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临期食品:捐赠还是扔掉?

2023.7.10

  近保质期的食物该如何处理?国内一些地方纷纷推出“食物银行”“食物驿站”等,免费发放临期余量食物:如上海一家公益机构从2014年便使用“食物银行”概念,将临期食物发放给有需要的机构和个人;而广州、深圳近年来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类似的做法,如广州有餐饮企业推出“食物驿站”,将尚在保质期内的余量食物免费分发给有需要的市民;而深圳则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参与、社会组织运营、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方式,动员食品企业捐赠临期食物,从源头上减少食物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一家大型零售企业表示,目前他们已在广东与一家“食物银行”机构建立了12个食物授权分发点,未来将覆盖全国所有门店。

  哪些人能从“食物银行”中受惠?如何确保食物安全?如何动员更多企业参与?企业对此还有什么顾虑?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企业探索“食物银行” 为即将“垃圾化”的食品找出路

  记者从相关企业了解到,对于到期的食品一般采用垃圾化处理方式,不仅浪费粮食,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根据202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产生厨余垃圾的单位、家庭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厨余垃圾源头减量义务。

  如何从源头上减少食品垃圾?记者调查发现,为了避免浪费,一些餐饮企业也在探索余量食物如何“物尽其用”。一位肯德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2020年9月,肯德基在广州、深圳等地率先试点推出“食物驿站”,将尚在保质期内的余量食物免费分发给有需要的人。

  肯德基淘金店是广州“肯德基食物驿站”首家启动餐厅,记者近日在该店看到,门口醒目地摆放着一个长方形的冷冻冰箱机柜,机柜上标注为“余量食物领取站”,而冰箱上“珍惜食物”“物尽其用”“合理领取”等字样非常醒目。该餐厅员工表示,附近的街坊都知道这个“食物驿站”,时不时会有人到此领取食物。

  深圳福田区去年5月启动“食物银行”公益慈善项目,动员爱心企业捐赠余量食物和临期食物,并利用智能柜机免费发放食物给有需要的市民,该项目由最初的6个街道6台智能机柜,扩展到如今10个街道10台智能柜机。

  上海绿洲盛食社是中国内地首家“食物银行”,也是全球“食物银行”网络(GFN)的授权会员单位。该公益组织项目经理王鸣捷介绍,他们在全国建立了300多个网点,将企业捐赠的食物分发到有需要的机构。沃尔玛相关负责人也介绍,2021年7月,沃尔玛中国与上海绿洲盛食社开展合作,开始在上海多家大卖场试点“余量食物捐赠”项目,并逐步探索出规范化和可复制的项目模式。2022年4月,双方宣布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建设零售行业的全国性“余量食物捐赠”公益网点,共同推进项目的规模化推广。

  记者了解到,无论是“食物银行”还是“食品驿站”,主打的都是“余量食物捐赠”的理念,受访企业表示,这既是响应国家减少食物浪费的号召,又能帮助有需要的市民,还能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哪些人能使用“食物银行”? 优先满足特定群体 可在手机上先预约

  “食物银行”有没有指定对象?记者了解到,深圳“食物银行”项目按照“先特惠、后普惠”的原则,白天向特定人群开放APP预约,晚上8时后再向全社会开放预约,以避免食物浪费。像深圳福田区的“食物银行”会优先满足低保、残疾人、困境儿童、失独老人、优抚对象、环卫工人等群体需求。据统计,福田区“食物银行”已服务7万多人次,节约粮食超50吨,企业捐赠食物实现“日日清”。

  记者近日来到福田区的一个“食物银行”智能机柜,下午3时许,机柜上的食物已大部分被领取,剩余少量面包、水果和蔬菜。在现场,记者看到了从宝安区赶来领取食物的谢阿姨。“在智能机柜取食物,与在快递柜取快递并无不同。”只见谢阿姨先点击取货按钮,然后用手机扫码,机柜内的机械臂就会根据指令将食物放到托盘,随着机柜门打开,谢阿姨就拿到了一盒新鲜的橙子。

  谢阿姨告诉记者,她此前也住在福田区,去年5月这个智能机柜推出后,她成了第一批用户,因此对操作非常熟练。虽然如今住在宝安区,但退休后的谢阿姨一遇到去福田区的机会就会顺便预约食品领取。谢阿姨说,“食物银行”的食品每天可领取一次。“早上先在APP预约,每天供应的食物都不一样,有时是蔬菜、有时是水果,还有一些煲汤的材料。我领过三次牛油果,还有一次领了虫草花。”

  “项目合作授权分发点有稳定的公益服务对象,会根据社区对应人群的情况和需求进行分发,受益人可到上海绿洲盛食社的合作授权分发点申请领取并签收。”沃尔玛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沃尔玛“食物银行”项目受益群体涵盖了当地社区困难家庭、残障人士、孤寡/独居老人、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外来务工人员及打工子女、困境儿童等群体。截至目前,该项目受益人次约为53万。

  如何保障食物安全? 冷冻分装、限当天食用、三重检查……

  生鲜食品往往需要与时间“赛跑”,才能保证食物品质,尤其是肉类、蔬菜和水果,一些商店通常会在晚上对余量食物进行甩卖或是赠送。广州市民王先生说:“晚上9时后,一些生鲜门店的菜品都会5折出售,有一回店里只剩下一块豆腐,店家白送我了。”

