不同,在上睑提肌浅面将节制 韧带内外眦两端垂直方向剪断约2~5 mm。用眼睑 拉钩翻转上眼睑,上穹窿部注射少量1%盐酸利多 卡因(含l/20万肾上腺素)溶液,于上穹窿内、外侧 分别作1个3 mm垂直切口,弯剪在两切口间结膜 下水平剥离,形成一层菲薄的结膜组织,将紧贴结膜 的Mnller’s肌保留在上睑提肌面,在两切口间形成 隧道,隧道内放置橡皮条,橡皮条两端置于结膜面 外;组织剪经由上穹窿内外侧切口向皮肤面锐性分 离,由上睑提肌面穿出后,将橡皮条两端从睑结膜切 口自上睑提肌处穿出。血管钳提起橡皮条上方的肌 肉组织,即为上睑提肌.Miiller’s肌复合体,在约睑板 上缘水平剪开上睑提肌,于其下方的Mtiller’s肌和 睑结膜间隙向上分离至超过穹窿部5 mm左右。如 有小的睑结膜穿孔,可用7加丝线缝合修补。从两 侧垂直剪开上睑提肌一Mnller’s肌复合体,中间保留 20~25 mm宽度,向下方适当力度牵拉。按照每矫 正l mm下垂量缩短上睑提肌4~5 mm的标准,以 5.0丝线分别于内、中、外3个位置做褥式缝合,将 肌肉复合体固定于睑板中上1/3处,调整缝合高度,直至睑缘弧度自然、上睑缘位于角膜上缘水平或偏 下约0.5 mm。若矫正效果仍难以满意,可梭形切除 1~3 mm宽度的睑板组织,予7—0丝线缝合结膜。 将肌肉复合体高度调整合适后剪除多余的肌肉瓣, 断端边缘6_0丝线连续缝合于睑板上。根据患者皮 肤量适当去除上睑皮肤,7加丝线穿过上睑提肌腱 膜,间断缝合上睑皮肤切口。


(三)矫正效果评价矫正良好:上睑缘遮盖角 膜缘0~2 mm,弧度流畅自然,双侧对称。矫正一 般:上睑缘遮盖角膜2 mm至瞳孔缘之间,弧度自 然,双侧基本对称,双侧上睑缘位置高度差小于2 mm。矫正不足:上睑缘遮盖至瞳孔上缘,双侧上睑 缘位置高度差超过2 mm。过度矫正:上睑缘超过角 膜缘以上水平嵋1。无效矫正:上睑下垂状况与术前 相同或更甚。其中矫正良好和矫正一般均为有效矫 正,用于计算有效率。


结 果


本组31例38只眼,均于术后6~7 d拆线。 33只眼双侧对称或基本对称,无成角畸形或睫毛 内、外翻,上睑肿胀轻,无球结膜水肿;3只眼眼睑中 度肿胀,1只眼球结膜轻度水肿,但均在2周内消 肿;2只眼睫毛内翻,3个月后逐渐改善,无明显自觉 症状;1只眼术后2周固定松脱,上睑下垂复发,再 次手术后矫正良好。29例36只眼术后2周内出现 不同程度眼睑闭合不全,l~3个月后症状大部分明 显改善,7只眼术后6个月仍存在闭合不全,其中 6只眼闭合时睑裂小于2 mm,1只眼为2~4 mm,均 未发生暴露性角膜炎。本组病例中27例31只眼获 6—2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约13个月。术后 3个月时进行矫正效果评价,矫正效果良好12只 眼;矫正效果一般21只眼;矫正不足3只眼;过度矫 正1只眼;无效矫正1只眼,有效矫正率86.8%。随 访后期(大于6个月)对矫正效果再次评估,评价结 果与之前基本相同(图1,2)。


讨 论


上睑下垂的危害不言而喻,一般均应尽早治 疗。矫正的目的是恢复正常的睑裂高度,使视轴 无遮挡,避免出现弱视,除了生理功能要求外,更重 要的往往是满足患者的美容需求。从解剖结构上来 看,上睑提肌在横韧带下方向前延伸形成腱膜,与眼 轮匝肌交联,扇形附着于内、外侧眶韧带上。Mnller’s肌位于提上睑肌下方,起源于提上睑肌后 间隙深层筋膜组织,向下延伸附着于睑板上缘,是上 睑上提的主要动力来源。当提上睑肌和Muller’s肌 薄弱、松弛,则上睑上提动力不足,出现上睑下垂。 通过增强此2处肌肉肌张力和肌紧张度来矫正上睑 下垂,符合正常生理结构。


