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心电图分析:ST段抬高

2022.2.23

一名64岁男性患者,主诉上腹部和胸部不适。两周前出现上腹部疼痛,伴有嗳气和恶心。患者最初认为疼痛与消化不良有关,未就诊。疼痛最终减轻但出现胸部刺痛,吸气及仰卧位时加重。心电图如下。


1645585367294195.png

图1


问题:


心电图有何表现?

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心电图分析:


1645585368207648.png

图2 窦性心律,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MI),心包炎


心脏节律规整,心率为98次/分。每一个QRS波之前均有一个P波(*),PR间期固定(0.20s)。Ⅰ、Ⅱ、aVF和V4~V6导联P波直立,aVR导联P波倒置。这是正常窦性心律。P波形态正常。


QRS波时限正常(0.08s),电轴正常,位于0°~+90°(Ⅰ和aVF导联QRS波直立),QT/QTc间期正常(320/410ms)。Ⅱ、Ⅲ和aVF导联可见Q波(^),诊断为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MI)。V4~V6导联可见一较小且窄的Q波(↑),代表间隔除极。


Ⅰ、Ⅱ、aVR(该导联ST段压低实际上是ST段抬高)、aVL、aVF和V2~V6导联可见广泛性J点和ST段抬高(↓)。广泛性ST段抬高是心包炎的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凹形ST段持续存在,且T波形态正常(非对称性)。还应注意有轻度的PR段压低[PR段与基线(TP段)相比],尤其是Ⅰ和Ⅱ导联更为明显。


该患者心包炎的特点如下:


• 所有或几乎所有导联均可见广泛的ST段抬高,不管ST段抬高程度,ST段均呈正常的凹形。心电图无动态演变(例如 ST段仍为凹形,最终回落至基线)。

• 无镜像性ST段压低。

• T波正常(例如非对称)。

• 可见PR段压低。但如无该项也不能排除心包炎。

• ST段回落至等电位线时,可能出现T波倒置。


根据病史,该患者就诊前2周出现症状时,可能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所致。胸部不适的主诉符合心绞痛。下壁导联Q波可证实。此后出现的胸痛则不同,符合心包炎,提示患者目前出现了梗死后心包炎。心梗演变各阶段及恢复过程中均可伴有心包炎。梗死心包炎也可与MI同时发生,是由心肌及心外膜的急性损伤和心包炎症所致(炎性渗出)。心梗后不久出现且已治愈的心包炎(3天直至数月)被命名为心肌损伤后综合征(也被称为Dressler综合征),认为是由免疫机制引起。梗死时释放心肌抗原,产生抗心肌抗体。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的出现可引发血清病,可引起发热、浆膜炎(胸膜和心包)、急性肾功不全和关节炎以及关节痛。此类病因的心包炎也可见于心脏外科术后,被命名为心脏术后综合征。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