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关于万乃洛韦的药代动力学介绍

2023.9.26

  该品进入人体后迅速分解为L-缬氨酸和阿昔洛韦。前者在体内参与正常生理生化代谢,后者在被疱疹病毒感染的细胞中,病毒的胸苷激酶使其磷酸化,成为单磷酸化合物,再由细胞激酶磷酸化变成二磷酸和三磷酸化合物。三磷酸化合物是抗病毒的活性物质,可抑制病毒的DNA聚合酶,终止其DNA合成,显示抗病毒效力。由于该品是ACV的氨基酸酯,没有游离羟基提供给磷酸化,因而在未转化为ACV之前,并无抗病毒活性,这一点使其不象其它前体药物如地昔洛韦(desciclovir)等另外增加对细胞的毒性。有人在Vero细胞体外抗病毒模型中观察到,包括VACV在内的阿昔洛韦的氨基酸酯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有一定抑制作用,IC50值0.84~10.5μmol/L,其中,VACV0.84μmol/L,ACV0.1μmol/L[4]。用小白鼠制备HSV-1或HSV-2感染病理模型,使用VACV治疗,同时ACV作对照。结果证明VACV的药效优于ACV,且对HSV-1和HSV-2的敏感性相似,且用药越及时,病毒感染量越少,效果越好。

  现已发现,三磷酸阿昔洛韦可抑制乙型肝炎、土拨鼠肝炎和鸭乙型肝炎DNA多聚酶,从而干扰病毒DNA的复制,而体外实验中ACV并不能抑制上述病毒。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