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上海交大学者EMBO揭示病毒感染参与银屑病发病的新机制

2017.5.09

  来自上海交大基础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RIG‐I antiviral signaling drives interleukin‐23 production and psoriasis‐like skin disease”的文章,原创性地揭示了病毒感染在激发银屑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银屑病病因学提出了新假说,为银屑病的有效预防及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EMBO Molecular Medicine(影响因子:9.547)杂志上,由上海交大基础医学院王宏林课题组完成。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是机体抵御机械损伤和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屏障,对维持人体内免疫稳态极其重要。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危害全世界2-3%的人口,患者人数达1.45亿。银屑病累及皮肤和全身各处,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和银屑病型关节炎。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第六十七届大会上将银屑病列为全球性健康问题。近年来,陆续有报道表明银屑病的发病受遗传因素和外界环境影响,但其病因学机制尚不清楚。

  索取Bio-Rad ChemiDoc Touch 超高灵敏度化学发光成像系统的详细技术资料

  维甲酸诱导基因I(RIG-I,基因名DDX58)早在2012年就被确认为银屑病的易感基因,其作为胞质内的模式识别受体,能够感知胞内病毒感染并启动下游信号通路抵抗病毒入侵。在

  王宏林研究员的指导下,博士研究生朱慧媛等发现在银屑病患者和类银屑病小鼠模型皮损中,RIG-I是显著上调的。RIG-I的特异性配体5’ppp-dsRNA可直接引起致炎因子IL-23的分泌并诱发小鼠皮肤异常增厚。在无任何微生物的环境中,IL-23不能够介导小鼠类银屑病的发生,而RIG-I的基因剔除显著减轻小鼠类银屑病的症状。

  这项研究首次确定双链RNA病毒感染能够引起树突状细胞内模式识别受体RIG-I激活,从而引起其下游的NF-kappa B通路的活化,而活化后入核的p65可以结合到IL-23p19的启动子区域继而引发IL-23p19的转录,由此形成了促进银屑病发病和维持其病理特征的正反馈回路。RIG-I既可感知病毒和IL-23刺激,同时其活化又可引起IL-23的分泌,而IL-23作为机体抗感染的重要因子直接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

  王宏林课题组一直致力于银屑病病因学机制和治疗新靶点的研究,是我国银屑病研究的杰出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13300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910297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570922、30972787)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4CB541905)资助下,王宏林课题组在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一、鉴定出表皮细胞增殖负调节子SFRP4和pp6为银屑病治疗全新靶点(Jing BAI et al. J Immunol 2015;Sha YAN et al. Nat Commun 2015);二、揭示了银屑病“免疫抑炎细胞/免疫致炎细胞”稳态的调控新机制(Lingyun ZHANG et al. Nat Commun 2015;Huaguo LI et al. J ALLERGY CLIN IMMUN 2016;Fang KE et al. Stem Cells TM 2016;Fang KE et al. Stem Cells 2014)。获得授权ZL3项。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