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肠套叠中的诊断价值

2018.8.07

  肠套叠系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所致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见于3个月~6岁患儿,发病季节与胃肠道病毒感染流行相一致,以春秋季多见,常伴发于胃肠炎和上呼吸道感染[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无创伤,价格便宜,可重复使用,操作方便,对早期诊断肠套叠和复位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本研究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准确率高,临床价值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门诊及住院疑似小儿肠套叠患儿108例均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男64例,女44例,年龄2~6个月38例,6个月~2岁63例,2~7岁7例;主要因哭闹不安、腹痛、呕吐、血便等来就诊;病程半小时~48 h。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美国GE-volusone8彩超诊仪,频率为3.5 MHz、7.5 MHz。不合作患儿给予口服水合氯醛或肌注苯巴比妥针镇静处理。首先用3.5 MHz探头对患儿行全腹扫查,观察肠管是否扩张、肠蠕动是否正常、腹部有无肿块、腹腔有无积液、肠系膜淋巴结有无肿大,若发现在横断面扫描见同心圆或靶环状肿块图像、纵断扫描见套筒状图像时,对肠套叠的部位、范围、肠壁水肿程度及肠蠕动情况等进行观察记录;然后再用7.5 MHz高频探头对套入的肠管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肠壁的各层结构及肠腔内容物的蠕动情况,同时观察肠系膜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并测量记录。对超声诊断肠套叠后,若肠套叠在2 d内、全身情况良好、无腹胀、无水电解质紊乱及其他禁忌证,予行空气灌肠,由肛门注入气体,在X线透视下见杯口影,清楚看见套叠头的块影可确诊,并同时进行复位治疗。 
  2 结果 
  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08例疑似小儿肠套叠患儿进行检查中,超声诊断为肠套叠105例,经肠套叠充气造影及整复或手术治疗确诊108例,诊断符合率为97.22%,误诊1例;漏诊2例。肠套叠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典型的声像图为在横断面扫描中央高回声或气液混合性回声,周边环状低回声包绕,即是同心圆或靶环状肿块图像;纵断扫描见套筒状图像。本研究108例患儿,回盲型61例(56.48%),回结型28例(25.93%),回回结型11例(10.19%),小肠型5例(4.63%),结肠型3例(2.78%);1例误诊为阑尾炎,经手术治疗确诊为肠套叠,误诊率为9.3‰;2例漏诊系无典型肠套叠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经空气灌肠后确诊为肠套叠,漏诊率为18.5‰。 
  3 讨论 
  肠套叠系一部分肠管套入相邻的管道中,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占婴儿肠梗阻的首位;北京儿童医院平均每年门诊及住院治疗该病为300~400例,约有90%在门诊灌肠复位;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2]。肠套叠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后良好,延误诊断往往造成较严重的后果;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是非手术治疗肠套叠的关键[3]。 
  肠套叠多见于肥胖健壮的2岁以内的婴幼儿,以4~10月龄最多见,为突然发病,若患儿出现呕吐、腹痛、排血便的症状,腹部触及包块,应该予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予以明确;特别是小婴儿有持续哭闹不安或嗜睡等情况时,应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筛查。超声对小儿肠套叠诊断率高,若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横断面见同心圆或靶环状肿块图像、纵断见套筒状图像时,可确诊,应予早期复位治疗。肠套叠早期肠管壁充血水肿、肠壁增厚,彩超大多显示血流信号增强,后期肠管管壁缺血坏死,彩超大多显示血流信号减弱或消失;对于临床医师判断肠套叠发生时间长短、管壁缺血情况,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可间接判断其预后情况[4]。小儿肠套叠经腹部低频超声检查易受肠道气体影响,高频探头可以敏感的发现肠套叠包块外,对肠壁厚度及少量肠胃内容物流动也可显示,甚至能分辨出其鞘部、套入部和头部,可与腹部实质性肿瘤等其他病变相鉴别[5-6]。 
  总之,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安全、无创伤、准确、简单、经济、可重复操作等优点,依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特征性图像[7-8],特别是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小儿肠套叠诊断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本研究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08例疑似小儿肠套叠患儿检查中,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7.22%,误诊率为9.3‰,漏诊率为18.5‰,表明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准确率高,临床价值大。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