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血脂、肝功能、肾功能、血气、特种蛋白等95项检验项目...-6

2021.7.03

乳酸    LAC    参考值:12~16mg/dL

升高:见于与激烈活动相关的组织缺氧、呼吸衰竭或低灌注状态、严重脱水、败血症和恶性肿瘤及糖尿病酮中毒伴发乳酸中毒等。

在肌肉细胞中,乳酸浓度升高表明代谢性酸中毒可能是乳酸中毒。与剧烈活动有关的组织缺氧会提高血清乳酸浓度。由呼吸衰竭或低灌注状态引起的组织缺氧,则可见到危及生命的乳酸中毒。严重的脱水也会导致肌肉细胞氧传送的减少。

乳酸中毒可能经常伴随糖尿病酮中毒。组织氧耗量的加大(如在败血症和恶性肿瘤中所见)也会导致乳酸中毒。乳酸血症的严重程度可以帮助揭示潜在疾病的严重性。    

六、胰腺类检查项目临床意义(2项)    

项目名称    缩写    临床意义    

α-淀粉酶    α-AMY    参考值:血清/血浆25~104IU/L,尿液<450IU/L

增高见于急性胰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等;减低见于某些肝硬化、肝炎等肝病。

α-淀粉酶增高:急性胰腺炎:血清高于500IU/L有诊断意义,达到350IU/L应怀疑此病。流行性腮腺炎、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胰腺癌、胆石症、溃疡性穿孔、注射吗啡后血清淀粉酶可升高,但低于500IU/L。尿淀粉酶下降较血清慢,因此,在急性胰腺炎后期测尿淀粉酶更有价值。

α-淀粉酶降低:胰腺组织坏死、肝炎、肝硬变、肝癌、急性胆囊炎等,淀粉酶可降低,甲状腺功能亢进、重度烧伤、妊娠毒血症、急性酒精中毒时,淀粉酶亦可降低。    

脂肪酶    LPS    参考值:5.6~51.3IU/L。

升高:见于急性胰腺炎、胰腺癌、胆管炎、脂肪组织破坏、慢性胰腺炎、肝癌、乳腺癌等。

脂肪酶(LPS)是一组特异性较低的脂肪水解酶类,主要来源于胰腺,其次为胃及小肠,能水解多种含长链脂肪酸的甘油酯。通常胰腺以等量分泌脂肪酶及共脂肪酶进入循环,但因共脂肪酶相对分子量较小,可以从肾小球滤出,急性胰腺炎时,共脂肪酶/脂肪酶比例下降。

血清脂肪酶活性病理性升高常见于:急性胰腺炎,可持续升高 10~15 天;胰腺癌和胆管炎时也常常增高;脂肪组织破坏时,如骨折、软组织损伤手术后可轻度增高;个别慢性胰腺炎、肝癌、乳腺癌的患者也可能增高。    

七、胃蛋白酶原I/II检查项目临床意义(2项)    

项目名称    缩写    临床意义    

胃蛋白酶原I    PGI    参考值:PGI大于70ng/mL,PG  I/II 比值小于3.0

升高:见于胃癌、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

降低:萎缩性胃炎、胃癌。    

胃蛋白酶原II    PGII    参考值:0~15 ng/ml,PG  I/II 比值小于3.0

升高:见于胃底腺管萎缩、肠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异型增生等。

胃蛋白酶原(PG)是胃液中胃蛋白酶的无活性前体,分为PG I和PG  II两种亚群。PG I来源于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颈粘液细胞,PG II则来源于全胃腺(胃贲门腺、胃底腺、胃窦幽门腺)和远端十二指肠Brunner氏腺,前列腺和胰腺也产生少量PG II,胃粘膜合成的PG II约为总量的25%。合成后的PG大部分进入胃腔,在酸性胃液作用下活化成胃蛋白酶,只有少量(约1%)PG透过胃粘膜毛细血管进入血循环。

血清PG水平反映了不同部位胃粘膜的形态和功能:PG I是检测胃泌酸腺细胞功能的指针,胃酸分泌增多PG I升高,分泌减少或胃粘膜腺体萎缩PG I降低;PG  II与胃底粘膜病变的相关性较大(相对于胃窦粘膜),其升高与胃底腺管萎缩、肠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异型增生有关;

