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单眼双上转肌麻痹伴下颌——瞬目综合征病例报告

2022.3.09

病例报告


患儿,男,6岁,因“右眼睑下垂6年 ”于20l5年9月14日来我院眼科住院治疗。出生史:患儿为35周双胎顺产,另一胎为女孩,均无缺氧史。出生体质量:2300 g。家族史:患儿母亲是左侧的下颌-瞬目综合征(又称Marcus—Gunn综合征,简称MGP),无斜视。患儿同胞姐姐,无斜视,无MGP。


查体:裸眼视力(UCVA):右眼0.1,左眼1.0;屈光度:右眼+1.50—0.75×l2,左眼+1.00-0.50×172。角膜映光法:-15ºL/R15º。第一眼位为右眼下斜:左眼为主视眼。交替遮盖:右眼外下至正中,左眼外上至正中。左眼注视时,伴右眼睑下垂并右眼下转(见图 1A)。有眼注视时,右眼睑下垂消失并左眼上转。双眼球运动:右眼内上、上方、外上方均上转受限(-2)(见图2)。双眼Bell征(+),右侧减弱。患儿咀嚼时,右上睑呈节律性上抬(见图 1A-B),伴有右侧附耳(见图1C)。交替遮盖加三棱镜法:5 m 和33 cm 检查距离均为-30△L/R30△。右下睑约1/2 睫毛倒人眼球。


1646809358874381.png


A,咬合时右眼睑下垂;B,张口时右眼睑上抬;C,右侧附耳 

图l 患儿右眼下斜视并右侧 Marcus-Gunn综合征伴右侧附耳


1646809359104859.png


图2 单眼双上转肌麻痹伴下颌-瞬目综合征患儿术前9个诊断跟位图


诊断为“右眼双上转肌麻痹(double elevator palsy,DEP)、MGP、右下睑倒睫”,在全身麻醉下行牵拉试验(一),排除下直肌受限。因患儿不仅存在双上转肌麻痹还合并有外斜视,因此仅做改良Knapp术式是不能同时解决外斜视的。所以术中将右眼内直肌向上方转位于上直肌的鼻侧、外直肌转位于上直肌颞侧并平行后退8.5 mm(见图3)。


1646809359223151.png


MR,内直肌;SR,上直肌;LR,外直肌 

图3 患眼行改良 Knapp术式并外直肌平行后退8.5 mm


患儿术后1个月复查,查体UCVA:右眼0.3,左眼1.0,屈光度:散瞳右眼+2.50-2.00×180=0.3,左眼+1.00=1.0,角膜映光法:L/R5º,交替遮盖:右眼下至正中;左眼上至正中。咀嚼运动时,右眼睑仍自发运动。双眼球运动:右眼内上、上方、外上方上转均不足(-1)(见图4)。目前予以戴镜,遮盖左眼6 h/d,右眼弱视仪训练。在术后1个月内,由于眼位得到明显改善,患儿视力短期内也得到大幅提升。


1646809360794275.png


图4 单眼双上转肌麻痹伴下颌-瞬目综合征患儿术后1个月9个诊断眼位图


讨论


双上转肌麻痹是指单眼在外上转和内上转时上转均不足,为临床上较为少见的一种眼球运动障碍性疾病,表现为一侧眼上直肌和下斜肌同时麻痹。一般而言,由麻痹或限制引起。我们可以根据牵拉试验,判断有无下直肌受限;根据娃娃头试验和Bell征,来区分核下性麻痹或核上性麻痹;若均阳性为核上性麻痹,反之,为核下性麻痹。


下颌-瞬目现象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伴随不同的下颌运动出现不同程度的上睑下垂。于1883年由Gunn第一次描述,并称之为Marcus-Gunn综合征,是一种三又神经和动眼神经的联带运动,是临床上罕见的遗传病。运动学和MRI结果均指出家族性 MGP患者有脑干结构性异常。这样就支持三叉神经运动轴突异常支配提上睑肌假说。典型改变为张口或使下颌移向对侧、咀嚼、向上凝视等动作时,出现单眼上睑上提,以瞬目、眼球瞬动、睑裂扩大为特征,可有先天性上睑下垂,在所有上睑下垂中的发病率为2%~13%。最近,Carman等和Sundareswaran等分别报道了2例和1例上睑下垂伴有MGP的病例。MGP通常是单眼的,很少为双眼。大多都伴有斜视、弱视、屈光参差。部分MGP综合征患者还合并有双上转肌麻痹、有时合并Adie瞳孔,并有汗腺分泌障碍。


该病例的特殊性在于患儿最主要疾病是右眼DEP,但被上睑下垂表现掩盖,给人第一印象是上睑下垂。因此,临床上我们必须仔细甄别。做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前,必须排除垂直Duane、MGP、重症肌无力后才能手术。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患儿右眼下斜视,如果在未仔细诊断情况下,将上睑下垂手术做了,患眼减少了Bell征保护,会引起严重的暴露性角膜炎,将给患儿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本例患儿右眼DEP,主视眼为左眼,左眼也未出现代偿性双上转肌亢进,术中右眼牵拉试验(一),意味着并没有下直肌受限。由于垂直偏斜30△,外斜30△,因此选择 Knapp术式并外直肌后退8.5 mm。Knapp术式由 Knapp开创并总结了15例,发现可矫正下斜视2l△~55△(平均38△)。Barsoum—Homsy曾做4例,平均矫正31.7△。庄建福曾做2例,分别矫正29△和32△。Talebnejad 等共做3例,矫正2O△。因此,Knapp术式是较为适合本病例的一种术式。该患儿术后1个月眼位已明显改善,矫正效果理想。患儿的右下睑倒睫,考虑为右双上转肌麻痹后右下直肌代偿性亢进引起下睑内翻,后续可考虑下直肌鞘分离术来矫正倒睫。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