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氢吗啡酮联合咪达唑仑、利多卡因PCA用于难治性癌痛病例..

2021.12.28

1.一般资料

 

病例,女性,43岁,因“鼻咽癌4年,全身多发骨转移3个月”于2020-09-29日入我院治疗。鼻咽镜诊断:鼻咽癌。MRI提示:鼻咽病变,符合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双侧咽后及左颈II区、右颈II-V区肿大淋巴结,C7、T1、T2椎体及附件骨质破坏,考虑转移;病理活检: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

 

2017年3~5月行鼻咽癌同步放化疗;2019-08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结节,考虑转移瘤,行吉西他滨+特瑞普利单抗+阿帕替尼治疗6周期。2019-12月起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阿帕替尼维持治疗3周期。2020-9月收住院后,行TP方案化疗4周期,唑来膦酸定期输注。入院后病人拒绝接受化疗及其他抗肿瘤治疗。

 

入院前3个月病人逐渐出现颈部及肩胛部持续性钝痛,NRS评分4~6分,影响入眠,镇痛方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mg,q12h,效果尚可,爆发痛平均每日0~1次,NRS评分1~3分。入院后2周病人出现右下肢疼痛,性质为持续性酸痛,伴腰部阵发性放射样刺痛,每日2~4次,NRS评分6~7分。

 

腰椎CT提示L3-L5椎体及附件骨质破坏,考虑转移。调整镇痛方案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20mg,q12h,白天NRS评分1~3分,夜间疼痛无明显缓解,体位变动常诱发爆发痛,予吗啡10mg皮下注射每日2~3次。入院以来,病人食欲差,消化不良伴有腹胀和严重便秘,对症治疗效果不佳。

 

2.入院查体

 

精神欠佳,面色萎黄,睡眠质量差,呈重度贫血貌。左侧下颌肿胀,左侧肋骨及右侧肩峰部,腰骶部压痛(+),NRS评分4~6分,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凹陷性浮肿。

 

3.疼痛评估

 

病人疼痛部位为左肩胛部、右下肢和腰骶部,持续性钝痛,NRS评分4~6分,爆发痛频繁。考虑为骨转移性癌痛伴神经病理性疼痛,同时伴有难以耐受的阿片药物不良反应。

 

4.临床诊断

 

①鼻咽癌IV期(双肺、骨、胸膜、肝等多处淋巴结转移);②低蛋白血症;③重度贫血;④血小板减少症;⑤癌性疼痛(中度混合型)。

 

5.镇痛治疗

 

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每日40mg,吗啡皮下注射,疼痛控制不佳,且伴有难以耐受的消化道不良反应。病人强烈要求改变用药途径,减轻消化道负担,并能快速缓解疼痛。经疼痛科会诊,决定采用PCA自控镇痛治疗。

 

该病人疼痛属伤害感受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混合型疼痛,机制呈多元化特征,单一强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效果有限且用量较大,加之伴有难以耐受的消化道不良反应,依据《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该病人属于难治性癌痛,决定停用口服镇痛药物,采用氢吗啡酮联合咪达唑仑、利多卡因PCA复合用药模式,以增强镇痛效果并降低阿片类药物剂量。

 

配方如下:氢吗啡酮40mg+咪达唑仑30mg+利多卡因0.6g,加生理盐水至300ml,腹部皮下输注。初始剂量设置为:背景量0.5ml/h,PCA量每次1ml,锁定时间20min。置泵后,先行按压PCA泵2~3次(每20min一次),以求快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持续泵入6h后,NRS评分平均3分,爆发痛4次,暂未调整剂量。24h内,NRS平均2~3分,爆发痛8~10次,共按压PCA8次,均能迅速缓解。次日调整输注参数:背景量1ml/h,PCA量每次2ml,锁定时间20min。

 

48h内,NRS评分平均0~1分,无爆发痛。其他治疗:采用营养支持、间断输注新鲜血浆、中医调整和润肠通便处理后,病人身体和精神状态逐渐好转,食欲增强,腹胀和便秘明显改善,要求带泵出院,居家镇痛治疗。

 

出院随访:出院后电话随访3个月,病人居家镇痛期间NRS评分1~3分,爆发痛极少发作,按压PCA泵后均可迅速缓解;便秘持续改善。每周更换腹部皮下输注部位1次,临近镇痛泵药袋用尽前,来院领取或更换新灌装药袋。

 

来源:张志春,邱宾,王箩,李缙.氢吗啡酮联合咪达唑仑、利多卡因PCA用于难治性癌痛[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1,27(04):319-320.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