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抗凝血酶AT

2021.6.05

抗凝血酶的命名

•早期研究中发现的抗凝血酶,依次命名为抗凝血酶I至IV。
•只有抗凝血酶III在临床上是有意义的,通常也常以抗凝血酶代指抗凝血酶III


什么是抗凝血酶?

●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曾称为抗凝血酶Ⅲ和肝素辅因子Ⅰ, 是一种单链糖蛋白,属于α2球蛋白,其生理半衰期为17.5~26.5小时,它是血浆中重要的生理性抗凝因子,可以中和凝血途径中的丝氨酸蛋白酶,如凝血酶、凝血因子Ⅸa、Ⅹa、Ⅺa、Ⅻa等。

●AT是凝血酶的主要抑制物,能中和血浆中2/3的凝血酶。


AT抗凝血酶作用机制(一)

•AT抗凝血酶是抗凝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成分,是体内主要的凝血系统抑制物
•对丝氨酸蛋白酶如:FIIa(凝血酶原),FIXa,FXa,FXIa,FXIIa等有抑制作用
•AT缺陷导致血栓形成机制主要是抗凝活性缺陷

AT抗凝血酶作用机制(二)

•AT是肝素抗凝血过程的必需物质,当AT活性降低时,肝素的抗凝活性明显降低或失去活性,所以在肝素的治疗监测中,须了解AT的水平,以防不必要的大剂量的肝素治疗,及治疗无效
❶AT活性为70%时,肝素作用约降低65%
❷AT活性为50%时,肝素作用只有原来的1/5,应考虑补充AT


常见疾病

遗传性抗凝血酶III(AT-III)缺陷症,于1965年由Egeberg首次报道。据统计,美国麻省的发病率高达1:2000;在英国,本病的发生率可达人群中的0.2%-0.4%。我国大陆AT-III缺陷症只有零星报道,香港的发生率达静脉血栓形成中的9.6%,台湾省的发生率为2.3%。

可见本病在我国的发生率并不低。获得性抗凝血酶III(AT-III)缺陷症见于DIC、肾病综合症、肝胆疾病和L-天冬酰胺治疗。

AT-III缺乏的女性患者,在妊娠、分娩期及口服避孕药时,容易发生血栓性疾病。同时,AT-III是肝素抗凝血过程的必需物质,当AT-III活性降低时,肝素的抗凝血活性明显降低或失去活性,所以在肝素的治疗监测中,必须需要了解AT-III的水平,以预防不必要的且危险的大剂量治疗。

AT-III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

AT-III活性增高:见于血友病,口服抗凝剂等。

AT-III活性降低:见于DIC、肝病、术后、心肌梗塞、心绞痛、脑血管疾病、肾病、深静脉血栓、反复原因不明的血栓形成、肺梗塞、妊高症等疾病。

常规凝血四项是体内凝血因子水平正常与否的综合体现,仅能用于出血性疾病的筛查。对于高凝状态病人的筛查,常规四项往往是正常的,如果结合AT-III检测,一旦四项正常,而AT-III降低,这样的病人发生血栓的风险就会加大,尤其是加上手术创伤等其它刺激因素,风险进一步加大,最终可导致血栓发生,需要临床医生及早发现并预防处理。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