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一例输尿管淋巴上皮瘤样癌诊疗分析

2022.3.30

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LELC)是较常见于鼻咽部的非角化性癌,与EB病毒感染有关。LELC也可以发生于人体其他部位,如涎腺、肺、胸腺、皮肤、胃肠道等,发生于泌尿系统者少见。2015年3月我院收治1例原发性输尿管LELC,报告如下。

 

患者,女,68岁。因无明显诱因左侧腰部酸痛2个月于2015年3月1日入院。疼痛尚可忍受,当时自觉有排尿不畅,无尿频、尿急、尿痛,间歇性肉眼血尿,无泡沫尿。CT和MRI检查均见左输尿管下段梗阻并左肾、输尿管中上段扩张积水。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红细胞(++);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第1次见退变异形细胞,第2次见异形细胞、高度可疑癌细胞,第3次为阴性。临床诊断左输尿管下段梗阻。2015年3月5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输尿管镜检查+活检术,术中见左输尿管下段狭窄,可见菜花状肿物生长,基底不宽,越过狭窄段能顺利上行,输尿管上段未见异常,钳取少许肿物组织送病理检查。病理报告:恶性肿瘤,首先考虑尿路上皮癌。遂于2015年3月22日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左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手术顺利,切除标本剖开后见输尿管中段2.0 cm x 1.0 cm菜花状肿块,输尿管周围无明显浸润。术后病理报告:肿瘤细胞体积较大,胞质丰富,分界不清,似合体细胞,瘤细胞周围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诊断为左输尿管LELC,浸润至深肌层,病理分期T2N0M0免疫组化染色检查:CK7(+),CK8(+),CK20(-),CK(+),p53(+),Ki-67增殖指数约75%,淋巴细胞LCA(+)。原位杂交EBER(EBV编码的一种小分子RNA)检测阴性。术后暂未进行化放疗。

 

讨论

 

LELC的组织学表现类似鼻咽部的淋巴瘤,是以淋巴组织显著增生、浸润并包绕未分化癌组织为特征的恶性肿瘤,在泌尿系统器官中,极少数发生于前列腺、肾盂、输尿管及尿道,绝大多数发生于膀胱。输尿管LELC巨检多呈菜花状肿物,切面灰白,质稍硬,实性。镜检表现为瘤细胞未分化,体积较大,胞质丰富,分界不清;细胞核大,空泡状,核仁明显;瘤细胞周围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多由成熟淋巴细胞组成,也有浆细胞、嗜酸性细胞等。免疫组化细胞CK强阳性。瘤细胞周围的淋巴细胞以T细胞为主,提示抗肿瘤免疫反应以T细胞免疫为主,这可能是LELC预后较好的原因之一。LELC病理类型分为单纯型和}昆合型,混合型是指肿瘤细胞部分为尿路上皮癌,或部分为鳞状细胞癌或腺癌。已经证实鼻咽部和胃LELC的发生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而泌尿系统LELC尚未确定与EB病毒感染有关。目前报道的泌尿系统LELC原位杂交EBER检测均为阴性。本例输尿管LELC原位杂交EBER亦为阴性。输尿管LELC少见,应注意与淋巴瘤及炎症性病灶等鉴别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是关键。由于发病例数少,输尿管LELC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预后有待进一步观察和探索。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