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KR

JP

ES

RU

DE

氧钴红外峰

本专题涉及氧钴红外峰的标准有304条。

国际标准分类中,氧钴红外峰涉及到有色金属、粉末冶金、铁合金、黑色金属、医疗设备、绝缘流体、燃料、分析化学、土质、土壤学、金属材料试验、空气质量、半导体分立器件、光电子学、激光设备、半导体材料、农业和林业、词汇、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烟草、烟草制品和烟草工业设备、金属矿、核能工程、有色金属产品、环境保护、塑料、无机化学、化工产品、陶瓷、润滑剂、工业油及相关产品、水质、石蜡、沥青材料和其他石油产品。

在中国标准分类中,氧钴红外峰涉及到重金属及其合金分析方法、稀有金属及其合金分析方法、稀土金属及其合金、粉末冶金分析方法、电子光学与其他物理光学仪器、化学计量、钢铁与铁合金分析方法、粉末冶金综合、轻金属及其合金分析方法、金属与合金粉末、、电化学、热化学、光学式分析仪器、合成树脂、塑料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金属无损检验方法、燃料油、物质成份分析仪器与环境监测仪器综合、土壤环境质量分析方法、半金属及半导体材料分析方法、物性分析仪器、半导体发光器件、元素半导体材料、环境条件与通用试验方法、气象学、重金属矿、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稀有轻金属及其合金、烟草制品、核材料、核燃料及其分析试验方法、水环境有毒害物质分析方法、制烟综合、废气排放污染物分析方法、环境污染物监测方法、大气环境有毒害物质分析方法、气体介质与放射性物质采样方法、天然气、半金属、核燃料元件及其分析试验方法、核材料、核燃料生产、处理设备和设施、污染物排放综合、一般有机化工原料、绝缘油、金属化学分析方法综合、环境卫生、固体废弃物、土壤及其他环境要素采样方法、稀有高熔点金属及其合金、矿区、原材料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润滑油、贵金属及其合金分析方法、混凝土制品、钢铁产品综合、工业气体与化学气体。


行业标准-有色金属,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YS/T 281.20-2011 钴化学分析方法.第20部分:氧量的测定.脉冲-红外吸收法
  • YS/T 710.3-2009 氧化钴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硫量的测定.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 YS/T 1058-2015 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氧化物化学分析方法 硫量的测定 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
  • YS/T 281.14-1994 钴化学分析方法 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硫量
  • YS/T 281.15-1994 钴化学分析方法 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碳量
  • YS/T 281.13-2011 钴化学分析方法.第13部分: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
  • YS/T 281.14-2011 钴化学分析方法.第14部分:碳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
  • YS/T 820.23-2012 红土镍矿化学分析方法.第23部分: 钴、铁、镍、磷、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铬、氧化镁、氧化锰、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 YS/T 1075.7-2015 钒铝、钼铝中间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氧量的测定 惰气熔融-红外法
  • YS/T 861.2-2013 铌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氧、氮量的测定 惰气熔融红外吸收/热导法
  • YS/T 539.13-2009 镍基合金粉化学分析方法.第13部分:氧量的测定.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线吸收法

行业标准-稀土,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XB/T 610.3-2015 钐钴永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氧量的测定 脉冲-红外吸收法
  • XB/T 610.3-2007 钐钴1:5型永磁合金粉化学分析方法 氧量的测定 脉冲-红外吸收法
  • XB/T 617.7-2014 钕铁硼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氧、氮量的测定 脉冲—红外吸收法和脉冲—热导法