1645783913431334.jpg

图1 患者女,27岁,诊断为左眼中度先天性上睑下垂,行上睑提肌联合Mnller’s肌缩短术治疗 A,B:术前正位;B:术后随访6个月正、斜侧位;C,D:术后随访6个月正、斜侧位,效果满意,矫正效果评价为良好


1645783913699412.jpg

图2 患者男,34岁,诊断为有眼中度先天性上睑下垂.行上睑提肌联合Mnllrr7s肌缩短术 治疗A:术前正位;B:术后随访12个月正位,效果满意,矫正效果评价为良好


在应用上睑提肌修复上睑下垂的报道中,大多 术式采用单纯的皮肤切口或结膜切口,这样由外而 内或由内而外分离时,为避免损伤结膜或眶隔难以 充分剥离,从而在向下牵拉固定时,因深面组织的牵 拉粘连,肌肉瓣活动受限,影响手术效果。尤其采用 皮肤入路时,为避免穿透睑结膜,通常在分离上睑提 肌时剥离层次偏浅,难以将与结膜附着紧密的 Miiller’s肌分离出来,同时分离上睑提肌深面时还 容易损伤Mnller 7 s肌,致使提睑力量下降。而上睑 提肌.Mnller’s肌复合体与单纯上睑提肌相比,力量 更强,在达到相同矫治效果时需分离的距离更近、切 除组织量也更少,降低了手术难度。

传统的皮肤结膜联合切口上睑提肌缩短徙前术中,分离上睑提肌深、浅面后,显露 节制韧带,向下牵引剪开肌肉两侧, 并将节制韧带内外眦两侧方向剪 断,以利于肌瓣充分前徙H1。我们 的方法是先作皮肤入路于上睑提肌 浅面分离后直视下松解节制韧带, 再进行结膜面的剥离。理由如下: ①泪腺分布于上睑中外侧部,被上 睑提肌腱膜分隔为上下两叶,深面 剪切操作可能损伤泪腺;②节制韧 带主要位于上睑提肌浅面,限制肌 肉过度收缩,同时对睑上提有一定 作用,浅面离断即可达到松解目 的;③肌肉深浅两面剥离并向下牵 引时,不容易充分暴露术野,盲视下 垂直剪开穹隆部上睑提肌两侧及剪 断节制韧带时,可能损伤上睑提肌 深面结膜上穹窿组织,该部位为上 睑提肌与上直肌鞘之间纤维组织延 伸止点形成的上穹窿check韧带, 损伤后会对上睑运动和稳定性造成 影响,且减少了一种后续修复的 手段;④操作更直观、简便,可减少 眼球损伤的风险。


上睑下垂矫治方法很多,常见的额肌瓣悬吊术、 上睑提肌缩短术、睑板.Mnller7s肌切除术、联合筋膜 鞘术等,各自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额肌瓣手术适 用于提上睑肌肌力小于4 mm的病例,轻度上睑下 垂较少选择;单纯提上睑肌缩短术提升量不足,中度 上睑下垂矫正效果欠佳;睑板切除可以获得有效治疗效,但部分观点认为这样会影响眼睑稳定性和泪 液分泌,缩短肌肉能提供足够矫正效果时,应尽 量避免切除睑板;上睑联合筋膜鞘术效果良好,但术 式稍显复杂,掌握不好容易出现上直肌损伤导致的 眼球运动异常和上睑退缩等并发症,发育不完善 的儿童患者不宜采用。比较以上术式,我们的方法 简单,易于掌握,对轻、中度上睑下垂有着良好的矫 正效果,儿童患者也可适用。不足:①上睑提肌肌力 小于4 mm或重度上睑下垂患者不适宜应用本术 式;②步骤偏多,手术时间较单纯上睑提肌缩短术式 长,牵拉等机械损伤导致组织肿胀等因素容易干扰 肌肉缩短量的判断;③复合肌瓣提供的提升力相对 较大,缩短量难以精准估测。


参考文献略。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