PG I/II比值进行性降低与胃粘膜萎缩进展相关。因此,联合测定PGI和PG I/II比值可起到胃底腺粘膜“血清学活检”的作用。    

八、血气电解质检查项目临床意义(10项)    

项目名称    缩写    临床意义    

氯离子    Cl    参考值:95~105mmol/L

氯离子降低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如失盐性肾炎、代谢性酸中毒等,血清氯增高见于脱水,囊性纤维化(又称先天性粘液稠厚症)。

氯增高常见于脱水,持续腹泻及碳酸氢盐丢失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肾功能不全、肾上腺功能下降或升高导致的内分泌失调等。氯降低常见于酸中毒、失盐性肾炎和过度出汗等。    

钙    Ca    参考值:血清/血浆2.05~2.54mmol/L;尿液:女性<6.24mmol/24h;男性<7.49mmol/24h

浓度升高见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阿狄森氏病、低血钙症、佝偻病、慢性肾炎、代谢性酸中毒、肿瘤、维生素A过多症等。

钙降低常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的甲状旁腺机能减退、慢性肾衰维生素A缺乏症、代谢性碱中毒等。    

无机磷    P    参考值:血清/血浆0.87~1.45mmol/L;24h尿液12.9~42.0mmol/24h

增高见于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肾衰竭等磷酸盐排泄障碍,以及甲状腺机能减退、多发性骨髓瘤、骨折愈合期等。减低见于肾近曲小管变性、甲状腺机能亢进、佝偻病等。    

镁    Mg    参考值:血清/血浆0.7~1.1mmol/L;尿液3~5mmol/L;脑脊液2.34~3.13mmol/L

镁浓度降低主要与消化道失镁,尿路失镁及摄取不足有关,常见于肝硬化,胰腺炎、甲状腺机能亢进、酸中毒等,可出现抽搐,强直,反射亢进等症状。脑脊液镁降低见于病毒性脑炎及局部缺铁性脑病。

镁离子增高常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甲状腺机能减退、多发性骨髓瘤等。    

二氧化碳    CO2    参考值:22~29mmol/L

可刺激呼吸中枢,当分压较大时, 有抑制呼吸中枢形成呼吸衰竭的危险。

二氧化碳增高: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如肺心病、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麻痹、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和气胸等。

二氧化碳减低:代谢性酸中毒:如严重腹泻、肾功能衰竭、糖尿病酮症、感染性休克、服酸性药物过多等;慢性呼吸性碱中毒,由于长时间呼吸增速,肺泡中PCO2减低,肾小管代偿性HCO3-排出增多。    

钠    Na    参考值:136~146mmol/L

升高:见于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垂体瘤、严重脱水,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等。

降低:见于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失钠,肾炎、肾病综合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尿崩症、糖尿病等尿路失钠,烧伤、大汗时皮肤失钠。
   

钾    K    参考值:3.5~5.1mmol/L(13.7~19.9mg/dL)。

血钾增高,见于:①急性肾功能衰竭、尿中毒症时钾排出障碍;②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③各种原因引的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④重度溶血、大量输入库存血、挤压综合征、灼伤等;⑤大量使用含钾药物;⑥高渗性脱水。                                               
血钾降低,见于:①严重感染、慢性消耗疾病等长期食欲不振以及手术后禁食时间过长而又未注意补钾者;②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长期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许多利尿剂的长期使用;急性肾功能衰竭由尿闭期转入多尿期;③碱中毒;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时或以胰岛素加葡萄糖作为能量合剂使用④大量输入无钾液体致血浆稀释,使血清钾降低。      

血清铁    Fe    参考值:成年男59~158 ug/dL(10.6~28.3 umol/L);成年女37~145 ug/dL(66~26.0 umol/L)。

升高:见于红细胞破坏增多、红细胞再生或成熟障碍性疾病、铁的利用率降低、贮存铁释放增加、铁的吸收率增加。

降低:见于机体摄取不足、机体失铁增加、泌尿生殖道和胃肠道的出血、体内铁的需要增加又未及时补充、体内贮存铁释放减少、某些药物治疗等。

在临床上,血清铁降低见于缺铁饮食、吸收不良、慢性失血、妊娠,或婴幼儿生长发育需铁量增高所致缺铁性贫血;慢性感染、肝硬化、尿毒症、肾病综合症、恶性肿瘤。血清铁升高见于铁剂治疗过量、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血红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急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等。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