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两例纵膈旁肿块影病例分析

2022.3.30

支气管源性囊肿是起源于原始前肠的一种先天性病变,在婴儿和儿童中相对比较常见,成人较少见。由于其发生位置及影像表现的多样性,CT误诊率很高,本文报道2例后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该类疾病的诊断意识。

 

例1 女,49岁。子宫腺肌症,术前常规检查,X线胸片发现纵隔左旁类圆形高密度影与主动脉结影重叠(图1A),遂行CT检查。CT平扫示后纵隔第5胸椎左旁类圆形肿块影,边界清楚、光滑,大小约3.3 cm×2.1 cm×3.3 cm,密度均匀,CT值14~26HU(图1B)。诊断:考虑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瘤)。进一步MRI检查,病变呈长T1长T2信号,边界较清(图1C),提示囊性病变。于全麻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物切除术,术中所见:后上纵隔肿物,质软,呈囊状,切开肿物内容物为淡黄色略浑浊液体。病理诊断:(后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囊壁外可见副交感神经节。

 

1648608418291318.png


图1A~C A.X线胸部平片示与主动脉结重叠处类圆形高密度影(箭头);B.CT平扫示第5胸椎椎体左旁类圆形稍高密度影,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光滑(箭头)C.MRI胸椎平扫T2WI示T4~T5椎体水平脊柱左旁高信号囊性病变,边界较清(箭头) 

 

例2 女,45岁。因咳嗽、咳痰且痰中带血入院。胸部CT平扫示后下纵隔食管右旁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缘光滑,局部与食管壁分界欠清,大小约2.0 cm×3.0 cm×2.0 cm,增强密度较均匀,动脉期及静脉期CT值分别为35~45HU、45~50HU(图2A),应用GE公司宝石能谱CT扫描,病变能谱曲线如图2B。诊断:考虑神经源性肿瘤或纤维瘤可能性大。于本院行全麻下开胸探查术,术后病理回报:(后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 

 

1648608418220165.png


图2A,B A.CT增强扫描静脉期示食管下段右旁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缘光滑(箭头);B.宝石CT能谱曲线:病灶内不同区域的能谱曲线走行一致,说明病灶密度较均匀,且曲线斜率较小,静脉期在40kev时CT值仅75HU,说明该病灶密度较低,强化不明显

 

讨论:

 

支气管源性囊肿好发于纵隔及肺内,约2/3发生在中纵隔,主要是气管旁及气管隆突或隆突下水平。发生于后纵隔的支气管源性囊肿不常见,成人后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则更为少见,其中食管旁支气管源性囊肿囊壁可与食管壁分界清楚,也可以不清楚,或囊肿位于食管壁内,本组第2个病例病变即位于食管旁,与食管壁关系密切。支气管源性囊肿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大部分为单房性,少数可为多房,以发生在肺内者多见。内容物通常是水和蛋白质黏液的混合体,其成分的多样性决定了CT平扫密度的不同,既可以表现为水样密度又可以表现为软组织样密度,而后者很容易造成CT上的误诊。

 

McAdams等曾经建议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该类疾病。本文2例均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回顾文献笔者发现二者的误诊率很高。神经源性肿瘤好发于后纵隔脊柱旁,病理类型大部分为神经鞘瘤或神经纤维瘤,也可见神经节细胞或副神经节细胞来源肿瘤,影像上呈类圆形软组织影,边缘光滑,密度较均匀;也有少部分呈哑铃形,起于椎管内,通过椎间孔生长到椎旁。

 

后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与其鉴别点主要有:①肿瘤内容物性质不同,CT平扫前者大部分表现为液体密度,或较低软组织密度,增强扫描无强化或囊壁轻度强化,后者为均匀软组织密度,少数可伴钙化,增强呈延迟性轻度强化,当瘤体较大时可看到瘤体内细小血供;MRI检查前者一般T1WI呈低信号,T2呈均一的高信号,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后者T1WI呈等或低信号,T2呈等或稍高信号,有时信号欠均匀。②发生位置及与邻近结构关系不完全一致,前者往往不会造成椎间孔增宽,可与后纵隔胸膜相连,邻近结构可呈受压改变,如脊柱旁支气管源性囊肿可造成邻近椎体骨质变薄,气管、支气管旁囊肿可呈典型的“D”字形;后者可由椎管内延伸到椎管外,引起椎间孔增宽,此为特征性表现。支气管源性囊肿发生于后纵隔时易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在后纵隔肿块影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时应想到支气管源性囊肿,CT增强扫描、CT能谱成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二者的鉴别诊断。MRI检查有利于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成分,确诊依靠手术病理。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