国家质检总局,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GB/T 26051-2010 硬质合金 钴粉中硫和碳量的测定 红外检测法
  • GB/T 24583.7-2009 钒氮合金.氧含量的测定.红外线吸收法
  • GB/T 14143-1993 300-900μm硅片间隙氧含量红外吸收测量方法
  • GB/T 1557-2006 硅晶体中间隙氧含量的红外吸收测量方法
  • GB/T 23356-2009 卷烟.烟气气相中一氧化碳的测定.非散射红外法
  • GB/T 11261-2006 钢铁.氧含量的测定.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线吸收法
  • GB/T 35306-2023 硅单晶中碳、氧含量的测定 低温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 GB/T 26416.5-2010 镝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5部分:氧量的测定.脉冲红外吸收法
  • GB/T 26416.5-2022 稀土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氧含量的测定 脉冲-红外吸收法
  • GB/T 7602.3-2008 变压器油、汽轮机油中T501抗氧化剂含量测定法 第3部分:红外光谱法
  • GB/T 4324.25-2012 钨化学分析方法 第25部分:氧量的测定 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吸收法
  • GB/T 12690.4-2003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氧、氮量的测定 脉冲-红外吸收法 脉冲-热导法
  • GB/T 4325.23-2013 钼化学分析方法 第23部分:氧量和氮量的测定 惰气熔融红外吸收法-热导法
  • GB/T 12690.1-2002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高频--红外吸收法测定碳、硫量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YS/T 1057.5-2022 四氧化三钴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碳含量的测定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
  • YS/T 1489.8-2021 钴铬钨系合金粉末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氧含量的测定 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吸收法
  • YB/T 4566.9-2016 氮化钒铁 氧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
  • YB/T 4738-2019 硅钙合金 氧含量的测定 惰性气体熔融红外吸收法
  • YS/T 1332.3-2019 粗制铜钴原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硫含量的测定 高频燃烧-红外光谱法
  • YS/T 1230.4-2018 阳极铜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氧量的测定 脉冲红外法
  • YS/T 1489.7-2021 钴铬钨系合金粉末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碳含量的测定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 YS/T 540.7-2018 钒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氧量的测定 惰气熔融红外吸收法
  • YB/T 4908.6-2021 钒铝合金 氧、氮含量的测定 惰性气体熔融红外吸收法和热导法
  • YS/T 1550.5-2022 铍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氧含量的测定 惰气熔融红外吸收法
  • YS/T 1525-2022 镍铂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氧和氮含量测定 脉冲-红外吸收法和热导检测法
  • XB/T 622.6-2017 稀土系贮氢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氧量的测定 脉冲加热红外吸收法
  • YS/T 424.5-2022 二硼化钛粉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氧含量的测定 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吸收法