  如何保障“食物银行”的食物安全呢?美团华南公共事务负责人介绍,该公司2022年5月31日开始参与福田区的“食物银行”项目,会根据“食物银行”智能柜机点位选择就近的服务站,每天晚上将外观不符合销售标准,但品质依然过硬的返仓商品挑选出来,按照食物储存要求存放,第二天一早捐赠给“食物银行”,而“食物银行”则会安排人员到站点接收食物并打包上架,所有食物在捐赠前都会进行检查以确保食品安全。记者在深圳一个“食物银行”智能机柜上就看到“本柜食物仅限领取当天食用”的字样。

  记者随后在广州一家肯德基门店看到,“食物驿站”冰柜的食用指引信息非常醒目:“余量食物领取站提供的食品为非即食食品,需要重新加热,烧熟煮透方可食用”“食品只可当天食用,且只可复热一次”。据介绍,该“食物驿站”的余量食物主要以原味鸡、辣翅、烤翅、黄金鸡块为主,采用冷冻的形式进行分袋包装,并在包装袋上标明包装时间、食用指引等信息。该门店工作人员表示,所有进入“食物驿站”的食物都要以“经过高温烹制处理、适宜长时间保存”为挑选原则。

  沃尔玛相关负责人则介绍,沃尔玛通过内外部协同合作,构建了一种“捐赠企业→第三方公益机构→接收方”的余量食物捐赠模式。考虑到食物的保存和运输条件,目前沃尔玛主要选择捐赠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常温预包装食品和包装水果蔬菜,并与上海绿洲盛食社共同开发了从捐赠食物交接、运输、分发到签收的全流程操作和志愿者管理规范,并设立食品安全三重检查和监管机制来保障余量食物的食品安全。“沃尔玛相关门店将余量食物进行识别盘查和记录,在对食品安全进行检查后,由上海绿洲盛食社授权提货人交接,再次对食品安全进行核查,上海绿洲盛食社授权提货人将余量食物分发给机构,机构会再次对食品安全进行复核,并最终将余量食物分发出去。”

  如何鼓励企业参与? 法律引导、荣誉激励、税收优惠等

  目前有哪些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到“食物银行”中去呢?记者了解到, 202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提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建立捐赠需求对接机制,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等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向有关社会组织、福利机构、救助机构等组织或者个人捐赠食品。有关组织根据需要,及时接收、分发食品。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食品捐赠活动。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可以搭建平台,为食品捐赠等提供服务。

  多家食品捐赠企业和公益组织机构都表示,反食品浪费法的出台,提高了企业捐赠食品的积极性。沃尔玛相关负责人表示:“零售行业进行余量食物捐赠行动,响应了国家‘双碳’战略和反食品浪费法的倡导,不仅能造福社区,对减少食物浪费造成的资源损耗和碳排放也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该企业已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苏州、昆明、大连8个城市开展探索,支持上海绿洲盛食社建成44个合作授权食物分发点,覆盖近一百家门店。

  “食物驿站”公益模式也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关注和欢迎。据统计,肯德基从2020年开始在广州推行“食物驿站”,从最初的6家扩展为61家。经过对模式的不断改进与推广,该项目已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湛江等省内城市及全国多个城市落地开展。据统计,至2023年4月,肯德基在全国70多个城市开设超过400家“食物驿站”。

  记者了解到,福田区“食物银行”项目启动之初有6家企业加入,经过1年多发展,目前已有50家企业加入捐赠队伍。对这些参与企业,当地会给予相关荣誉激励和捐赠票据抵扣税款。美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公司在深圳有三个服务站参与“食物银行”项目,均获得相关部门授予的荣誉牌匾,每年结算一次捐赠商品总货值,由相关部门开具相应的慈善票据。王鸣捷也表示,上海绿洲盛食社会对相关捐赠企业开具慈善票据进行抵税。“我国反食品浪费法也有规定,国家实行有利于防止食品浪费的税收政策。”

  食物捐赠难在哪? 企业顾虑食品安全问题 建议制定防风险体系

  企业在参与“食物银行”时遇到过哪些困难?相关企业负责人表示,前期试运行阶段人手不足,但随着项目流程逐步畅通,目前由政府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共同组成队伍,负责每天的商品运输和上架操作;此外,目前“食品银行”智能自提柜的规划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由于企业的前置仓库一般位于非繁华路段的内街或工业区,因此企业如果希望调动更多资源参加项目,会受到区位因素的影响。

  记者也了解到,相比将食物丢弃处理,大批捐赠的流程相对繁琐,还可能承担食物安全带来的风险,这导致一些企业对此缺乏动力。

  王鸣捷表示,目前“食物银行”的概念在国内还不够深入人心。“一些企业考虑到食品安全问题,顾虑较大,还没有和我们开展合作。”并且因为捐赠的是临期食品,受益方有时也会对此有顾虑而不愿接受,这也是一个问题。王鸣捷介绍,国外推行“食物银行”时间较长,有相关法律支持企业捐赠。“如企业捐赠食物有‘好人法’保护,企业捐赠后不会出现风险事件,捐赠的积极性会更强。”

  一家捐赠食品的企业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企业参与慈善项目主要考虑成本和外部风险,一方面慈善项目需要与企业的业务形式有契合点,能基本维持企业的支出,才能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类似“食品银行”会涉及到的食品安全问题,相关部门需要联合企业制定相应的防风险体系,如引入第三方保险机制进行兜底,企业才能无后顾之忧地深度参与到项目中。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