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二期经皮全内镜下减压治疗钳夹型胸椎管狭窄症病例...-1

2022.2.12

胸椎管狭窄症">椎管狭窄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该水平脊髓系统独特的解剖特性,开放性手术仍面临诸多风险和术后并发症。我科在总结颈腰椎内镜治疗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尝试在局部麻醉下利用经皮内镜技术分两期分别从后方、侧方联合减压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病人1例,具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病人,女,63岁,因“双下肢乏力,行走困难3月余”入院。病人主诉“于3个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下腹及双侧下肢皮肤感觉麻木,躯干束带感明显,双下肢无力进行性加重,步态蹒跚等表现,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体检:病人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呈痉挛步态,搀扶下可缓慢行走,脊柱外观无畸形,脐以下平面浅感觉减退,双下肢及左侧肛周皮肤痛温觉减弱,双侧髂腰肌、股四头肌肌力为Ⅲ级,腓骨肌肌力为Ⅱ级,腓肠肌肌力为Ⅳ级,肌张力增高,双膝、踝阵挛反射亢进,余病理征未引出。无特殊既往史。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估治疗分数胸椎脊髓病变评分为2分。术前MRI(图1)、CT(图2)提示:T10/11椎间隙水平双侧黄韧带结节状增厚并钙化,同节段椎间盘突出表现,椎管狭窄,脊髓受压。


1644655129754541.png


1644655129301775.png


诊断:胸椎管狭窄症(胸椎间盘突出合并黄韧带骨化),具备手术指征。


手术方案:一期经右后侧入路磨除椎板及棘突根部,潜行减压至双侧摘除增生骨化黄韧带;二期经左侧椎间孔入路脊髓腹侧突出椎间盘摘除减压术。其中,计划一期术后观察1周,根据病人症状改善情况决定是否再予二期施术。与病人及家属充分沟通并达成协议签字,报医院医务科及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后施术。


一期手术   病人取俯卧位,“C”型臂X线机透视胸椎正位确定T10/11间隙、两椎椎弓根投影并作皮肤标记。于T10/11中线向右旁开约5CM为皮肤进针点,用0.75%利多卡因注射液逐层浸润麻醉,用18号穿刺针进针,将针尖置于T10右侧椎板与棘突移行部位。沿穿刺针导丝方向逐级扩张置入工作套管(图3a~c),置入脊柱内镜(maxmorespine,德国),镜下射频刀头(ElliquenceLLC,美国)凝止分离视野内软组织,显露椎板及棘突根部,利用动力磨钻(日本NSK株式会社,日本)小心磨除右侧椎板范围约1.5CM×2CM,咬骨钳小心咬除内层皮质骨,避免骚扰胸髓,同时深入棘突基底部潜行减压至对侧(图3d)。直视下可见椎管内充填的增生钙化组织,硬膜囊受压未见波动,分别利用镜下磨钻、篮钳及爪钳逐步多次小心予以摘除(图3e),扩大成形椎管,镜下见充分减压,视野内硬膜囊表面无明显致压物。透视再次证实椎管减压范围。撤除椎间孔镜体及工作通道,未放置引流,切口处缝合1针。术中随时与病人交流,及时了解神经功能变化,进入椎管前30min常规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粉针,手术过程顺利,共失血30ml。术后检查双下肢活动功能,病人安返病房。


1644655130735479.png


一期术后病人情况   一期术后1周,病人诉躯干束带感缓解不明显,残留双下肢麻木感,以双侧臀部及大腿水平较为明显;病人步态改善情况未达到预期,仍需在搀扶或助步器辅助下短距离行走,呈痉挛性步态。病人未出现脊髓进一步损伤表现,腹壁及下肢感觉障碍区域有所减少,但并未有效缓解;下肢肌力较术前改善,双侧髂腰肌、股四头肌肌力为Ⅳ级,腓骨肌肌力为Ⅲ级,腓肠肌肌力为Ⅳ+级。JOA胸椎脊髓病变评分为3分,Hirabayashi恢复率为5%。考虑一期减压不充分,遂按照设计方案实施二期手术。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