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一例T幼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例分析

2022.3.30

患者,女,51岁,因“间断腹胀1年,加重伴腹痛10余天,”入院。10余天前,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脾大”,未给予相关治疗。


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双侧颈部可触及肿大淋巴结,最大约1.5 cm X 1.0 cm,质软,活动度较好。胸骨压痛阴性,双肺呼吸音粗,脾大,肋下6.3 cm有压痛。


肺部多排CT平扫显示:双侧腋窝淋巴结略大,纵隔淋巴结钙化,脾大。


实验室检查:入院后急检血常规:白细胞计数471.97 X 109/L,血红蛋白106 g/L,血小板计数69 X 109/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7.3 s;免疫球蛋白G:19.40 g/L;β2微球蛋白6.5 mg/L。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增高,占90.5 %,幼淋巴细胞占84.5 %,胞体中等大小,浆量较多,部分细胞核型不规则,核染色质疏松,可见核仁,全片找到巨核细胞2个,PLT成簇可见。


外周血涂片分类:幼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多(87%),成熟红细胞形态正常,PLT成簇易见。骨髓细胞化学染色: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


骨髓活检: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红两系百分比减低,淋巴细胞百分比增高,以幼稚或成熟阶段细胞为主。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82.48%骨髓有核细胞呈异常淋系表型,主要表达CD3、CD7、CD8、cCD3、CD1a、CD2、CD5,而CD34、CD10、CD117、CD19、CD33、CD38、CD4、CD56、CD57、CD15、CD123、CD16、CD25、CD45、cTdT均阴性。染色体为复杂核型,因形态差,无法分类。


根据以上信息请大家讨论: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应如何治疗?


综合分析临床诊断为T幼淋巴细胞白血病(T-PLL),给予EPOCH(依托泊苷、泼尼松、长春新碱、环磷酰胺、阿霉素)化疗方案治疗,化疗第7天复查血常规:WBC计数47.32 x 109/L, Hb118 g/L, PLT计数97 x 109/L,化疗结束,患者要求出院。


T-PLL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成熟T淋巴细胞白血病,具有独特的细胞形态学、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疾病呈进展性,患者中位生存期通常小于1年。T-PLL在临床少见。

 

幼淋巴细胞白血病(PLL)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细胞增殖性肿瘤,根据淋巴细胞的来源可分为T-PLL和B幼淋巴细胞白血病(B-PLL)两种,前者仅占PLL的20%。T-PLL是一种以具有成熟胸腺后T淋巴细胞表型的前淋巴细胞增生为特征的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可累及外周血、骨髓、淋巴结、肝、脾和皮肤。大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为肝、脾和全身淋巴结肿大,20%的患者可见皮肤浸润,少数有浆液性渗出;外周血WBC明显增高,淋巴细胞以幼淋细胞为主,贫血和PLT减少常见。本例患者以消化道为首发症状,结合该患者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及骨髓组织活检、免疫表型分析等检查可诊断为T-PLL。在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中,T-PLL按形态学分为3类:经典型、小细胞型、脑回型。本例患者胞体中等大小,浆量较多,部分细胞核型不规则,核染色质疏松,可见核仁,属于“经典型”。


临床上T-PLL需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T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Sezary综合征(SS)等成熟T淋巴细胞肿瘤疾病相鉴别:


(1)与CLL的鉴别,形态学上PLL核仁较明显,免疫表型方面CLL为成熟的B淋巴细胞表型,CLL终末期可出现于PLL形态学相似的幼淋巴细胞样转化,然而,患者仍保持CLL阶段原有的免疫表型特点。


(2)与T-LGL的鉴别:T-LGL以外周血中大颗粒淋巴细胞持续增多为特征,通常大于6个月,淋巴细胞较T-PLL少,通常在(2~20)x 109/L,主要表达CD3、CD8和T淋巴细胞受体(TCR),而T-PLLCD2、CD3、CD7、CD52通常强表达。


(3)与SS的鉴别:SS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以外周血循环表皮T淋巴细胞和全身红皮病为特征,外周血涂片检出许多Sezary细胞是识别SS的重要条件,SeZary细胞通常表达CD2、CD3、CD4、CD5,通常不表达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和CD7,而T-PLLCD7表达通常阳性。


在形态上通常无法将T-PLL与其他的成熟T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完全区分开,而免疫表型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可起到非常重要的补充作用。CD26和TCL-1蛋白是T-PLL的独特标志,在其他成熟T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中未检测到,CD7在T-PLL强表达,而在其他成熟T淋巴细胞肿瘤弱表达或不表达。因此,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是T-PLL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手段。对于T-PLL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淋巴细胞免疫分型做出诊断并排除相关的T淋巴细胞增殖性肿瘤,该患者结合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淋巴细胞免疫分型可最终确诊为T-PLL。

 

T-PLL最主要的染色体异常为inV(14)(q11;32),其次为K14:14)(q11;q32),其他如t(X;14)(q28;q11),i(8)(ql0)和t(8;)(p12;11)也可在T-PLL见到。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我国T-PLL患者染色体核型多为正常核型。该患者染色体核型复杂,因形态差,无法分类,故该患者染色体具体核型无法得知。某些T-PLL患者存在基因的改变,如ATM位点的错义突变、TP53基因的缺失等。目前人们对于T-PLL的研究仍在进一步的探索中,JAK3蛋白主要在造血组织表达,对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发育的影响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在T-PLL患者发现有SEPT9-ABL1嵌合融合基因的表达,异常的Abelson(ABL1)信号可促进白血病的生成,但这些基因改变能否成为T-PLL的特异性标记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证实。本患者未做白血病融合基因及基因突变相关检测,故而该患者关于白血病基因方面的信息未知。

 

T-PLL侵袭性强,生存期短,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传统的化疗方案对T-PLL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效果较差。尽管阿伦单抗在诱导T-PLL缓解上有较好的效果,但没有进一步治疗的患者仍存在较大的复发风险。为了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在缓解期可考虑给患者进行骨髓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可提高患者生存率。随着研究的继续与深入,对T-PLL的认识逐步加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治疗研究上也会有新的突破。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