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两例以液体成分为主的急性硬膜外血肿病例分析

2022.4.04

硬脑膜外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其主要成分多为血凝块和血液,罕见以脑脊液为主要成分者。我科共收治以液体成分为主的急性硬膜外血肿2例,现报告如下。


例1,男,18岁。因头部外伤后头痛l h而入院,坠落伤。查体:左枕部可见皮肤挫伤,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颅脑CT示:急性硬膜外血肿(图1a),中线位置居中,给予常规处理。入院3 h复查颅脑CT示:急性硬膜外血肿扩大,以液体成分为主,可见液平(图1b),中线结构居中。入院19 h复查颅脑CT示:急性硬膜外血肿缩小,液体成分消失(图1c),继续给予保守治疗,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痊愈出院。


例2,女,53岁。因头部外伤后2 h入院,车祸伤。查体:患者神志恍惚,左枕部可见皮肤挫伤。颅脑CT示:右侧额颞叶脑挫裂伤,右颞部硬膜下血肿,中线结构移位。急行右侧额颞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手术关颅时发现脑组织膨出,复查颅脑CT,发现后颅窝硬膜外血肿,血肿与脑组织成等密度,约80 ml(图2),压迫脑干,急症行后颅窝开颅,颅骨钻孔见暗红色的液体流出,全是液体成分,探查无血凝块,术后给予常规处理,患者轻残。


1649058726345887.jpg


讨论


典型的急性硬膜外血肿常见于青壮年男性颅骨线性骨折病人,以额颞部和顶颞部最多,这与颞部含有脑膜中动、静脉,又易为骨折所撕破有关。其出血源多属动脉、硬脑膜静脉、板障静脉、或静脉窦的损伤;且据研究,血肿要将硬膜自颅骨上剥离,至少需要35 g的力量。所以,临床上常见的急性硬膜外血肿是出血凝固后的血肿块,以液体成分为主的急性硬膜外血肿(或称急性硬膜外积液)实为罕见。


例1患者,来院时颅脑CT示硬膜外血肿;3 h后复查颅脑CT示硬膜外血肿扩大,有液体成分,且有液平,无手术指征;19 h后复查颅脑CT示液体成分消失,血肿较小,继续给予保守治疗。例2患者,术中见脑组织膨出,复查颅脑CT示后颅窝急性硬膜外血肿,血肿与脑组织成等密度,压迫脑干,急症行后颅凹开颅血肿清除,术中钻孔见暗红色的液体流出,进一步探查后颅凹硬膜外,未见明显血肿块。


硬膜外血肿中的液体成分我们认为脑脊液的可能性较大,因为在这2例患者中,例1患者液体成分消失时,血肿变得较小;例2患者直接是液体成分,钻孔液体成分流失后,占位效应消失。并且上述液体成分都是在短时间内形成,而其他液体很难短时间在此集聚。尤其是后颅窝硬膜外血肿者,在术中急性形成,但脑脊液急性进入硬膜外的原因不是很清楚。


我们认为可能是颅骨骨折致硬脑膜与蛛网膜破裂,同时,硬脑膜与颅骨剥离形成一个腔隙,二者之间出血,有一个小的血肿,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相通,之间形成活瓣,由于活瓣的原因,脑脊液随脑波动在硬膜外急性积聚,但当硬膜外的脑脊液量迅速增多有明显占位效应时,可压迫脑组织甚至形成脑疝,此时应立即手术减压治疗;当硬脑膜破裂口相对较大,血肿大到一定程度时,蛛网膜与硬脑膜形成的活瓣作用消失,其液体成分也随之进入硬膜下腔,占位效应消失。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