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面部胶样粟丘疹(成人型)病例分析

2022.1.12

1病历摘要

 

患者女,50 岁,农民。 患者 10 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双 侧下眼睑、双侧颧部及鼻背部出现粟粒大半透明丘疹,略 高于皮面,融合成片,随后丘疹缓慢增大,表面光滑,无自 觉症状。 皮损在热环境下呈现黄红色,冷环境时为肤色; 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但未曾消退。 期间皮损未破溃,曾外 用糖皮质激素(具体药品及用法不详)治疗无效。 于 2015 年 6 月就诊于外院, 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后诊断为胶样 粟丘疹,未治疗。 为明确诊断,于 2015 年 7 月 28 日来我 院就诊。 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均正常。 皮肤科检查:双侧 下眼睑、 双侧颧部及鼻背部可见半透明扁平形丘疹, 直径 0.1~0.3 cm,似紧张性水疱,表面光滑发亮,融合 成片,丘疹表面为淡黄色,基底部皮肤可见毛细血管 扩张(图 1A、B),触之较韧,无破溃。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血糖 均正常。 心电图、胸部 X 射线检查及腹部 B 超均正常。 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萎缩,皮突变平,真皮浅层 可见嗜酸性、均质状、无定形物质沉积,沉积物带间有裂 隙,沉积物内成纤维细胞增生,表皮和沉积物之间可见一 窄浸润带,浸润带下方可见真皮弹性纤维变性(图 1C、D)。诊断:胶样粟丘疹(成人型)。 治疗:予激光治疗,随访 2 年未复发,但遗留瘢痕。


 1604626048436002.png

2 讨 论

 

胶样粟丘疹又称胶样假性粟丘疹或皮肤胶样变性, 是由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及真皮的弹性纤维退行性变形 成,为皮肤结缔组织的一种退行性改变。 本病临床多表 现为曝光部位的淡黄色透明丘疹或斑块,扁平形,可伴 有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用针挑破后可挤出黏性胶样内 容物[1],但也有发生于非曝光部位及皮损呈蓝色的病例 报道[2-5]。 本病多无明显自觉症状,但亦有因面部胶样粟 丘疹瘙痒而抓破的报道[6]。 本病有季节性变化,夏季加 重,冬季减轻,但不会自行消退。 胶样粟丘疹可分为 4 型,包括成人型、幼年型、结节 型和色素型[7]。 ①成人型较常见,多认为此型是由于过度 日晒, 或暴露于石油产品和氢醌等引发弹性纤维光化性 变性[8],以皮肤沉积功能紊乱为特点。 ②儿童型较罕见,在 儿童或少年期发病,青春期后皮损可自行消退,常有家族 史, 可能是遗传易感性及日光诱导致角质形成细胞损害, 可能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此型在临床和组织病理上与成 人型相似,但超微结构检查显示其胶质物质是角质形成细 胞退化的产物。 ③结节型也被归为结节样皮肤淀粉样变性 的一种变体,发生于成人,主要表现为面部、躯干或头皮的 单个或多个结节及斑块,表面隆起、光滑[4] ,直径可达 5 cm,可有毛细血管扩张。 大多数病变位于胸部,并与多发性骨髓 瘤有关, 日光照射在其发病机制中的确切作用尚不清楚[9] 。 ④色素型为成人型的亚型,与氢醌的应用有关,常表现为 色素增加的斑片,颜色呈灰色至亮黑,皮损可有萎缩[10]。 本病的诊断需要依靠组织病理检查, 其特征为真皮 浅层嗜酸性无定形物质的沉积。 成人型皮损组织病理表现 为表皮变薄, 真皮浅层可见嗜酸性及无定形团状物质沉 积,其间有裂隙,并含有正常胶原的境界带将真、表皮分 离。 过碘酸希夫(PAS)染色和刚果红染色均可阳性,抗角 蛋白抗体呈阳性[11]。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沉积物中有桥 粒、结合蛋白和核蛋白残留。 皮肤镜下皮损呈现有规则的 黄橙色背景,可能与真皮胶体沉积相对应;并且可见散在 分布的线性血管,可能与慢性日光损伤有关[12]。 儿童型皮 损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表皮中有胶样体,真皮 浅层有均质状及嗜酸性块状胶样物,但无境界带,周围可 见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及黑素细胞混合性浸润[13]。 结节 型皮损组织病理示扁平的表皮下聚集大量的胶样物质, PAS 染色和刚果红染色均阳性,阿辛蓝染色阴性[14]。 本病临床上需与汗管瘤、毛发上皮瘤、皮脂腺增生 和皮肤淀粉样变相鉴别。 本病与结节型皮肤淀粉样变性 的组织病理表现相似,因此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和免疫 组化相鉴别[15]。 本病目前尚无满意疗法,应避免日晒及 接触石油和脱色剂,常应用冷冻、电灼、磨削和激光治 疗,但容易遗留瘢痕。

 

参考文献略。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