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CT引导下同轴穿刺活检确诊骶骨淋巴瘤病例报告

2022.3.04

病例报告


患者,女,72岁。主因右侧臀部疼痛,大小便障碍1周于2015年9月入院。患者于入院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臀部疼痛,不向双下肢放散,为钝痛。后疼痛渐加重,持续时间渐长。同时伴有轻度大、小便障碍及右侧会阴区麻木,不伴双下肢麻木、无力。门诊以“马尾圆锥综合征性质待定”收入我院神经内科。入院后行骶骨CT、MRI发现:右侧骶骨占位并骶前软组织包块。考虑:转移瘤?原发性肿瘤?后以“骶骨肿瘤”转入我科。


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专科情况:骶尾部外形如常。触诊:右侧骶尾部未及肿物,局部压痛明显。会阴部痛觉轻度减退。直肠指诊未及异常。脊柱、四肢查体大致正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生化及肿瘤标志物等未见明显异常。骶骨CT示:骶尾骨右侧溶骨性破坏,边界不清,皮质不完整,无骨膜反应,可见软组织包块突出于骶骨前方(见图1)。骶骨MRI示:骶骨右侧半可见大片状以长T1、长T2为主混杂信号影,边界不清;病灶上界达S1,内侧达骶骨中线,部分病变突出于骨外,以骶骨前方为著(见图2~3)。为明确诊断,征得患者同意后,我们在局部麻醉进行了骶骨病变CT引导下经皮同轴穿刺活检术。


1646400325932651.png


操作过程:a)结合影像明确病变与周围器官(直肠及髂内血管)的关系,选择进针点及进针路线。b)常规消毒、铺单。局麻生效后,进行穿刺。边进针,边行CT扫描,待针尖接近病灶区皮质时,行CT扫描以确认将导引针(外套)置于靶区周围以作为工作通道。c)拔出内芯,将抽吸针(普通活检针)置于工作通道内继续进针直达病灶(见图4~5),抽吸针尾接20mL注射器。保持负压下抽吸取材。固定好导引针,保持负压下拔出抽吸针。将标本从抽吸针芯内取出并放入标本瓶内。再将抽吸针插入导引针内变换方向以重复取材。d)后按上述步骤b、c继续进针达骶前软组织包块的前缘并取材。e)确认标本足够后,拔除穿刺针,包扎按压。患者卧床观察1天,无血便及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病理回报:(骶骨)B细胞淋巴瘤(见图6~7)。后患者转入血液内科进一步诊治。


讨论


骶骨肿瘤占所有骨肿瘤的1.49%,其中淋巴瘤并不多见。郭卫等报道13年间收治的790例骶骨原发肿瘤患者中,淋巴瘤仅占16例(2.0%)。骶骨淋巴瘤有其特殊性:首先,就解剖学而言,骶骨解剖复杂,本身形态很不规则,其内有骶神经走行;两侧有髂骨翼及韧带覆盖;前方邻近直肠、阴道等;特别是血管(髂内血管及其分支)及神经密集成网并紧贴骶骨前方皮质。所以,此部位的手术及外科操作风险大、出血多、并发症多,曾一度被视为手术禁区。其次,就影像学而言,骶骨淋巴瘤往往呈侵袭性表现,常常需和Ewing's肉瘤、骨肉瘤等高度恶性的肿瘤相鉴别。最后,就肿瘤学来说,与大部分肉瘤(如Ewing's肉瘤,骨肉瘤)需手术治疗不同,淋巴瘤对放化疗敏感,预后好,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基于以上特点,在此类肿瘤的诊断中,坚持“临床,影像、病理”三结合的原则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获取病理诊断是关键中的关键。


然而,临床实践中,时时会发生不坚持“三结合”原则,未行活检直接手术的情况。陈新伟等报道1例43岁男性S1肿瘤患者,拟诊:a)S1结核并椎旁脓肿;b)骶骨肿瘤待排。拟予抗痨治疗10d后行前后路联合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病理为淋巴瘤。常巧梅等报道1例67岁男性S1~3肿瘤患者,术前诊断:脊索瘤、骨巨细胞瘤、予以前路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非霍奇金淋巴瘤。Cho等报道1例29岁男性L5~S2肿瘤患者,给予椎板减压及肿瘤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非霍奇金淋巴瘤。Nayil等报道1例53岁男性S1~2肿瘤患者,予以S1~2椎板减压术,术中可见肿瘤质软,血运中等,由骨内延至骨外。术中冰冻及术后病理:淋巴瘤。毫无疑问,这种手术及麻醉对患者身心的打击是比较沉重的,无形中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在诊治此类骶骨肿瘤时,许多学者坚持要进行术前活检。


目前,概括地说,常用的活检方法有两种:切开及针吸。切开活检因其创伤大,出血多,易致肿瘤污染等缺点,不宜作为首选。尤其是像本病例中病灶主体位于骶骨及其前方,如果行后侧切开活检,需显露并凿除部分骶骨骨质;如经前方切开活检,则需行腹膜外入路方可达到病灶。显然,这两种方法均需在椎管内麻醉甚至全麻下才能进行。其创伤及肿瘤污染可能性之大,并发症发生可能性之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目前更多学者倾向于将针吸活检作为首选。然而,骶骨肿瘤针吸活检并不简单。尤其是在此类病例中,肿瘤由骨内向前突出于骨外并于骶骨前方形成软组织包块(见图1)。毫无疑问,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活检的难度。


原因如下:一方面,为了取得典型的肿瘤组织,需要多点取材,特别是要获得软组织包块周边的标本。这就要求我们穿刺时,经后路进针突破骶骨背侧皮质进入肿瘤后继续进针。但是,由于缺乏腹侧皮质的阻挡,进针的层次感并不分明,针尖很有可能穿透肿瘤腹侧的假包膜而伤及邻近的组织和器官。另一方面,正如前文所说,骶骨前方解剖复杂,组织、器官多,尤其是骶前血管密集成网并紧贴皮质,一旦损伤,处理起来非常棘手。


凭借丰富的经验,借助先进的操作器械及CT引导,我们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为此患者进行了针吸活检术并获得明确的诊断。患者避免了切开活检术,更重要的是避免了不必要的、创伤大的探查及切除手术。


回顾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诊治过程,我们总结此次活检成功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方面,CT引导可以指引我们将活检针准确地置于病灶;其次得益于同轴穿刺法,此方法的优势在于通道一旦建立,既可通过通道反复取材从而保证取材准确而且数量足够,还减少了组织污染的机会,同时减少普通法穿刺时CT扫描的次数,缩短了操作时间并减少了患者受辐射的剂量。第三有赖于我们使用的穿刺针系统,其中,建立通道时所用的导引针为钝头,这就大大降低了组织损伤(特别是血管和神经、直肠等)的可能性。此外,所用的导引针及抽吸针带有刻度,结合CT测量,我们可精确地预判抽吸针操作的安全范围。这些均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降低了操作风险。因此,我们推荐:宜将此方法用于骶骨肿瘤(尤其是伴有骶前软组织包块)术前活检的首选。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