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颅咽管瘤恶性转化病例分析

2022.2.25

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肿瘤,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痛、视力缺损和内分泌功能障碍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颅咽管瘤属于Ⅰ级良性肿瘤,其组织病理亚型为成釉质细胞型和鳞状乳头型两种。恶性颅咽管瘤非常罕见,鲜有报道,我院神经外科治疗手术及放疗后发生恶性转化的颅咽管瘤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30岁。因渐进性左眼视力下降1个月余于2011年3月8日入院。头颅CT和MRI提示鞍内鞍上囊实性占位伴钙化,环状强化(图1A、1B),诊断颅咽管瘤。

 

1645780329652257.png

图1肿瘤影像学表现A:头颅CT平扫示鞍区占位,钙化明显;B:MRI矢状位T2像,鞍内鞍上囊性为主占位性病变;

 

3月15日行经右侧翼点入路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囊性为主,内有草绿色囊液,部分为实性,钙化明显,肿瘤囊壁与左侧视神经粘连紧密。术后病理显示瘤壁外围栅栏样紧密排列上皮细胞,肿瘤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未见病理核分裂像,符合成釉质细胞型颅咽管瘤特点(WHOI级)(图2A)。

 

图2肿瘤病理结果A:肿瘤细胞栅栏样紧密排列上皮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未见病理核分裂像(HE,×200);

 

术后4个月复查MRI发现有肿瘤残留,行伽玛刀放射治疗。在第一次手术后1年半,患者因头痛、视力下降及记忆力减退于2012年9月5日再次入院。MRI提示鞍上肿瘤复发,肿瘤呈实性,内有灶状坏死,强化明显,视交叉及三脑室底受压明显(图1C)。于9月16日行经右侧额瓣开颅前纵裂入路切除肿瘤。术中见肿瘤实性为主,无明显钙化,由于瘤壁与右侧视神经和颈内动脉粘连紧密,肿瘤次全切除。2个月后,患者出现喷射样呕吐及意识障碍于2012年12月第三次入院,MRI提示颅内脑积水,鞍内/鞍上肿瘤明显增大(图1D)。2013年1月14日经前纵裂入路行第三次肿瘤切除。术中见肿瘤侵袭右侧海绵窦,突入第三脑室,与下丘脑粘连紧密。肿瘤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昏迷未醒,复查MRI提示下丘脑及脑干出现梗塞灶,第三次手术后3个月死于严重下丘脑反应及脑干功能衰竭。

 

1645780329535031.png

图1C:MRI矢状位增强扫描,肿瘤复发,实性为主,强化明显;D:MRI冠状位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增大,侵犯下丘脑,出现脑积水(箭头示病灶)

 

第二、三次手术后肿瘤病理标本相比第一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肿瘤组织更富于细胞,表现不同程度多形性,核增大深染,核浆比增加,核分裂像活跃(>15个/10高倍视野),并见病理性核分裂、多灶坏死及血管内皮增生,肿瘤细胞呈侵袭性生长,部分破坏基底膜侵入周围纤维组织,湿化角蛋白显著减少(图2B),符合恶变或间变性表现。免疫组化显示两次复发肿瘤细胞核阳性表达较原发肿瘤明显增高,第一、二、三次手术标本p53表达率分别为17%、33%和49%;肿瘤细胞增殖指数(Ki67)单克隆抗体(molecular immunology borstel number 1 antibody,MIB-1)表达分别为2%、29%和43%(图2C、2D)。

 

1645780329196531.png

1645780330306439.png

图 2 肿瘤病理结果A: 肿瘤细胞栅栏样紧密排列上皮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未见病理核分裂像( HE,× 200) ; B:肿瘤细胞多形性,见病理性核分裂,侵袭性生长,大片坏死(HE,×200);C,D:Ki67表达,肿瘤恶变后显著增高(免疫组化,×200)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