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一例对称性肢端角化病病例分析

2022.3.06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 18 岁,高中学生。双手、足角化性斑片 2 年。2 年 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双手背、腕、双足背、踝处出现对称性轻度角 化性暗红色斑片,浸水后3 ~5min 变白,稍隆起,离开水后约 10 余分钟可恢复原状,伴皮肤干燥,无瘙痒、疼痛等自觉症状。两 年间夏季加重,冬季缓解。2 个月前暑假期间病情再次反复,前 述部位出现较以往角化程度更重、颜色呈褐色的对称性斑片, 接触水后几分钟或汗液浸渍时局部皮肤变白、隆起,水温高时 更甚,紧绷感不明显,离开水后约 20min 可恢复原状,曾外用抗 真菌药膏( 不详) 无效。患者无手足多汗及长期服药史,无特殊 染料、涂料等化工用品接触史。患者有鱼鳞病史,非特应性体 质,其外祖母有鱼鳞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均无鱼鳞病史,家 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查: 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 双 手指背、手背、手腕屈侧、双足背、踝部可见对称性的红褐色或 暗褐色角化性斑片,边界清楚,表面粗糙( 图1) 。手背中央受累 轻微,以边缘为著。将双手、腕置于自来水中浸泡约5min 后局 部皮肤变白,轻度隆起,表面起皱( 图 2) ,离开水后约 20min 发 白及隆起、表面起皱现象消失。双侧肘部见极少量淡褐色轻度 角化性斑片。全身皮肤较干燥,可见淡褐色多角形鳞屑。手腕 处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角化过度,棘层增生,轻度乳头瘤样增 生,真皮小血管扩张,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图 3) 。诊断:对称性肢端角化病,寻常型鱼鳞病。外用维 A 酸乳膏1 次/d,尿素软膏 2 次/d, 10d 后症状明显减轻,皮损颜色转 淡,目前仍在继续随访中。


2 讨论


对称性肢端角化病临床上少见, 2008 年姜祎群等[1]首次在 国内报道并命名。本病可能为一种新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肢 端出现对称性色素性角化斑或斑丘疹,皮损具有明显的季节 性[23] 。2010 年, Fan 等[4]首次在国外报道了本病,此后国内陆 续有散发病例的报告。


本例患者临床上具有以下特点: ①青年男性; ②无特殊接 触史、长期用药史或慢性系统性疾患; ③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④ 发病以夏季明显,冬季缓解; ⑤皮损主要位于手足的非掌跖部 位,双肘部也有累及,为褐色斑片,角化过度,对称分布,浸水后 3 ~5min 局部变白、起皱,干燥后恢复原状; ⑥皮损组织病理示: 角化过度,棘层增生,轻度乳头瘤样增生,真皮小血管扩张,真 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⑦伴发寻常型鱼鳞病。与 国内已报道的对称性肢端角化病病例比较,发病部位、皮损特 点、组织病理学表现和明显的季节性等方面均符合,故诊断 该病。


本病的发病原因和机制不清。国内报道中,多有提及本病 部分患者伴发有鱼鳞病,本例患者亦与寻常型鱼鳞病伴发,两 病之间的联系性有待进一步研究。田歆等[5]研究本病的病理 超微结构,推测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角蛋白代谢异常相关。李常兴等[6]研究结果提示对称性肢端角化病患者可能存在角质形 成细胞功能和结构障碍。此外,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表现为 夏季发作,冬季缓解,另一个显著因素是目前国内报道中的患 者绝大多数均为居住在我国南方或东南沿海地区时发病,因此 湿热的气候环境可能是本病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


图1 双手皮损


图2 双手置于水中浸泡5min 后皮损发白


图3 皮损组织病理( HE ×100; HE ×200)


本病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水源性肢端角化病: 该病好发 于青年女性,没有明显季节性,表现为看似正常的掌跖,在浸水 数分钟之后很快出现白色鹅卵石样丘疹,干燥后皮损消失,常 伴手足多汗。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皮症: 该病常有家族史,多 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常自幼年发病,临床特征 为双侧掌跖部位发生弥漫性红斑及角化过度,有时伴有多汗, 皮损多持续终身不会自行消退,无浸水后发白的现象。肢端黑 棘皮病:多见于黑色人种,主要表现为手足背部疣状增厚的天 鹅绒样色素沉着性斑块,组织病理表现为乳头瘤样增生。


从现有文献报道来看,本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维 A 酸 类药物、水杨酸类药物及尿素软膏能不同程度地改善皮损。笔 者报道的病例外用维 A 酸乳膏和尿素软膏10d 后自觉症状明 显减轻,目前仍在随访观察中。


参考文献略。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