SCC,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SPC GB/T 24583.7-2019 钒氮 氧含量的测定 红外吸收法
  • BS ISO 8454:2007 香烟 香烟烟雾气相中一氧化碳的测定 近红外光谱法
  • 06/30155677 DC ISO 22963 钛和钛合金 氧含量测定 惰性气体熔融后红外法
  • AWWA JAW30356 期刊 AWWA 使用钴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有机地下水中过氧化氢浓度
  • BS PD ISO/TS 22491:2019 水烟丝 水烟烟气气相中一氧化碳的测定 近红外光谱法
  • DIN 51453 E:2023 润滑剂测试 废机油氧化和硝化的测定 红外光谱法 草案
  • SN-CEN/TS 17405:2020 固定源排放 二氧化碳体积浓度的测定 参考方法:红外光谱法
  • BS PD CEN/TS 17405:2020 固定源排放 二氧化碳体积浓度的测定 参考方法:红外光谱法
  • DANSK DS/CEN/TS 17405:2020 固定源排放 二氧化碳体积浓度的测定 参考方法:红外光谱法
  • NS-EN 14626:2012 环境空气 非色散红外光谱法测量一氧化碳浓度的标准方法
  • DANSK DS/EN 14626:2012 环境空气 用非色散红外光谱法测量一氧化碳浓度的标准方法
  • AASHTO TP 128-2022 便携式红外光谱仪评估沥青混合料氧化程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 NS-EN 14626:2005 环境空气质量 非色散红外光谱法测量一氧化碳浓度的标准方法
  • UNE-EN 14626:2006 环境空气质量 非色散红外光谱法测量一氧化碳浓度的标准方法
  • AASHTO TP 128-2017(2021) 用便携式红外光谱仪评价沥青混合料氧化水平的标准试验方法
  • BS PD ISO/TS 22492:2019 水烟烟草制品 灼热水管木炭一氧化碳排放量的测定 近红外光谱法
  • DANSK DS/EN ISO 21258:2010 固定源排放一氧化二氮(N2O)质量浓度的测定参考方法:非色散红外法
  • NS-EN 15058:2006 固定源排放 一氧化碳(CO)质量浓度的测定 参考方法:非色散红外光谱法
  • UNE-EN 15058:2007 固定源排放一氧化碳(CO)质量浓度的测定参考方法:非色散红外光谱法
  • AS 2039.4.4:1978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涂层的测试方法 第4.4部分:反射率测试 阳极氧化涂层的红外反射率测试
  • NS-EN 15058:2017 固定源排放 一氧化碳质量浓度的测定 标准参考方法:非色散红外光谱法
  • DANSK DS/EN 15058:2017 固定源排放一氧化碳质量浓度的测定标准参考方法:非色散红外光谱法
  • DIN EN 14626 E:2010 环境空气质量 通过非色散红外光谱测量一氧化碳浓度的标准方法 草案
  • NS-EN ISO 21258:2010 固定源排放 一氧化二氮(N2O)质量浓度的测定 参考方法:非色散红外法(ISO 21258:2010)
  • AENOR UNE-EN 15058:2017 固定源的排放 一氧化碳质量浓度的测定 标准参考方法:非色散红外光谱法
  • 10/30210756 DC BS EN 14626 环境空气质量 用非色散红外光谱法测量一氧化碳浓度的标准方法
  • 08/30158227 DC BS EN ISO 21258 固定源排放 一氧化二氮质量浓度的测定 参考方法 非色散红外法
  • NS-EN 10276-2:2003 黑色金属材料化学分析 钢铁中氧含量的测定 第2部分:惰性气体熔融红外法
  • AENOR UNE 81550:2017 工作场所的博览会 空气中结晶二氧化硅(可呼吸部分)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
  • DIN EN 15058 E:2014 固定源排放 一氧化碳质量浓度的测定 标准参考方法:非色散红外光谱法 草案
  • DANSK DS/EN 10276-2:2003 黑色金属材料化学分析 钢铁中氧含量的测定 第2部分:惰性气体熔化后红外法
  • DIN EN ISO 21258 E:2008 固定源排放 一氧化二氮质量浓度的测定 参考方法:非色散红外法(ISO/DIS 21258:2008) 草案
  • AENOR UNE-EN 10276-2:2004 黑色金属材料化学分析 钢铁中氧含量的测定 第2部分:惰性气体熔化后红外法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JJG 635-2011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器检定规程
  • JJG 635-1999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红外线气体分析器检定规程

韩国科技标准局,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KR-KS,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GSO,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行业标准-黑色冶金,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ISO 11873:2005 硬质合金.钴金属粉末中硫和碳含量的测定.红外线探测法
  • ISO/CD 24476 钢铁-惰性气体熔化后氧-红外法测定(常规法)
  • ISO 4224:2000 环境空气 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光谱法
  • ISO 17053:2005 钢铁.氧的测定.在惰性气体中熔化后的红外法
  • ISO/FDIS 24476:2024 钢 氧的测定 惰性气体熔化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法)
  • ISO 24476:2024 钢 氧的测定 惰性气体熔化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法)
  • ISO 11873:2005/cor 1:2008 硬质金属.钴金属粉末中硫和碳含量的测定.红外线探测方法.技术勘误1
  • ISO 22963:2008 钛和钛合金.氧的测定.在惰性气体中熔解后红外法
  • ISO/DIS 24476 钢《氧的测定》惰性气体熔化后红外线吸收法(常规法)
  • ISO 8454:1995 卷烟 雾相烟雾中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色散红外分析法
  • ISO 8454:1987 卷烟.雾相烟雾中一氧化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分析法)
  • ISO 20368:2017 塑料. 环氧树脂.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交联环氧树脂的交联度
  • ISO 8454:2007 卷烟.烟雾气相中一氧化碳含量测定.非色散红外分析法
  • ISO 19087:2018 工作场所空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分析可吸入结晶二氧化硅
  • ISO 21258:2010 固定源排放.氧化亚氨(N2O)的质量浓度测定.基准方法:非色散红外线方法
  • ISO 9889:1994 二氧化铀粉末和二氧化铀烧结丸的碳含量的测定 电阻炉的燃烧 滴定法/库仑法/红外线吸收分析法

