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从献血员筛查检验技术水平的发展看输血安全

2021.6.04


前言:

  二十世纪初,科学家Landsteiner 发现了A、B、O血型的问题,四十年代,二战期间,伤员需要输血,通过筛查血型,使输血工作得以开展。也就是说,当时只查血型。当然只查血型的血,必定会传播其它的疾病,其中就包括肝炎。

  1、认识乙肝、检验乙肝,到控制输血后乙肝:

  在输血工作开展以后的过程中人们逐步地认识到输血会传播肝炎。直到1963年,人们发现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清中有一种抗原,当时称为"澳抗",该抗原与血型关系不大,而与肝炎密切相关,于是人们就利用筛查"澳抗"来减少传播输血后肝炎。进入七十年代初期,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要求血站筛查"澳抗"。七十年代末期,我国血站开始使用双向电泳法检测"澳抗"。也就是到了这时,人们了解到肝炎分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能引起输血后肝炎传播。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命名乙型肝炎和它的血清标志物,而"澳抗"就是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简称HBsAg)。

  八十年代初期我国血站发展到采用反向血凝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TPHA),该试剂盒的灵敏度达到10-50ng/ml水平,比以前检验的水平提高了100倍。到1985年,军事医学科学院四环生物技术公司率先研制出乙肝表面抗原酶联免疫试剂盒(HBsAg-ELISA),该试剂盒的灵敏度在当时仅为3-5ng/ml水平。1989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受卫生部医政司委托对全国血站系统开展乙肝表面抗原室间质量评价工作,通过室间质量评价和现场调查,认为应采用检验手段更先进的酶联免疫试剂盒(ELISA),于是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建议血站采用乙肝表面抗原酶联免疫试验取替反向血凝法试验,1991年血站正式采用酶联免疫试验检测乙肝表面抗原。随着近几年试剂盒水平的不断提高,进入九十年代,该HBsAg-ELISA试剂盒检验水平已经可以达到≤1ng/ml,较之10年前,灵敏度又提高了许多倍,国内乙肝表面抗原的筛查技术水平已经接近国际水平。

  2、从认识丙肝、检验丙肝,到控制输血后丙肝:

  国际上,到八十年代,有力地控制了输血后乙型肝炎的感染的同时,人们发现输血后肝炎仍有发生,专家对这种肝炎称为非甲非乙型肝炎。直到1989年美国开龙公司(CHIRON)合成丙型肝炎基因片段,确认非甲非乙型肝炎主要就是丙型肝炎,并推出第一代丙肝抗体酶联免疫试剂(抗-HCV-ELISA)。1990年,美国血站采用第一代抗-HCV-ELISA试剂筛查献血员,拉开了开展预防输血后丙肝感染的序幕。1992年,该试剂经改进推出第二代产品,灵敏度和特异性有极大提高。国内上海科华公司,于1993年仅比国外晚一年,率先在国内研制生产出第二代抗-HCV酶联免疫试剂盒,其灵敏度和特异性与国外试剂十分接近。从申报到批准仅用10天时间,1993年2月17日卫生部规定我国血站开展抗-HCV酶联免疫试验筛查献血员,这项工作的超常速度地开展,有力地控制了当时国内严重的输血后丙肝的感染。进入九十年代末期,我国诊断试剂生产产家,紧跟国际发展的趋势,丙型肝炎试剂盒已进入第四代抗-HCV-ELISA试剂盒的研制、开发、生产阶段。至止,我国血站的献血员检验丙肝抗体的筛查工作己接近国际水平。使得输血后丙肝得以有效地控制。

  3、控制输血后肝炎的工作还远没有结束:

  从世界范围来看,可以说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才使输血后乙、丙肝炎的感染得到有效的控制。

