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手指单发角化棘皮瘤病例分析

2022.2.14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 52 岁。左手无名指黄豆大小肉色结节 1 年。1 年前,患者左手无明显诱因出现一粟粒大小 肉色结节,无明显不适,未予重视,后结节逐渐增大, 偶有瘙痒,余无不适。体检:系统检查均未见明显异 常。患者否认局部外伤史,既往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皮肤科情况:左手无名指黄豆大小肉色半球形结节, 质韧,与周围界限清楚,表面光滑,结节中心有一小 凹陷,伴有少许角质物( 图1) 。皮损组织病理示:巨 大表皮陷窝中充满角质,两侧为唇状表皮所包绕,中 心呈火山口样,表皮向下增生,含有不典型细胞和毛 玻璃样细胞,可见角珠;瘤体周围见少量淋巴细胞浸 润( 图2) 。诊断: 角化棘皮瘤。手术切除皮损后恢 复良好,随诊半年未见复发。

1644826816726179.jpg


1644826816799300.jpg


2 讨论


角化棘皮瘤( keratoacanthoma,KA) 是一种较为 少见的皮肤良性肿瘤,又称自愈性原发性鳞状细胞 癌、皮脂性软疣、鳞状细胞假上皮瘤等,由 Hutchinson 于1889 年首次报告[1]。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 易感基因、病毒感染、暴晒、接触焦油或石油类产品 有关[2]。也有学者认为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导致 角化棘皮瘤的发生,而且可使其转化成鳞癌。 角化棘皮瘤临床上分为单发型、多发型和发疹型,其中以单发型常见,皮损多发生于中老年面部曝 光部位,也有少数发生于男性阴茎、女性外阴、甲 下[3]等其他部位的报道。典型皮损为单发的红色 或者肤色的圆顶形结节,中央充满角质,除去角栓后 则成火山口状。皮损通常在数周内增大至直径1 ~ 2cm 左右,多数可在半年内自行消退,后遗留轻度凹 陷萎缩性瘢痕,整个病程经历生长期、静止期、自然 消退期三个发展阶段。典型病理学特点为:外生性, 具有鳞状上皮分化特点;半球形隆起,中央呈火山口 样,其中充满角质,两侧为唇状表皮所包绕; 表皮向 下增生,含有不典型细胞及毛玻璃样细胞,可见角 珠,晚期可消失;充分发展时可见中性粒细胞形成的脓肿;早期瘤体周围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混合细胞 浸润为充分发展阶段的特征。 本病临床上容易误诊为脂溢性角化症、皮角、基 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寻常疣、皮肤结核等。尤其 与鳞状细胞癌( SCC) 早期鉴别较困难,但本病发展 较鳞癌快,且一般不发生破溃,皮疹基底部较后者干 燥,可自愈。病理上,角化棘皮瘤有向内和向外生长 的趋势,浸润细胞多数以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 胞为主;鳞癌则主要向内增生,以淋巴细胞为主。程 校衔等[4]报道 KA 镜下可见异型性细胞及少量病理 性核分裂象,但 Carr 等[5]通过大量研究分析表明, KA 细胞异型性及病理性核分裂象不如 SCC 明显。 多数情况下可通过上述区分两者不同,但仍有少数 是极难鉴别,必要时可进一步行免疫组织化学辅助 诊断。因此,对于 KA 的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及组 织病理的各项特点,减少误诊率,避免过度治疗。 因 KA 与日光照射有关,故应尽量采取措施减 少光暴露。对于单发型 KA 首选手术切除。如无法 行手术切除的,可皮损内直接注射干扰素、甲氨蝶 呤,采用放射治疗或者光动力疗法。多发型需根据 具体情况采取系统治疗方法。有采用连续 YAG 激 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并外用维 A 酸类药物治疗多发性离心性边缘型角化棘皮瘤1 例的报 告[6]。本例患者皮损生长在手指屈侧,既往文献报 道[4]144 例KA 仅有4 例为手部皮损,较为少见。本 例患者采取手术切除皮损,术后恢复良好,随诊半年 未见复发。


参考文献略。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