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血脂、肝功能、肾功能、血气、特种蛋白等95项检验项目...-8

2021.7.03

免疫球蛋白IgA    IgA    参考值:70~400mg/dL

IgA在可溶性免疫球蛋白中占15%。约有90%的血清IgA以单体形式存在,其余以二聚体和多聚体形式存在。大多数IgA不在血清中,而是以另一种重要形式——分泌性IgA存在于泪液、唾液、消化液和呼吸道分泌液中。

IgA浓度的下降发生在原发性及继发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中,蛋白质从肠内流失及通过被烫伤的皮肤而流失也可引起IgA浓度降低。IgA水平的升高与严重感染和自身免疫疾病有关,特别是肝的炎症过程会使血清IgA水平升高。多种骨髓瘤能产生大量单克隆或多克隆的IgA。    

免疫球蛋白IgG    IgG    参考值:700~1600mg/dL

IgG是由血浆细胞产生的一种数量最多的免疫球蛋白,占总免疫球蛋白的75%。它的主要功能是与抗原结合,进一步触发抗原的分解。

IgG浓度的下降发生在原发性及继发性免疫缺陷综合症。降低也可能由于蛋白质从肠内流失或通过被烫伤的皮肤而流失所引起的。严重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IgG浓度上升,如红斑狼疮,慢性肝癌,传染性疾病和胆囊纤维症等疾病。    

免疫球蛋白IgM    IgM    参考值:40~230mg/dL

IgM是一种最早期的免疫球蛋白,是初次接触抗原后首先合成的免疫球蛋白。在成年人的血清中,占总免疫球蛋白的5%。

IgM浓度下降发生在原发性及继发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中,IgM值的减少常见于蛋白质流失性肠道疾病及烧伤。严重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IgM浓度上升。多种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细菌和寄生虫传染病、肝脏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及胆囊纤维症可使IgM浓度增加。    

B因子    BF    参考值:10~40mg/dL

用于检测人体血清中B因子(BF)的活性。

B因子是仅有一条多肽链的富含甘氨酸且对热不稳定的一种β2球蛋白,又称C3激活剂前体,是补体旁路活化途径中的一个重要成分。B因子以及其它补体成分的代谢率很高。正常人血浆内的补体每天约有1/2更新。合成率与血浆中补体水平明显相关,血浆补体值反映了合成和分解之间的平衡。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急或慢性肾炎、混合结缔组织病、急或慢性肝炎、肝硬化、荨麻疹、风湿性心脏病等会导致B因子被消耗而降低。各种肿瘤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急性阶段,B因子明显升高。    

铜蓝蛋白    CP    参考值:23~44mg/dL

CP是具有酶活性的含铜的α2-糖蛋白。分子为单一多肽链,含许多糖侧链,每分子含6个铜原子,因其能催化亚铁离子氧化成高铁离子,又称为亚铁氧化酶。它是生物源胺类氧化酶及铜的载体。

从食物中摄入的铜大部分在肝内与CP结合,30%~80%经由胆汁排出。血清中的铜95%与CP结合,仅5%与白蛋白呈疏松结合,后者可与铜试剂反应。每日摄入铜自尿中排出不到1%。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由于体内铜代谢障碍所致,血清CP含量降低。

CP也是一种急性反应期蛋白,感染炎症时增高。在炎症或感染受控制后,可导致一过性的低水平。

血清中CP含量降低见于肾病综合症、严重肝病;增高见于半数以上的肝癌、胆石症、肿瘤引起的胆道阻塞、妊娠后3个月及口服避孕药者。    

铁蛋白    Fet    参考值:男20~300 ng/mL;女10~120 ng/mL

用于检测血清中的铁蛋白的含量。

在临床上,血液Fet含量测定是检查人体内铁储存的含量的一个很好的指标,可以指示人体内铁离子的缺乏状态和使用铁治疗的状况。

碱性铁蛋白与铁的长期铁储藏量有关,存在于肝脏、脾脏、骨髓中;酸性的铁蛋白主要存在于心肌和胎盘,与恶性肿瘤和心肌疾病相关。

铁蛋白测定以300ng/mL为正常上限,某些肿瘤常常升高且大于此值,常见于:急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肺癌、结肠癌、肝癌和前列腺癌。

检测铁蛋白对肝脏转移性肿瘤有诊断价值,76%的肝转移病人的铁蛋白含量高于300ng/mL,与AFP联合检测,尤其是AFP正常的肝癌患者,可提高诊断率。

铁蛋白升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细胞坏死、红细胞生成受阻断或肿瘤组织中合成增多所致。    

