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MRI诊断马德龙病病例分析

2021.12.30

患者男,56岁,11年前发现左侧枕后鹌鹑蛋大小肿物一枚,体积逐渐增大,于外院诊断为脂肪瘤,期间未予以特殊检查及治疗。近期因体积太大影响生活质量来我院就诊。既往史:高血压多年,最高达180/100 mm Hg;饮酒20年,500 g/d;吸烟20年,20支/d。无特殊服药史。家族无类似疾病史。

 

入我院后查体:病变部位皮肤无异常,双侧颈枕项部、颌下、肩部、锁骨上窝可见多发巨大团块状肿物,双侧对称,无痛质软,颈部活动受限。其他各部位浅表淋巴结无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CT:行CT全颈部软组织平扫,采用UCT760设备,扫描参数:120 kV,223 mA,准直20,螺距0.775,患者仰卧位,扫描范围自眼眶水平至锁骨上缘,层厚3.0 mm,层间距3.0 mm,同时在后处理工作站以0.675 mm薄层图像重建矢状位和冠状位。MRI:行MRI颈部常规及压脂扫描,采用Siemens(magneton skyra)扫描设备,患者仰卧位,扫描序列及参数列表如表1。

 

CT全颈部(软组织)平扫示双侧枕部头皮下,前、后、侧颈部皮下及肌间隙内见多发对称性脂肪密度影,无明显边界,无包裹。颈部MRI示双侧枕、颈部皮下脂肪层明显增厚,呈多发对称性,信号呈短T1、长T2信号,压脂T2呈低信号,无明显边界(图1,2)。患者俯卧位,在全身麻醉状态下行枕颈后皮下脂肪瘤切除术,并将切除肿瘤送检(图3)。

 1634690444726141.png

讨论

 

马德龙病(Madelung's disease,MD),由于脂肪代谢异常引起大量无包膜脂肪组织堆积于颈项肩部皮下,常呈对称性,并可沿颈部肌肉间隙向深处延续,较罕见,好发于地中海地区。该病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确,根据文献报道,可能与长时间酗酒、内分泌异常及染色体变性有关。

 

MD病史长,发病迟缓,缺乏特异性病征,患者常由于局部变形影响生活质量而就诊,病变位于颈部者也会因脂肪堆积过多压迫气管或食管导致呼吸、吞咽困难,部分患者合并有神经系统损害,以周围神经病变为多,属于一种良性病变,但不排除恶变可能。MD有3种分型:Ⅰ型多为中老年男患者,脂肪集聚在项部、颈部、肩部及上肢,呈“河马颈”、“驼峰背”等外在表现,常对称分布,无痛质软;Ⅱ型男女发病百分比相同,突出表现为全身脂肪组织积聚,背部、臀部及大腿上部尤多,呈“大力水手”、“假运动员”外观,常伴有体重增加,与肥胖症不易区分;Ⅲ型儿童多见,表现为躯干周围脂肪淤积,属先天性。本例患者依据分型标准,诊断为Ⅰ型MD。

 

马德龙病在影像表现上与多种疾病有类似的征象,需要仔细鉴别:

 

(1)单纯性肥胖:马德龙病有时表现类似于肥胖症,但肥胖症脂肪多聚集于腹部、双腿等部位,而马德龙病脂肪多分布于颈项部皮下肌间隙。

 

(2)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单纯发生于颈部的马德龙病易被误诊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但肿大的甲状腺CT密度低于正常甲状腺而类似于周围肌肉,可合并囊变、钙化,MRI可见区域性高信号,对比增强可见明显强化。临床上常伴有甲功异常。

 

(3)多发性脂肪瘤:马德龙病增生的脂肪组织典型MRI特征是无包膜,信号均匀一致,病变对称,内可见分隔;而脂肪瘤多不对称发病,边缘可见包膜,较薄,瘤内可见血管,增强扫描不强化。

 

(4)颈淋巴结转移瘤:CT表现为颈部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缘清或不清,可局部融合,增强呈轻度强化;颈淋巴结转移瘤MRI图像上可见等T1或略低T1信号,T2序列表现为等或高信号,与血管区分明显,信号复杂多变。

 

(5)颈部淋巴瘤:颈部可见单或双侧明显增大的淋巴结,CT呈低密度;MRI颈部淋巴瘤在T1WI序列上与周围肌肉组织信号类似或信号略低,T2WI信号高于肌肉,小病灶信号均匀,大病灶可有坏死,增强扫描可见轻度强化。

 

(6)脂肪肉瘤:CT表现为颈部典型的软组织密度团块影,内部可见脂肪密度,最典型的脂肪肉瘤内含75%以上的成熟脂肪组织,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但与MD相比,非脂肪成分依然占很大比例。

 

马德龙病的影像表现虽缺乏特异性,不能作为诊断标准,但CT和MRI图像可以为手术提供局部解剖结构、病变深度、边界、包膜,显示毗邻关系,手术切除范围等情况,为临床提供极佳的手术依据。MD患者多无特殊临床表征,常因脂肪堆积过多影响外观就诊,目前治疗主要包括外科治疗(手术切除多余脂肪、脂肪抽吸)、内科治疗、一般治疗(戒烟酒及控制体重)等。

 

来源:魏梦娇,鞠海涛,高阳.MRI诊断马德龙病一例[J].磁共振成像,2020,11(05):370-371.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