  但是这种控制还不是绝对的,在实践中,人们发现仍有输血后肝炎的发生,其中主要是输血后丙肝感染。这主要是由于从病毒感染,到血清中产生抗体,或产生能检测到的病毒抗原,这是需要有一段时期,这一时期我们称之为"窗口期"。这一段时期,检测不到抗体和抗原,但这种血液中含病毒,会传播输血后病毒感染。丙肝病毒检验的是抗体,抗体产生时间更长,因此丙肝病毒抗体检验的窗口期更长,引起窗口期漏检问题更为严重。有文献报道,输血后丙肝感染中90%以上是由窗口期漏检的血引起的。于是德国、美国等开展HCV-RNA-PCR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来筛查,直接检测病毒核酸分子。这样可以大大缩短窗口期,使窗口期从100多天缩短到14天。分子生物学检验在我国尚未批准在临床正式使用,由于在技术上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因此在血站开展尚需几年时间。

  美国orthor公司新近推出丙肝抗原酶联免疫试剂盒HCV-Ag-ELISA,该项检验已在意大利、巴西等国进行临床试用。该项检验原理是采用表面活性剂处理分解病毒表面复合物,释放HC-cAg,该试剂盒的灵敏度达到500拷贝/ml,已接近核酸扩增检测水平,因采用ELISA法,所以操作简便,但由于该项技术开发略迟,美国血站已采用混合献血者血清,进行HCV核酸基因检测,在效果上二者无明显差别,但在价格上由于核酸检测采用混合血样而较廉价,使得丙肝核心抗原的检验在血站筛查应用中成为争议。

  另外,引起输血后感染的肝炎,除了乙肝、丙肝,还有一些至今尚未被人们认识的肝炎,有待科学家去研究。

  4、新的输血后感染的疾病被发现:

  就在输血后肝炎尚未解决的同时,八十年代初,世界上第一例艾滋病报告以来,艾滋病的感染已经风靡全球,输血感染艾滋病已成为比输血感染肝炎更为严重的事。德国、荷兰等国家领导为此而导致下台。

  1985年随着我国第一例艾滋病病人的发现,进入九十年代,艾滋病患者的感染人数在国内呈直线上升趋势,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各地不法的血头、血霸将不合格的献血员混入输血队伍以冒名顶替等手段将不合格血液混入临床用血,造成严重的人为的输血后病毒感染。为严格把关,从1995年起,卫生部要求在血站对全部献血者筛查HIVAb检验。应该说抗-HIV-ELISA检验和抗-HCV-ELISA检验一样,存在试剂灵敏度的提高,窗口期的缩短等有待不断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另外,引起输血后感染的疾病,除了艾滋病,是否还有一些尚待人们认识的新的疾病,有待科学家去不断地研究。

  5、现状:

  从献血员筛查检验技术水平的发展看输血安全,应该说绝对的安全是没有的,输血有危险,不是在抢救和必要时,不要随便输血。有的专家甚至建议在血袋上应印有"生物危险性标志",以引起医生和病人对输血安全的关注。 综上所述,有关输血安全,目前国内输血水平与国际上相差不多。

  国内从1998年"献血法"实施以来,无偿献血工作在许多城市开展的十分好,从而保证了血源的安全性,大大减少窗口期引起输血后感染疾病的危险,提高了输血安全。但由于该项工作还是处于刚起步状态,受我国民族的传统习惯和意识影响,无偿献血工作还有一段相当长的时期,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或者仅与台湾和香港地区来比也有很大差距,需加大力气赶上,才能保证血源的安全。 在检验技术水平方面,经过近10年全国上下,各级领导和血站工作人员共同努力,检验水平与国外,尤其是省一级血液中心在仪器设备、计算机管理等方面与国际上先进国家大血站的比较已无明显差别,上海血液中心已号称亚洲一流。

  在国内输血检验上存在的问题,国际上也存在。输血后感染疾病的控制工作任重道远。对献血者的筛查工作是在不断完善的,输血的安全性在不断地增强。只有在以后,采用了无毒、无害的全血病毒灭活的技术,或有了血液生物技术替代品,才能说输血绝对"安全"了,我们期待着这一天到来。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