免疫球蛋白E    lgE    参考值:≤358IU/mL

用于检测人体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E)的含量。

IgE 是由两条轻链和两条重链组成的对热极不稳定的一种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它是由鼻咽、扁桃体、支气管、胃肠粘膜等处固有层的浆细胞产生,是介导I型变态反应的主要抗体,最明显的基本生物学特性是亲同种细胞性。

在5种免疫球蛋白中,IgE半衰期最短,并且具有最高的分解率和最低的合成率,因此血清中含量最低,通常男性略高于女性,过敏体质或超敏患者,血清中IgE明显高于正常人,外源性哮喘患者较正常人高数倍,故IgE在血清中含量过高,常提示遗传过敏体质,或I型变态反应的存在。

血清中IgE含量的升高分为单纯性升高和多种型升高。单纯性升高,一般是由于IgE型多发性骨髓瘤所致。多种型升高是由于特异反应性疾病(特异反应性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异反应性皮炎、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寄生虫感染、T细胞功能不全症(高IgE综合征、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征、胸腺发育不全综合征、选择性IgA缺乏症、重症复合免疫功能缺陷)、软组织嗜酸性肉芽肿(木村病),Hodgkig病(霍奇金病),急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风湿性关节炎,川崎病,小儿腹泻等疾病所致。

血清中IgE含量减少一般由多发性骨髓瘤(IgE型除外)、低或无γ-球蛋白症(原发性或继发性)、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重症复合性免疫功能缺陷、慢性副鼻窦肿瘤、类肉瘤样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矽肺、石棉肺引起。    

不饱和铁结合力    UIBC    参考值:31~51umol/L

用于检测人体血清中不饱和铁结合力(UIBC)的含量。

UIBC 是血清中没有与铁结合的转铁蛋白结合铁的能力,与血清铁之和称为总铁结合力。

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转铁蛋白合成增加,如缺铁性贫血;转铁蛋白释放增加,如肝细胞坏死。

血清总铁结合力降低:转铁蛋白丢失,如肾病、尿毒症等;转铁蛋白合成不足,如遗传性运铁蛋白缺乏症。    

十一、血凝类检查项目临床意义(4项)    

项目名称    缩写    临床意义    

抗凝血酶III    ATIII    参考值:260mg/L~320mg/L

用于检测人体血清中抗凝血酶III(ATIII)的含量。

ATIII是由肝脏合成的含糖15%且具有一定的耐热性的一种α2-微球蛋白。它具有分解脂蛋白的作用,对凝血系统中几乎所有的活性丝氨酸蛋白酶都有抑制作用,在肝素的协同作用下,可以和凝血因子中的IIa、XIIa、XIa、IXa、Xa等结合,抑制这些因子,特别是抑制凝血酶的活性。

动脉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塞和其它血栓疾病)、血液疾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胰腺炎、败血症导致的休克、服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药等都会导致ATIII活性下降。

先天性ATIII缺陷患者中ATIII活性为正常人的30%~60%。往往幼年就易出现血栓,发病常在儿童期。肝脏是ATIII合成的重要器官,因此,肝病时对ATIII影响很大,测定ATIII的活性有诊断价值。    

纤维蛋白原    Fb    参考值:2.0~4.0g/L

用于检测人体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b)的含量。

纤维蛋白原是一种多功能血浆球蛋白,在肝脏合成,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凝血因子I直接参与体内凝血过程。研究发现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有促进心血管病发生的作用。随着纤维蛋白原检测技术的发展,对其研究逐渐深入,近年研究表明纤维蛋白原与许多疾病有关,测定纤维蛋白原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

增高:常见于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传染病、结缔组织病、急性肾炎、多发性骨髓瘤、休克、大手术后、妊高征、急性感染、恶性肿瘤和应急状态等;降低:常见于先天性低或无FIB血症、遗传性FIB异常、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和肝硬化等。    

纤维蛋白溶酶原    Pg    参考值:230~340mg/L

用于检测人体血清或血浆中纤维蛋白溶酶原(Pg)的含量。

纤维蛋白溶酶原是纤溶酶的前体形式,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纤溶系统。纤维蛋白溶酶原在血清中处于非活性状态,可被尿激酶、链激酶、胰蛋白酶、凝血酶等物质激活。

激活后的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它可以水解凝固的纤维蛋白,从而使得沉淀附着于血管壁的纤维蛋白得以逐渐溶解,起到抗凝的作用。

严重创伤、灼伤、外科手术、产科意外、输血反应等病理情况时,纤溶系统被过度激活,致使大量的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其活力过强,超过了抗纤溶酶的抑制能力,这时就会导致纤溶过度而致出血。纤溶过度也是血管内弥散性凝血的重要特征。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