英国标准学会,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BS ISO 11873:2005 硬质合金.钴金属粉末中硫和碳含量的测定.红外线探测法
  • BS ISO 22963:2008 钛和钛合金.氧的测定.惰性气体熔解后的红外法
  • BS ISO 17053:2005 钢和铁.氧测定.经惰性气体熔化后的红外线方法
  • BS ISO 8454:2007+A2:2019 香烟 香烟烟雾气相中一氧化碳的测定 近红外光谱法
  • BS ISO 24476:2024 钢 氧气的测定 惰性气体下熔融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法)
  • BS ISO 8454:2024 香烟 香烟烟雾气相中一氧化碳的测定 近红外光谱法
  • PD ISO/TS 22491:2019 水烟丝 水烟烟气气相中一氧化碳的测定 近红外光谱法
  • BS ISO 20368:2017 塑料 环氧树脂 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测定交联环氧树脂的交联度
  • 23/30475121 DC BS ISO 8454 香烟 香烟烟雾气相中一氧化碳的测定 近红外光谱法
  • BS EN 14626:2012 环境空气.用非色散红外线光谱法测量一氧化碳浓度的标准方法
  • BS ISO 19087:2018 工作场所空气 可吸入结晶二氧化硅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BS EN 15058:2006 固定源辐射.一氧化碳质量浓度的测定(CO).参照法:非分散红外光谱法
  • PD ISO/TS 22492:2019 水烟烟草制品 灼热水管木炭一氧化碳排放量的测定 近红外光谱法
  • BS EN 14626:2005 环境空气质量.用非色散红外线光谱法测量一氧化碳浓度的标准方法
  • BS EN ISO 21258:2010 固定污染源排放.氧化亚氮(N2O)质量浓度测定.基准方法.非扩散红外线法
  • 22/30450999 DC BS EN 14626 环境空气 用非色散红外光谱法测量一氧化碳浓度的标准方法
  • BS ISO 22947:2019 香烟 强烈吸烟状态下香烟烟雾气相中一氧化碳的测定 近红外光谱法
  • BS EN 15058:2017 固定源排放 一氧化碳质量浓度的测定 标准参考方法:非色散红外光谱法
  • BS EN 10276-2:2003 钢铁材料的化学分析.钢和铁中氧的含量测定.在惰性气体中熔解后红外法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GB/T 24583.7-2019 钒氮合金 氧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
  • GB/T 1557-2018 硅晶体中间隙氧含量的红外吸收测量方法
  • GB/T 38976-2020 硅材料中氧含量的测试 惰性气体熔融红外法
  • GB/T 13697-2021 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中碳的测定 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检测法
  • GB/T 40561-2021 光伏硅材料 氧含量的测定 脉冲加热惰性气体熔融红外吸收法
  • GB/T 12690.4-2021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氧、氮量的测定 脉冲-红外吸收法和脉冲-热导法

中国团体标准,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T/CAAP 031-2023 基于近红外脑氧的认知障碍评估方法
  • T/ZMDS 10011-2021 近红外脑组织血氧监测仪参数测试方法
  • T/CSTM 00254-2020 聚碳硅烷裂解产物氧含量的测定 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线吸收法
  • T/JTAIT 6-2021 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还原剂-尿素水溶液(AUS 32)快速检测 近红外光谱法
  • T/CPCIF 0187-2022 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还原剂- 尿素水溶液(AUS 32)快速分析方法 近红外光谱法
  • T/GPCIA 0008-2022 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还原剂 车用尿素水溶液(AUS 32)快速定量检测 近红外光谱法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JJF 1523-2015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红外线气体分析器型式评价大纲

行业标准-兵工民品,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WJ 2432-1997 环氧树脂及其预浸料环氧指数试验方法 红外光谱法
  • WJ 2261-1994 热导法及红外吸收法氮、氧测定仪检定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GB 9801-1988 空气质量 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

