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第三届全国生物质谱学术交流会隆重召开

2010.5.15

  开幕式结束后,大家进行了集体合影。随后多位著名国内外专家和教授做了大会报告,同大家一起探讨了生物质谱技术领域当前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成果,分别如下:

8585_201005160632165.jpg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张玉奎院士

  首先,由来自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张玉奎院士做了题为《蛋白质组研究分离和鉴定技术进展》的报告。报告中,张院士主要向大家介绍了该研究所在近年来发展的多种蛋白质组分离鉴定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在高丰度蛋白质去除方面,发展了基于多维阵列液相色谱的通用型高丰度蛋白质去除技术;一次运行可去除58种高丰度蛋白质,并将样品中蛋白质的鉴定数目提高2倍以上。此外,还发展了基于蛋白质印迹材料的高丰度蛋白质选择性去除技术,如分级印迹技术。

  在低丰度蛋白质富集方面,研制了多种固载金属亲和色谱材料,包括无机有机杂化整体材料、聚合物颗粒和介孔材料,以及金属氧化物气溶胶和复合金属氧化物微球,实现了磷酸化肽的高选择性富集。此外,在糖肽富集方面,采用点击化学方法,在硅胶表面引入柔性麦芽糖功能基团;富集α-酸性糖蛋白酶解产物中的糖肽,共发现了146条糖肽,原文献报道中仅发现了78条。

  在高效分离新技术方面,针对蛋白质在基质上的残留问题,研制了亲水性微酶解反应器,实现了蛋白质组的在线快速酶解。通过与样品预处理或在线酶解的集成,使得样品预处理时间从30h缩短到7min,检测限达6fmol以及5个数量级的动态范围,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分析通量,而且提高了蛋白质鉴定的可靠性。同时还建立了阵列多维高效液相色谱、多维毛细管电泳和多维芯片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方法。

  在质谱高灵敏度鉴定方面,合成了新型磁性微纳米材料,包括介孔涂层磁球、C8功能化介孔磁球等,提高了基体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对蛋白质鉴定灵敏度。发展了针对磷酸化肽的衍生技术,可不经过富集,直接实现磷酸化肽的高灵敏度鉴定。

  张院士最后指出,在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蛋白质时空变化、结构鉴定和功能研究等方面的新技术与新方法,以及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装置、新仪器的研制都是未来蛋白质组学研究发展的方向。

8585_201005160632166.jpg

Prof. Hisashi Narimatsu, Research Center for Medical Glycoscience,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apan

Title: Development of glyco-biomarkers for liver fibrosis, and liver cancers and others using newly developed technologies for Glycomics

8585_201005160632167.jpg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刘斯奇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刘斯奇研究员向大家介绍了《基于质谱的线粒体GST蛋白质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报告。

  刘老师介绍说到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 ,GSTs)是解毒酶的主要总科,可以通过还原型谷胱甘肽有效转移亲核化合物。然而,GSTs在糖尿病中的参与机理很少有人阐明。原因是缺少对GSTs线粒体的系统理解 。刘老师首次提出了“线粒体GSTs蛋白质组”的概念,通过一种组合的方式,系统地研究了属肝线粒体中的GSTs。采用亲和色谱法或SDS-PAGE富集GST蛋白,使用MALDI Tof/Tof MS 或LC tandem MS/MS鉴别蛋白,研究结果表明,属肝线粒体中存在5种GSTs,分别为GSTA3, GSTM1, GSTP1, GSTK1 以及GSTZ1。

  为了对线粒体GSTs的相对丰度进行定量分析,采用了质谱结合免疫印迹的综合分析方法。利用质谱对GSTs进行定性分析时,根据质谱谱图的多反应监测(MRM)推断GSTs结构。使用重组的GST蛋白作为标准物,建立了蛋白浓缩物的线性回归方程和胰蛋白酶GST多肽的MS/MS强度,同时,通过校准估算出了鼠肝线粒体中的GSTs含量。在5中线粒体GSTs中,GSTP1含量最高,GSTZ1含量最少。通过对特定GSTs抗体的强度识别,使用免疫印迹对GSTs进行了定量分析。获得了GST重组蛋白的5种单克隆抗体,将其用于GST浓度校准和免疫印迹强度分析。通过免疫印迹分析获得的定性分析结果基本与MRM数据获得的结果一致。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