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一例心尖部肥厚性心肌病心电图分析

2022.4.05

患者女性,26岁。本院护士,两个月前爬山时感胸骨后胸闷、憋气,无放射性疼痛,休息几分钟后缓解。无心悸、气促、黑矇和晕厥,未予诊治。1周前因夜班时抢救患者,再发胸骨后胸闷,憋气。急查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符合左心室肥厚心电图表现。其中V4、V5呈巨大倒置T波,TV4(1.5mV)>TV5(1.1mV);左胸导联R波异常增高,RV4(3.8mV)>RV5(3.0mV)。随后多次描记心电图ST段及T波无明显动态演变。既往无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心脏病家族史不详。


1649129344252847.jpg

图1 患者急查的心电图


体格检查:血压110/65mmHg,颈静脉未见怒张,心界不大,心率74次/min,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和空腹血糖、血脂全套均正常。心肌酶正常。


X线胸片示:两肺未见实变,主动脉结突出,心影未见扩大。心得安试验阳性。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符合左心室肥厚心电图表现。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未见异常。再次询问病史,发现其母有“心肌缺血”史。为进一步诊治,再次行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各房室腔大小正常;室间隔及左心室后壁厚度正常,活动度良好,左心室心尖段的前壁、间壁明显增厚,最厚处约18mm;各瓣膜回声正常,开放、关闭活动良好;主动脉、肺动脉未见扩张;心包腔内未见积液。考虑心尖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AHCM)。其母超声心动描记术示:对称性肥厚性心肌病。


讨 论


AHCM是肥厚性心肌病的一种亚型,属原发性心肌病。1976年由日本学者首次报道,占肥厚性心肌病的2%~4%,病因不明。以心尖部及其附近心肌肥厚及心肌纤维排列紊乱为特征,通常不伴有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和压力阶差。心脏性猝死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目前对AHCM的诊断尚无金标准。我国AHCM发病率约占肥厚性心肌病的2%~5%,以心尖部心肌不对称性肥厚为特征,发病年龄15~80岁,以40~65岁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常于体检时因发现心电图上左胸导联有巨大倒置的对称性T波和左胸导联R波增高并进一步检查而获诊断。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AHCM的诊断首先以心电图改变为诊断依据,其心电图特征性改变为:左胸导联巨大倒置T波(>1mV)且无动态改变,以V3、V4和V5多见,TV4>TV5;左胸前导联R波异常增高;RV5≥2.5mV或RV5+SV1>3.5~4.0mV,RV4>RV5;心电轴正常;Q-Tc延长;Q波常消失(心尖部肥厚不影响心室除极向量)。本例心电图表现完全符合上述条件。上述心电图表现应与冠心病急性心肌缺血、心内膜下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肌肥厚等鉴别,结合胸痛病史、心肌酶学及动态心电图变化可予以区分,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描记术常为鉴别诊断提供证据。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典型的心电图特征仅提示可能有ACHM,是考虑本病的重要线索,但并非诊断的必要条件。


ACHM的确诊主要依赖超声心动描记术、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超声心动描记术对诊断本病有重要价值,能反映心肌肥厚的部位及程度。但若不注意检查心尖部,可能漏诊。本例首次超声心动描记术未发现心尖部病变,经提示后再次仔细检查发现ACHM。有些ACHM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确无异常表现,只有依靠MRI确诊。目前,MRI诊断ACHM价值最大,阳性率可100%,但其价格昂贵,较难普及。因此AHCM诊断主要靠超声心动描记术及左心室造影等影像学检查。而左心室造影要求相对较高,不能普及。心电图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心脏病检查方法,其在AHCM中的作用得到越来越高的评价。已有研究证实AHCM者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结果正常,而心电图已有异常改变。提示心电图对于AHCM诊断的敏感性较高,对早期AHCM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由此我们认为,心电图胸导联ST段压低伴T波倒置诊断AHCM特异性较低,但敏感性高,其实施方法简便、易行,价格便宜,可作为AHCM的早期诊断及筛查手段。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