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关于脑包虫病的检查诊断介绍

2023.1.04

  1、血液 半数病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偶可达70%,包虫囊肿破裂或手术后,嗜酸性粒细胞常可显著增高。

  2、皮内试验 囊液抗原0.1ml注射前臂内侧,15-20分钟后观察反应,阳性者局部出现红色丘疹,可有伪足,若血内有足量抗体,延迟反应不出现,皮内试验阳性率在80-95%之间,但可有假阳性。

  3、补体结合试验 70-90%包虫病呈阳性反应,囊肿穿破、手术近期或继发感染,阳性率可提高,囊肿完全摘除后数月补体结合试验可转阴,若包虫囊手术摘除后1年,本试验仍阳性,视为复发。

  4、X线平片 颅骨包虫病变从板障开始,破坏颅骨,并且容易破出骨板,形成颅内、外软组织肿块,颅骨局限或广泛的多囊或单囊形态的膨胀性病变。多囊型呈葡萄串样,单囊型内板移位、硬脑膜移位及钙化,囊肿本身也可钙化。局限于颅底者缺少单囊或多囊特点,而呈骨质硬化表现,一般均无骨膜反应。脑包虫囊肿产生颅内压增高,后床突骨质吸收,蝶鞍扩大,小儿可出现指压痕,颅骨菲薄,甚至颅骨缺损,包虫囊肿疝出颅外。还可出现松果体移位,浅表囊肿致邻近颅骨局限外凸,骨板变薄,有时平片上显示弧形线状、环状或蛋壳状及团块状钙化,如发现这种征象,可以定性。

  5、脑血管造影 脑包虫囊肿常见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尤以顶叶多,脑血管造影最能显示这种幕上的囊肿病变,造成周围血管弧状移位。一般表现为囊肿部位无血管区,囊肿周围血管弧形受压、移位、环绕无血管区呈“手抱球”征象,脑血管牵直变细,管径一致,似“蜘蛛足”样征及颅内压增高。

  6、头颅CT 脑内圆形或类圆形囊肿,边界锐利(偶尔有不完整的薄壳状钙化)。无囊周水肿,无周边强化,占位征象明显,囊内容物水样密度,一般不能分辨子囊,邻近部位出现多个囊肿应考虑囊肿破裂。

  7、头颅MRI 断层形态同CT,壳状钙化无信号,囊内液体信号同脑脊液或稍高于脑脊液,含有较大子囊的包虫囊肿,因子囊液较母囊液密度低,显示出母囊内子囊的数量及排列情况,可以确诊。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