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一例臀部肿块诊疗分析

2022.3.14

患者女,58岁,因“发现臀部肿块58年,表面皮肤破溃1 d”于2015年10月13日入院。患者出生后不久即被发现臀部有鹌鹑蛋大小肿块,后肿块进行性增大,1 d前肿块表面皮肤红肿破溃,流出褐色及少量血性液体,无发热,无下腹痛、排便困难等症状。

 

查体:臀部正中直径约12 cm×8 cm肿块,质地不均,囊实性,活动度差。表面可见长1.5 cm破溃口,局部皮肤有色素沉着。入院后留取分泌物送细菌培养提示表皮葡萄球菌生长,癌胚抗原(CEA)、甲种胎儿球蛋白(AFP)、血清糖类抗原125(CAl25)等肿瘤指标均阴性。

 

下腹部CT:臀部正中皮下见梭形巨大肿块,病灶内见多囊分隔改变,其内可见脂肪密度影、钙化影及气体密度影。骶尾部增强MRI:骶骨正中央区、尿生殖膈后方见11.0 cm×14.6 cm×9.1 cm大小囊实性病灶,呈多囊改变,囊性部分由多个子囊围绕主囊构成;增强后病灶内实性区域呈明显均匀强化,与尿生殖膈及盆底肌分界清晰。骶尾椎未见累及,考虑尿生殖膈后下方畸胎瘤可能(图1~5)。

 

1647229208758580.png


图1下腹部CT(横断面)示臀部正中多囊性病灶,其内可见脂肪密度影、钙化影及气体密度影;图2 MR/(TIWI-FS,横断面):病灶多囊性改变,部分囊内有出血高信号(黄色箭头);图3,4 MRI(T2WI,冠状面;T1WI,矢状面):病灶位于尿生殖膈(红色三角)下后方,下位尾骨腹侧,并向后压迫尾骨,尾骨上翘。病灶多囊性,各子囊围绕主囊;图5增强MR/(T1WI-FS,矢状面):囊壁环形强化,实质成分明显强化;

 

于2015年10月20日行经骶骨旁后侧入路骶尾部肿瘤切除术。常规行肠道准备,全身麻醉成功后,患者俯卧折刀位,牵开臀部,沿肿块破口经旁骶尾入路纵行切开皮肤长约14 cm,切开皮下组织暴露肿瘤,见肿瘤张力大,包膜薄弱,予减压针吸出约80ml黄色黏稠囊液,张力降低后,探查肿瘤前上方与直肠间有坚韧的盆膈筋膜相隔;前下方与肛门外括约肌关系不密切;后方部分囊壁包绕并压迫尾骨,但粘连不紧密。牵开两侧臀大肌,沿囊壁小心剥离完整切除肿块。

 

碘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面,彻底止血后放置引流管,分层关闭手术切口,使用海藻盐泡沫材料(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覆盖切口创面,使用半透性薄膜封闭,引流管连接中心负压进行负压封闭吸引(VSD)治疗。术后大体标本:肿块呈椭圆形,切面见大小不一的多囊改变,直径1.5~5.0 cm不等,部分囊腔内见灰红色机化坏死组织,质地中等。

 

镜下检查示囊壁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鳞状上皮和移行上皮,间质内组织炎症反应,局部见多核巨细胞。结合肿瘤部位,符合尾肠囊肿诊断(图6,7)。

 

1647229208553665.png


图6术后大体标本:肿块呈囊实性改变,黄稠囊液已流尽;图7镜下见囊壁被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符合尾肠囊肿诊断(HE×200)

 

术后5 d拆除VSD,切口一期愈合,10 d拆线。术后2个月复查切口愈合良好,局部无复发。

 

讨论

 

尾肠囊肿是少见的先天性囊性病变,多发生于直肠后骶前间隙,可向两侧坐骨直肠窝延伸,亦有皮下臀大肌发病的报道。尾肠囊肿病因尚不明确,多见于成年女性,约半数患者无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目前CT和MRI是诊断尾肠囊肿的主要手段,可清楚显示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及邻近组织关系。术后病理是诊断尾肠囊肿金标准,其特征是囊壁含有一层排列紊乱的平滑肌束,被覆多种上皮成分,包括柱状上皮、立状上皮、移行上皮和鳞状上皮等。

 

血清CEA水平升高常提示囊肿有恶变趋势。钙化和恶变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Ottery等认为尾肠囊肿较少钙化,若出现钙化一般已发生恶变;Aflalo—Hazan等则认为薄层钙化是尾肠囊肿CT的特征表现,后者报道的病例中,钙化尾肠囊肿没有发生恶变,而未钙化的尾肠囊肿恶变为腺癌。由于尾肠囊肿罕见,迄今为止没有大样本病例研究,目前认为尾肠囊肿可以发生钙化,但钙化在畸胎瘤和皮样囊肿更多见。

 

本例术前CEA在正常范围内,虽有囊壁钙化,但术后病理未见恶性证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钙化和恶变没有对应关系。尾肠囊肿因有恶变、感染的可能,一经发现均有手术指征。尾肠囊肿多位于直肠后间隙,手术入路包括经腹、经旁骶尾或联合入路。

 

一般而言,囊肿直径≤8 cm、位于骶3以下者,可选择经骶尾入路;囊肿直径>8 cm、位于骶3以上或怀疑恶变的高位尾肠囊肿,需选择经腹或经腹骶联合入路;对于良性的低位尾肠囊肿,即使直径>8 cm也可选择经骶入路。

 

本例虽然瘤体巨大,但位置较低,位于下位尾骨前方,尿生殖膈、后位肛提肌、盆膈筋膜下层后下方的间隙内,囊肿并未进入骶前间隙,因此严格意义上讲属于骶尾部皮下的尾肠囊肿。术中采用经骶后入路容易暴露,不需要切断盆底肌群和肛外括约肌,保留其完整性,保证了术后盆底和排便的正常功能。

 

术中神经损伤、出血和术后切口感染是骶尾部肿瘤切除术常见的并发症。术中应减少神经根的牵拉,尽量保留一侧s1-s3神经根,保证术后括约肌功能的恢复。术中损伤骶前静脉丛、髂血管和瘤体供血动脉是术中出血的主要原因。术前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栓塞技术可以很好控制术中大出血。术前采用DSA介入栓塞左髂内动脉供血动脉后再采用经腹、骶后联合入路切除骶前间隙巨大神经鞘瘤的病例。

 

骶尾部血运的破坏、囊液的感染等原因均是造成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其发生率并不低。本例中考虑术前囊肿表面皮肤破溃,囊液有表皮葡萄球菌生长;切口距离肛缘较近;术后囊肿上方的盆底组织膨胀有限;加之两侧机化组织脆性大、水肿明显,为有效防止残腔形成和切口感染,术后使用VSD技术给切口创造出持续负压的环境,确保引流通畅,改善微环境,减少感染机会,使切口一期愈合。本例VSD使用过程中负压管型良好,无堵管,无大量新鲜血液吸出,无皮肤张力性水泡等现象发生。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