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一例胃底异位胰腺病例分析

2022.3.03

患者 女,41岁。上腹疼痛不适,以剑突下明显。既往反复上腹部疼痛6年,空腹时加重,进餐后缓解。查体:剑突下深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胃镜检查提示:胃底间质瘤。CT平扫胃底见结节状肿块,CT值约46HU,增强扫描动脉期CT值88HU,静脉期CT值68HU,病变边缘光滑,与胃壁呈广基底相连,突入胃腔(图1~3)。

 

15143341732734.png

15143341734237.png

图1~3 CT平扫示胃底结节状影,CT值约46HU,增强扫描动脉期CT值88HU,静脉期CT值68HU,病变边缘光滑,与胃壁呈广基底相连,突入胃腔

 

手术病理所见:术中见肿块位于胃底近前壁,距离贲门约150px,直径20mm,质硬,肿块未突破浆膜。病理诊断:胃底组织黏膜下层内见增生的细胞呈圆形、多边形,胞浆较空,胞核居中,排列成腺泡状,增生细胞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可见部分导管结构,病变符合异位胰腺(图4,5)。

 

15143341931094.png

图4 胃底组织黏膜下层内见增生的细胞(HE ×100)

15143342164434.png

图5 胃底组织黏膜下层内增生的细胞呈圆形、多边形,胞浆较空,胞核居中,排列成腺泡状,可见部分导管结构(HE ×100)

 

讨论:

 

异位胰腺又称迷走胰腺或副胰,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与正常胰腺无解剖和血管关系,但它可以含有正常胰腺成分,如胰腺腺泡、导管、胰岛细胞等。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可能与胚胎期胰腺组织的异常迁移有关。由于本病临床多无症状,不易发现,大多数是在尸体解剖、腹部手术时偶然发现,国外有报道其尸检发生率为0.55%~13.7%,30~50岁常见,约70.0%~86.5%发生于胃、十二指肠以及近段空肠。异位胰腺也可具有分泌功能,所分泌的胰液可腐蚀邻近胃黏膜,导致黏膜发生炎症,甚至出血。异位胰腺在CT平扫上多呈相对均匀等密度灶,病灶内部一般无出血、坏死及钙化。增强扫描,其强化程度因异位胰腺的组成成分不同而差异较大。病灶以胰腺腺泡组织为主者,呈明显强化;而以胰腺导管及增生的平滑肌为主者,则强化不明显。若显示“中央脐凹征”或“导管征”(即胰腺导管),则对诊断异位胰腺具有一定特异性,CT图像上不具有中央脐凹征的异位胰腺病例往往容易被误诊。

 

本例患者未见明显中央脐凹征,术前误诊为“胃底间质瘤”。异位胰腺易与胃肠道其他肿瘤混淆,如:胃肠道间质瘤、平滑肌瘤、胃癌等。间质瘤是胃黏膜下最常见的肿瘤,多位于胃体,肿瘤质软,以腔外生长为主,而异位胰腺多以腔内生长,与胃壁呈广基底相连。平滑肌瘤以胃体部多见,呈圆形或类圆形,多呈均匀实体强化,与异位胰腺鉴别较困难,但平滑肌瘤一般不出现中央脐凹征。胃癌以胃窦及贲门部多见,肿块周围胃壁常呈环形增厚,有僵硬感,与邻近组织分界不清。异位胰腺的确诊主要依靠病理诊断,影像检查虽然对其诊断不具有特异性,但如出现上述典型影像学表现,应考虑异位胰腺的可能。无症状的异位胰腺无须特殊治疗,但应定期观察,当发生出血、梗阻等症状时,需予以手术。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