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概述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的发病机制

2023.2.23

  维生素K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K1(从植物中提取)和K2(从微生物中提取,也可由肠内细菌制造),另一类是水溶性的维生素,即K3和K4(由人工合成),其中以K1和K2最为重要。维生素K控制血液凝结,维生素K是四种凝血蛋白(凝血酶原、转变加速因子、抗血友病因子和司徒因子)在肝内合成必不可少的物质。

  因为维生素K1、K2均为脂溶性物质,其他脂溶性维生素如A和D都能影响其吸收。口服抗凝药物如双香豆素的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可与维生素K竞争,减少凝血酶原在肝脏内的合成;孕妇服用抗惊厥药物后,可经胎盘输送,并以类似抗凝药物的作用来抑制维生素K的生成,引起新生儿维生素K的缺乏。新生儿及早产儿肝脏功能未发育成熟,使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在肝内合成不足,以至维生素K依赖因子生成减少。肠道细菌可合成一部分维生素K,但新生儿出生时肠道内无细菌,维生素K合成减少。维生素K的缺乏将导致凝血功能失常,而出现出血。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