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外伤性脑脓肿的发病机制

2022.11.25

  脑外伤后脑脓肿多与碎骨片或异物存留有关,在火器性穿透伤中,污染的弹片残留较高速射入的枪弹更易引起感染,后者在飞行中因摩擦而产生的高温已达到灭菌的效果。此外,经由颌面部、鼻旁窦或耳颞部、乳突气房等处射人颅内的穿透伤,感染的可能性则明显增多,尤其是在病人患有鼻旁窦炎症的情况下,更易发生。外伤性脑脓肿[1]的发病时间差异很大,可自伤后数周乃至多年之后,甚至数十年。

  细菌入脑后形成脑脓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经过急性脑炎期、化脓期 最后到脓肿形成。脓肿的发生多在伤后2周~3个月,尤以1个月内多见。3个月以后逐渐减少,少数可达数年甚至数十年。

  脓肿部位与细菌侵入颅内途径有关 开放性脑外伤的脓肿多发生在脑损伤灶或其附近,而火器伤则多沿伤道或其附近发展 污染的异物进入脑内时,则脓肿多以异物为中心,或在其附近形成。

  外伤性脑脓肿多为单发,但可有多房,脓壁的厚薄依时间而异。感染早期2周前后,处于化脓性脑炎及脑膜炎阶段 此时脑组织坏死、软化,炎性细胞浸润、充血、水肿较明显,尚无脓壁形成 至3周左右脓肿形成,周围有肉芽组织 纤维组织、网状内皮细胞及胶质细胞增生,构成完整的包膜 脓壁的厚度与时间成正比,1个月的壁厚约1mm,为时较久的慢性脓肿 其壁厚度可超过脓腔直径。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