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同机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左额复发淋巴瘤后SPECT/CT...

2022.3.11

同机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左额复发淋巴瘤后SPECT/CT显像病例分析


 

患者男,73岁,2004年因左上眼睑肿物就诊于河北省某医院,行左上眼睑处肿物切除活组织检查术,术后病理结果为NHL,术后行CHOP[环磷酰胺1 000 mg,静脉注射(第1天);阿霉素70 mg,静脉注射(第1天);长春新碱2 mg,静脉注射(第1天);泼尼松100 mg/d,(第1~5天)]方案化疗4周期,患者好转出院。2007年肿瘤局部复发,再次以CHOP方案化疗6周期,好转出院。

 

2009年肿瘤于左颧骨处复发,再次给予CHOP方案化疗6周期及放射治疗(总剂量46 Gy),放疗后肿瘤完全缓解,但左眼因放疗失明。2013年7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额颞部肿物,逐渐增大,2014年7月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诊断:(1)左上眼睑NHL Ⅰ期术后化疗后,左颧部转移放化疗后,左额颞部转移;(2)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3)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漏网植入术后;(4)脑出血后遗症恢复期。体格检查见左眼睑下垂,左额颞部巨大肿瘤,大小8.0 cm×7.0 cm×4.0 cm,质地硬,无压痛,边界不清,固定。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示NHL。

 

此患者不能耐受进一步化疗,拒绝再次放疗,遂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结合淋巴瘤外放疗剂量,设定处方剂量40 Gy,应用美国Prowess 3D Version 3.02 TPS行术前计划,粒子(6711-99型)活度1.11×107 Bq,粒子周边分布,计算所需粒子数目为70颗。在超声及SPECT同机CT引导下用18 G粒子植入针穿刺肿瘤,针间距1.0~1.5 cm;超声及CT示粒子植入针位置无误后植入粒子,粒子间距0.5~1.0 cm。术后即刻行SPECT/CT显像,可见粒子分布于肿瘤内部,肿瘤区有明显的放射性浓聚(图1)。

 


图1左额复发NHL患者(男,73岁)125I粒子植入后SPECT/CT显像图。 可见粒子分布于肿瘤内部,肿瘤区有明显放射性浓聚(箭头示)

 

应用TPS行计划验证,剂量体积直方图示90%靶体积的最小吸收剂量(D90)为40.61 Gy,90%处方剂量覆盖的体积占靶体积的百分比(V90)为92.1%。术后1周肿瘤明显缩小;术后3周肿瘤消失,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术后3个月患者无皮肤溃疡,无神经系统症状;术后6个月患者CT检查结果见图2,患者因肺部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抗生素医治无效,最终呼吸衰竭死亡,生存期间肿瘤无复发。

 


图2左额复发NHL患者(男,73岁)125I粒子植入术后6个月CT检查图。可见肿瘤消失,仅剩粒子影

 

讨论

 

文献报道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必须进行术前治疗计划制定和术后验证,并评估剂量。我国粒子植入应用于各部位肿瘤,同样需要TPS评估剂量。TPS治疗后验证是验证肿瘤粒子植入剂量分布情况的主要手段。但TPS只是根据粒子的活度、位置等信息计算出粒子释放多少射线,所得到的剂量为计算结果,而计算结果与实际的剂量分布可能存在一定误差。鲜有研究探讨如何能像外照射放疗进行治疗前模体剂量检测和验证那样,探测粒子植入术后的实际放射性剂量分布。

 

SPECT的γ相机探头可以探测从患者体内发射的141 keV γ射线。125I放射性粒子发出的γ射线能量为27~35 keV,是否也能被SPECT探测并清楚成像呢?本例患者在125I粒子植入术后进行了SPECT/CT显像,全身骨显像时结果示125I粒子发出的γ射线可被探测,融合图像上可见植入粒子周围有明显的放射性浓聚,粒子于肿瘤内部分布与术前计划基本一致。术后随访肿瘤很快缩小并消失,且未见皮肤损伤、脑损伤等并发症。由术后计划等剂量曲线分布得知植入粒子的周边剂量为40 Gy,而SPECT/CT所示肿瘤周边的放射性浓聚程度与40 Gy等剂量线吻合。

 

如果能将不同的放射性浓聚程度与粒子的剂量一一对应,则术后SPECT/CT显像可能用来评估粒子植入的剂量分布。需注意的是,本病例粒子植入位置比较浅表,受软组织及骨的遮挡较少,因此成像效果较好。如粒子植入的位置较深,周围有不同密度的组织阻挡射线向外辐射,成像效果则可能受到影响。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