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趋化因子受体的基本介绍

2022.3.24

  趋化因子受体是在白细胞表面发现的含有7个跨膜结构域的G蛋白偶联受体。迄今为止,大约已经鉴定出19种不同的趋化因子受体,根据它们结合的趋化因子的类型,它们被分为四个家族:与CXC趋化因子结合的CXCR,与CC趋化因子结合的CCR,与唯一CX3C趋化因子(CX3CL1)结合的CX3CR1,与两个XC趋化因子(XCL1和XCL2)结合的XCR1。它们有许多共同的结构特征:它们的大小相似(约有350个氨基酸),有一个短的酸性N端,7个螺旋跨膜结构域,3个胞内和3个胞外亲水环,以及一个胞内含有对受体调节重要的丝氨酸和苏氨酸残基的C端。前两个细胞外环的趋化因子受体,每个都有一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允许形成一个二硫键之间的这些环。G蛋白偶联到趋化因子受体的C端,使受体激活后胞内信号传导,而趋化因子受体的N端结构域决定了配体结合的特异性。

  信号转导

  趋化因子受体与G蛋白结合后传递细胞信号。G蛋白被趋化因子受体激活,导致随后一种被称为磷脂酶C (PLC)的酶激活。PLC将一种称为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IP2)的分子分裂成两个第二信使分子,称为肌醇三磷酸(IP3)和二酰基甘油(DAG),从而触发细胞内信号事件;DAG激活另一种叫做蛋白激酶C (PKC)的酶,而IP3则触发细胞内钙的释放。这些事件促进许多信号级联反应(如MAP激酶途径),产生趋化、脱颗粒、释放超氧阴离子以及细胞内包涵趋化因子受体的粘着分子(称为整合素)的活性变化。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