四川省标准,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DB51/T 1694-2013 汽油中甲醇和氧含量的测定 红外光谱法
  • DB51/T 2043-2015 钒铝合金 氧、氮含量的测定 惰性气体熔融-红外吸收法和热导法

国家军用标准-总装备部,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GJB 2651-1996 碳/酚醛、碳/环氧预浸料红外指数试验方法

YU-JUS,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法国标准化协会,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NF X20-351:1975 非扩散红外线辐射束吸收法测定二氧化硫
  • NF X20-361:1976 气体分析.用不分散红外线射束吸收测定一氧化碳
  • NF V37-032*NF ISO 8454:2007 香烟.烟雾雾相中一氧化碳的测定.无弥散红外线(NDIR)法
  • NF V37-032:1996 卷烟.雾相烟雾中一氧化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分析法)Ndir
  • NF X43-012:1974 大气污染.红外线辐射吸收法测定周围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
  • XP CEN/TS 17405:2020 固定源排放 二氧化碳体积浓度的测定 参考方法:红外光谱法
  • NF V37-032/A1*NF ISO 8454/A1:2013 卷烟 雾相烟雾中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色散红外分析法 修正本1
  • NF X43-065*NF EN 14626:2012 环境空气 通过非色散红外线光谱法测量一氧化碳浓度的标准方法
  • NF T77-156:1987 工业用碱性硅树脂.导入的过氧化物含量的测定.红外线光谱测定法
  • NF EN 14626:2012 环境空气 用非色散红外辐射光谱法测量一氧化碳浓度的标准方法
  • NF X43-311*NF EN ISO 21258:2010 固定源排放.氧化亚氨(N2O)的质量浓度测定.基准方法:非色散红外线方法
  • NF X43-374*NF EN 15058:2017 固定源排放一氧化碳质量浓度的测定标准参考方法:非色散红外光谱法
  • NF EN ISO 21258:2010 固定污染源排放一氧化二氮(N2O)质量浓度的测定参考方法:非色散红外法
  • NF EN 15058:2017 固定源排放 一氧化碳质量浓度的测定 标准参考方法:非色散红外光谱法
  • NF X43-374:2006 固定源辐射.一氧化碳质量浓度测试(CO).标准方法:非色散红外线光谱测定法

行业标准-环保,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HJ 695-2014 土壤 有机碳的测定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法
  • HJ 965-2018 环境空气 一氧化碳的自动测定 非分散红外法
  • HJ/T 71-2001 水质 总有机碳的测定 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 HJ 501-2009 水质.总有机碳的测定.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 HJ 692-2014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 HJ/T 44-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氧化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
  • HJ 870-2017 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 HJ 629-2011 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RU-GOST R,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GOST R ISO 4224-2007 周围空气.一氧化碳测定.非色散红外光谱法
  • GOST 31630-2012 使用非色散红外(NDIR)分析器法测定香烟烟雾气相中的一氧化碳
  • GOST R ISO 19087-2021 工作场所的空气 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可吸入结晶二氧化硅
  • GOST R 51358-2008 香烟.应用无色散红外(NDIR)分析仪测定香烟烟雾气相中的一氧化碳含量
  • GOST R 51358-1999 香烟 应用无色散红外(NDIR)分析仪测定香烟烟雾气相中的一氧化碳含量

江西省标准,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DB36/T 815-2014 钐钴永磁合金粉化学分析方法 脉冲加热-红外吸收法测定氢含量

行业标准-电子,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SJ/T 2658.12-2015 半导体红外发射二极管测量方法 第12部分:峰值发射波长和光谱辐射带宽
  • SJ 2658.12-1986 半导体红外发光二极管测试方法.峰值发射波长和光谱半宽度的测试方法
  • SJ/T 11491-2015 短基线红外吸收光谱法测量硅中间隙氧含量
  • SJ/T 10625-1995 锗单晶体中间隙氧含量的红外吸收测定方法
  • SJ/T 11552-2015 以布鲁斯特角入射P偏振辐射红外吸收光谱法测量硅中间隙氧含量

