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标本采集量对PT、APTT测定结果的影响

2021.5.14

作者:熊宇1,邢辉2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1护理部 2检验科, 湖北 武汉 430022

【摘要】  为了解标本采集量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结果的影响,对不同采血量、不同红细胞比容的标本进行PT、APTT检测。结果采血量、红细胞比容异常均可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提示护士采样前应了解标本质量控制标准,确保采样质量。

【关键词】  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标本采集量

 

  为了解决手术前有关病人出血倾向筛查问题,2000年卫生部发文明令停止使用一般外科手术前的常规出血时间检查,用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联合检测取代[1]。这些检查一般由护理人员抽血送检,如果取样不合格尤其是标本采集量不准确,检验结果将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本研究对标本采集量与PT、APTT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2年1~5月,选取在本院经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抗凝剂的10例病人为观察I组,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45~70岁。10例行保守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病人(红细胞比容>0.7 L/L)为观察Ⅱ组,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5~13岁。10例住院的尿毒症病人(红细胞比容<0.2L/L)为观察Ⅲ组,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35~55岁。另选行健康体检的10名正常人为对照组,男5例、女5例,年龄25~33岁。采用真空采血管(BD公司生产),预留抗凝剂109 mmol/L枸橼酸钠溶液0.2 ml。用ACL200型血凝仪检测(BECKMANCOUNTER公司生产)。试剂为原装配套试剂。PT、APTT使用凝固法测定。

  12方法

  121采血检测方法:①观察Ⅰ组、对照组于清晨平静、休息状态下,自外周静脉一次采血,分别装于6支真空采血管中,立即与抗凝剂混匀,经3 000 转/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浆后由专人在2 h内测定PT、APTT。②观察Ⅱ、Ⅲ组先按标准量1.8 ml采集标本后,再按公式[抗凝剂量(ml)=(100-病人红细胞比容)×0.00185×血量(ml)[2]]求出校准采血量,按校准采血量进行采集血样后进行检测。

  122统计学方法:所测数据以±s表示,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

  2结果

  21对照组、观察Ⅰ组不同采血量对PT、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

  见表1。

  表1对照组、观察Ⅰ组不同采血量对PT、APTT值的影响 略

  2.2、观察Ⅱ、Ⅲ组调整采血量前后PT、APTT值比较

  见表2。

  表2、观察Ⅱ、Ⅲ组调整采血量前后PT、APTT值比较 略

  3讨论

  31不同采血量对PT、APTT值的影响

  由表1看出,不论是正常人还是口服抗凝剂的病人,当采血量过少时可使PT、APTT延长,当采血量<1.3 ml(与抗凝剂相加1.5 ml)时与标准采血量1.8 ml相比, PT、APTT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采血量过少时标本甚至不发生凝固。其原因为当采血量过少时,真空采血管中预留的抗凝剂相对过量,导致标本被稀释。这样对于正常人其检测结果由在正常范围(PT:11~13 s,APTT:22~33 s)变为不正常;对于口服抗凝剂的病人,检测结果由在允许范围内(PT:20~28 s)变为超出允许范围,导致误判为口服抗凝剂过量。表明采血量准确与否对检验结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错误的检验结果会严重误导对病人病情的诊断、治疗和疗效判断。提示护士无论为病人还是为健康体检者抽取标本时,都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准确抽取标本量。在工作中合理安排采血顺序,当同时采集多管血样标本时,应先抽凝血功能检测标本,确保用于凝血功能检测的标本采样量准确。

  32红细胞比容的影响

  表2示,红细胞比容偏高及偏低的标本,调整采血量前后检验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如果不调整采血量,机械地按照标准采血量1.8 ml进行样本采集将会得出以下结果:①可导致抗凝剂过量致使凝血检查时间延长;②抗凝剂量不足使标本凝固。其原因为真空采血管中预留的抗凝剂枸橼酸钠溶液通过与血浆中的钙离子结合而发挥抗凝作用,预留的抗凝剂可与1.8 ml红细胞比容在正常范围(0.37~0.50 L/L)的血液中的钙离子发生恰当的结合。当遇到红细胞比容偏高的标本(红细胞比容>0.70 L/L)时,由于其血浆量少(<30%),抗凝剂量相对过剩,过剩的抗凝剂可干扰试验造成试验结果延长,故必须增大采样量。对于红细胞比容偏低的标本(红细胞比容<0.2 L/L),由于其血浆量多(>80%),抗凝剂量相对不足,对标本的抗凝强度不足导致标本凝固,故必须减少采样量。目前,预留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被广泛使用,对于降低护士的劳动强度、减少医源性感染、保证采样量准确等方面很有帮助,但对于一些红细胞比容异常的标本,护士在工作中必须根据病人的红细胞比容来调整采血量,及时向医生及检验人员了解有关信息,保证凝血功能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采血量的恰当与否可引起PT、APTT的检测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护理人员在保证采样量准确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诸如PT、APTT这样的凝血功能检查,既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保证采样量的准确性;又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采样量,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护理人员不仅要熟悉日常的护理工作,也要对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其它工作有所了解。对于凝血检查,要了解其检查的方法及标本采取时的质量控制,减少或消除凝血检查中疾病与非疾病因素所致的改变[3],才能有效地避免工作误差对检查结果产生错误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出血时间、凝血时间检验方法操作规程的通知\[S\](2000)412号文件

 

  [2\]丛玉隆,王淑娟今日临床检验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21

 

  [3\]丛玉隆,张海明,任珍群血液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标本的采取及其控制\[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8,21(1):54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