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血栓性事件清晨高发的节律机制被发现

2022.3.17

  血栓性事件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等慢病发生,且具有清晨高发的特点,但现有认知不能完全阐释血栓事件清晨高发的原因。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教授卜军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欧洲心脏杂志》上发表论文,发现了临床血栓性事件清晨高发的昼夜节律机制,为临床血栓性事件的发生提供了新的认知和干预靶点。

image.png

相关研究在《欧洲心脏杂志》上发表 受访者供图

  “临床研究中发现,人体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具有晨峰现象。”卜军告诉《中国科学报》,“健康人体血小板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呈现昼夜震荡的生物钟核受体Rev-erbα,驱动了人类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晨峰现象。”

  研究发现,生物钟核受体活化在高凝患者的血小板中具有昼夜震荡,在血栓形成中发挥关键作用。

  为阐明这一临床发现的基础机制,该团队利用多种临床前血栓模型,揭示了生物钟核受体Rev-erbα是血栓事件中,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的共同驱动活性因子,而作为人体内血小板的母细胞,骨髓成熟巨核细胞中生物钟昼夜震荡是急性血栓事件晨峰现象的原始驱动机制。

image.png

发现血栓事件晨峰现象的原始驱动机制 受访者供图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通过质谱分析、蛋白网络互作分析和免疫共沉淀验证等,发现了一条新的血小板活化的信号通路。

  “生物钟核受体Rev-erbα作为节律调控环路中的关键基因,是核受体家族的特殊成员和潜在药物干预靶点。”卜军介绍说,“为推动临床转化,我们利用小分子-蛋白质对接技术,发现一种Rev-erbα特异性抑制剂能够抑制这一新的活化通路,显著抑制人血小板活化和体外血栓形成。”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