立陶宛标准局,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LST ISO 4224:2001 环境空气 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色散红外光谱法
  • LST CEN/TS 17405-2020 固定源排放 二氧化碳体积浓度的测定 参考方法:红外光谱法
  • LST EN 14626-2012 环境空气 用非色散红外光谱法测量一氧化碳浓度的标准方法
  • LST EN 15058-2006 固定源排放 一氧化碳(CO)质量浓度的测定 参考方法:非色散红外光谱法
  • LST EN ISO 21258:2010 固定源排放一氧化二氮(N2O)质量浓度的测定参考方法:非色散红外法(ISO 21258:2010)
  • LST EN 10276-2-2004 黑色金属材料化学分析钢和铁中氧含量的测定第2部分:惰性气体熔化后红外法

AENOR,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UNE 77252:2003 环境空气 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色散红外光谱法
  • UNE 38864:2011 钛及钛合金 氧气的测定 在惰性气体下熔化后的红外法
  • UNE-EN 14626:2013 环境空气 用非色散红外光谱法测量一氧化碳浓度的标准方法
  • UNE 81550:2017 工作场所暴露 空气中结晶游离二氧化硅(可吸入部分)的测定 红外光谱法
  • UNE-EN 15058:2017 固定源排放一氧化碳质量浓度的测定标准参考方法:非色散红外光谱法
  • UNE-EN ISO 21258:2010 固定源排放一氧化二氮(N2O)质量浓度的测定参考方法:非色散红外法(ISO 21258:2010)
  • UNE-EN 10276-2:2004 黑色金属材料化学分析钢和铁中氧含量的测定第2部分:惰性气体熔化后红外法

江苏省标准,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行业标准-气象,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QX/T 273-2015 大气一氧化碳监测方法.红外气体滤光相关法
  • QX/T 67-2007 本底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瓶采样测定方法.非色散红外法

VDI - Verein Deutscher Ingenieure,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VN-TCVN,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TCVN 7725-2007 环境空气.一氧化碳含量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光谱法
  • TCVN 6678-2000 卷烟.烟雾气相中一氧化碳含量测定.非色散红外分析法

行业标准-核工业,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EJ/T 1164-2002 二氧化铀粉末中硫的测定.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
  • EJ/T 20142-2016 核级二氧化钚粉末中碳的测定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 EJ/T 20166-2018 后处理三氧化铀粉末中碳和硫的测定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 EJ/T 1212.10-2008 烧结氧化钆-二氧化铀芯块分析方法.第10部分:高频感应燃烧红外检测法测定碳
  • EJ/T 20171-2018 金属铀及铀合金中氧含量的测定 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吸收法

行业标准-烟草,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YC/T 466-2013 雪茄烟 主流烟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散射红外法

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JIS G 1211-4 AMD 1:2013 钢铁.碳含量的测定.第4部分:带预热或峰隔离的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修改件1)
  • JIS G 1211-4 AMD 2:2017 钢铁.碳含量的测定.第4部分:带预热或峰隔离的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修改件2)
  • JIS G 1211-4:2011 钢铁.碳含量的测定.第4部分:带有预热或者峰值隔离的熔炉内燃烧后的红外吸收法
  • JIS G 1239:2014 钢铁.氧的测定.在惰性气体中熔化后的红外线吸收分析法

德国标准化学会,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DIN 51453:2004-10 润滑油的测试.废机油氧化和硝化的测定.红外光谱法
  • DIN ISO 8454:2012 卷烟.烟雾气相中一氧化碳含量测定.非色散红外分析法
  • DIN EN 14626:2022-11 环境空气-非色散红外光谱法测量一氧化碳浓度的标准方法
  • DIN CEN/TS 17405:2020-11 固定源排放二氧化碳体积浓度的测定参考方法:红外光谱法
  • DIN EN 14626:2012-12 环境空气-非色散红外光谱法测量一氧化碳浓度的标准方法
  • DIN EN 15058:2006 固定源辐射.一氧化碳质量浓度的测定(CO).参照法:非分散红外光谱法
  • DIN 50438-1:1995 半导体工艺材料检验.用红外吸收法测量硅的杂质含量.第1部分:氧
  • DIN 51453:2004 润滑剂试验.使用过的发动机油的氧化和硝化作用的测定.红外线光谱法
  • DIN EN 15058:2017-05 固定源排放一氧化碳质量浓度的测定标准参考方法:非色散红外光谱法
  • DIN CEN/TS 17405:2020 固定源排放. 二氧化碳体积浓度的测定. 参考方法: 红外光谱法; 德文版 CEN/TS 17405-2020
  • DIN ISO 8454:2021 卷烟. 烟雾气相中一氧化碳含量测定. 非色散红外分析法(ISO 8454-2007+Amd.1-2009+Amd.2-2019)
  • DIN EN ISO 21258:2010-11 固定源排放-一氧化二氮(N (Index)2O)质量浓度的测定-参考方法:非色散红外法(ISO 21258:2010)
  • DIN EN 14626:2012 环境空气. 用非色散红外线光谱法测量一氧化碳浓度的标准方法; 德文版本EN 14626-2012
  • DIN EN 10276-2:2003-10 黑色金属材料化学分析钢和铁中氧含量的测定第2部分:惰性气体熔融后红外法

国家能源局,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SY/T 7657.3-2021 天然气 利用光声光谱-红外光谱-燃料电池联合法测定组成 第3部分:红外光谱法测定乙烷及以上烷烃、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含量
  • SH/T 0931-2016 在用石油基和烃基润滑油氧化状态监测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趋势分析法

未注明发布机构,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DIN ISO 8454 E:2020-04 卷烟 烟雾气相中一氧化碳含量测定 非色散红外分析法
  • DIN EN 14626:2005 空气质量 非色散红外光度法测定一氧化碳浓度的测量方法
  • DIN EN 14626 E:2003-08 环境空气 用非色散红外线光谱法测量一氧化碳浓度的标准方法(草案)
  • DIN EN 14626 E:2003-06 环境空气 用非色散红外线光谱法测量一氧化碳浓度的标准方法(草案)
  • DIN EN 15058 E:2005-02 固定源辐射 一氧化碳质量浓度的测定 标准参照法:非分散红外光谱法(草案)
  • DIN EN 15058 E:2014-12 固定源辐射 一氧化碳质量浓度的测定 标准参照法:非分散红外光谱法(草案)
  • ASTM RR-F02-1035 2013 F2476-使用红外探测器测定二氧化碳气体透过阻隔材料的传输率 (CO2TR) 的测试方法
  • DIN EN ISO 21258 E:2008-08 固定源排放物 氧化亚氮的质量浓度测定(N<(Index)2>O) 参考方法:非分散红外法(草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GB/T 35306-2017 硅单晶中碳、氧含量的测定 低温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 GB/T 4702.17-2016 金属铬 氧、氮、氢含量的测定 惰性气体熔融红外吸收法和热导法

行业标准-商品检验,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SN/T 3323.2-2012 氧化铁皮 第2部分:硫含量的测定 高频燃烧红外线吸收法

行业标准-航空,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HB 5297.24-2001 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脉冲加热红外热导法测定氧、氮含量
  • HB 5220.49-2008 高温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49部分:脉冲加热-红外、热导法测定氧、氮含量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SH/T 0070-1991 用过的内燃机油中氧化值和硝化值的测定法(红外光谱法)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ASTM F1188-00 红外线吸收法测定硅中填隙原子氧含量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D3162-21 大气中一氧化碳的标准试验方法(非色散红外光谱法连续测量)
  • ASTM D4839-03(2017) 用紫外线和/或过硫酸盐氧化法和红外线检测水中总碳和有机碳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D3162-12(2020) 大气中一氧化碳的标准测试方法(通过非分散红外光谱法连续测量)
  • ASTM D4839-03(2024) 通过紫外线或过硫酸盐氧化或两者和红外检测测定水中总碳和有机碳的标准测试方法
  • ASTM D3162-12 大气中一氧化碳的标准试验方法(用非色散的红外光谱法的连续测量)
  • ASTM C1408-98 用直接燃烧红外探测法测定氧化铀粉末和颗粒中总碳量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F2476-13 采用红外检测器测定阻隔材料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率40;CO2TR41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C1408-09 用直接燃烧红外探测法测定氧化铀粉末和颗粒中总碳量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C1408-16 用直接燃烧红外探测法测定氧化铀粉末和颗粒中总碳量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C1408-98(2004) 用直接燃烧红外探测法测定氧化铀粉末和颗粒中总碳量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D5173-97(2007) 用化学氧化、紫外光氧化、两者共用或气相无弥散红外线(NDIR)或电解传导性与高温燃烧法即时监测水中碳化合物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D3162-94(2000)e1 大气中一氧化碳的标准试验方法(用非扩散的红外光谱测定法进行连续测量)
  • ASTM D3162-94(2005) 大气中一氧化碳的标准试验方法(用非扩散的红外光谱测定法进行连续测量)
  • ASTM C1865-18 用直接燃烧红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氧化钚粉末中碳和硫含量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D7948-20 通过红外光谱法测量工作场所空气中可吸入结晶二氧化硅的标准测试方法
  • ASTM D7948-14 采用红外光谱法测量工作场所空气中可吸入结晶二氧化硅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D7948-14e1 通过红外光谱法测量工作场所空气中可吸入结晶二氧化硅的标准测试方法
  • ASTM D4839-03(2011) 用紫外线法或过硫酸盐氧化法或两者同时使用,以及红外线法检测水中总碳和有机碳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D8361-20 用红外检测产生的二氧化碳的两阶段湿化学催化羟基自由基氧化法测定水中总有机碳的标准试验方法
  • ASTM F2476-05 用红外线探测器透过屏蔽材料测定二氧化碳气体传输率(Co<指数2>TR)的试验方法

印度尼西亚标准,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SNI 7119.10-2011 环境大气 第10部分:非色散红外(NDIR)法一氧化碳(CO)的测试方法

IT-UNI,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CEN/TS 17405:2020 固定源排放二氧化碳体积浓度的测定参考方法:红外光谱法
  • EN 14626:2012 环境空气.用非色散红外线光谱法测量一氧化碳浓度的标准方法
  • EN 14626:2005 环境空气质量.使用非色散红外光谱法测量一氧化碳浓度的标准方法
  • EN 15058:2017 固定源辐射-一氧化碳质量浓度的测定-标准参照法:非分散红外光谱法
  • EN ISO 21258:2010 固定源排放.氧化亚氨(N2O)的质量浓度测定.基准方法:非色散红外线方法
  • EN 15058:2006 固定污染源排放.的质量浓度一氧化碳测定(CO)的.参考方法非分散红外光谱

丹麦标准化协会,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DS/EN 14626:2012 环境空气 用非色散红外光谱法测量一氧化碳浓度的标准方法
  • DS/EN ISO 21258:2010 固定源排放一氧化二氮(N2O)质量浓度的测定参考方法:非色散红外法
  • DS/EN 15058:2006 固定源排放“一氧化碳(CO)质量浓度的测定”参考方法:非色散红外光谱法
  • DS/EN ISO 14720-1:2013 陶瓷原料检验 非氧化陶瓷原料粉末和颗粒中硫的测定 第1部分:红外测量方法
  • DS/EN 10276-2:2003 黑色金属材料化学分析钢和铁中氧含量的测定第2部分:惰性气体熔化后红外法

美国公路与运输员工协会,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AT-ON,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ONR CEN/TS 17405-2020 固定源排放二氧化碳体积浓度的测定参考方法:红外光谱法(CEN/TS 17405:2020)

FI-SFS,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SFS 5412-1987 空气质量.固定污染源.可燃废气.采用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一氧化碳.

(美国)空军,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山东省地方标准,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DB37/T 4118-2020 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还原剂-尿素水溶液(AUS 32)的快速检测方法 近红外光谱法

行业标准-能源,关于氧钴红外峰的标准

  • NB/SH/T 0931-2016 在用石油基和烃基润滑油氧化状态 监测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趋势分析法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