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桥小脑角区原发性恶性外周神经鞘瘤诊治病例分析

2021.12.28

1.病历摘要

 

1.1临床资料

 

男,49岁;因“左耳听力下降、进行性加重1年,左面部麻木、疼痛伴口角歪斜20余d,左眼视力下降伴眼球凸出、眼睑闭合不全1周”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左面部深、浅感觉均减退;左眼视力0.04,视野全盲,左侧角膜反射消失,左眼下睑外翻,眼睑闭合不全;示齿口角右偏,伸舌左偏;左耳重度混合性聋,声音嘶哑,偶有饮水呛咳。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左侧指鼻试验阳性。

 

头部MRI检查(图1):左侧桥小脑角区2.17cm×2.12cm×2.06cm异常信号影,边界欠清晰,T1WI等信号,T2WI及Flair为高及低信号,左侧听神经增粗,左侧内听道扩大,增强扫描见明显不均匀强化,脑干及小脑见片状水肿,脑干及第四脑室受压变形、移位,幕上脑室稍增大。术前诊断:左侧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考虑听神经瘤。

 

择期全麻下经乙状窦后入路行桥小脑角区病变切除术。术中于小脑外侧深部可见肿瘤呈灰红色,边界不清,与周围脑组织明显黏连,质地较硬韧,部分肿瘤侵入内听道,三叉神经、展神经、面听神经及后组脑神经受压明显并部分包绕。显微镜下肿瘤组织全切除。

 

1.2病理检查

 

病理诊断:恶性外周神经鞘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MPNST),WHOⅣ级。组织学检查:肿瘤细胞多为梭形,核多为圆形,空泡状,核仁大而清楚,核分裂象多见,胞质丰富,均质红染,细胞密集成片,广泛地图样坏死。免疫组化:S100、Vimentin、p53及CD34阳性,EMA偶见阳性,GFAP、CgA、HMB45、Oligo均为阴性,Ki-67约50%。

 

1.3预后及复发

 

术后病人左面部疼痛较前明显减轻,但拒绝行放化疗,3个月后因左面部疼痛加重、吞咽困难再次入院。复查MRI:左侧桥前池及颞骨岩部不规则影,考虑肿瘤复发;C1椎体水平椎管内略偏右异常强化结节,考虑肿瘤转移。病人拒绝再次手术及放化疗遂出院。

 1638488000529089.png

2.讨论

 

2.1疾病特点

 

MPNST是一种起源于间充质细胞、累及外周神经的高度恶性软组织肿瘤,主要分布于头颈部、躯干、四肢、臀部等外周神经分布的区域。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MPNST极罕见。2018年1月至今本院共收治颅内及椎管内神经鞘瘤近300例,确诊为原发性MPNST仅此一例,发病率约为0.3%。本例病人无神经纤维瘤病史及放疗史,这两种可诱发MPNST发生的高危因素,术前检查未发现体表局部包块,术后椎管MRI未见异常,增加临床诊断难度。

 

2.2临床特征及诊断

 

桥小脑角区MPNST与良性前庭神经施万细胞瘤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十分相近,但MPNST病人受损神经范围更广且症状更明显,病情进展更迅速。MRI可见肿瘤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边界欠清晰,瘤周水肿严重。MPNST具侵骨性,常有明显骨质破坏,因此,桥小脑区肿瘤病人术前应常规行颞骨CT。此外,本例术中发现肿瘤范围较影像学表现更广泛,与周围脑组织黏连较重,包绕多根脑神经生长,侵袭性高,进一步提示肿瘤恶性可能。

 

2.3病理特征

 

MPNST误诊率极高,确诊依靠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是主要诊断依据。苏木精-伊红染色特点为梭形肿瘤细胞呈“大理石样”致密区与疏松区交替,束状或漩涡状排列。肿瘤成分内无神经节细胞。S-100是初发MPNST的特征性蛋白,但当肿瘤复发或恶性程度较高时,S-100阳性率明显降低。高级别MPNST常表达p53。此外,CD34阳性提示瘤内存在异质细胞成分。SMARCB1失表达在MPNST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分子靶向治疗和基因治疗是未来研究方向。

 

2.4治疗及预后

 

目前,手术仍是颅内MPNST的首选治疗方案,但由于该病罕见且呈散发趋势,尚无成熟临床治疗方案。术后辅以放疗有助于延缓肿瘤复发并提高生存率。手术全切以及术后放疗可延长病人生存时间。伽玛刀立体定向治疗可作为术后辅助手段,减小残存肿瘤体积。MPNST对化疗敏感性尚有争议。针对颅内MPNST,即使达到显微镜下和影像学上肿瘤全切,仍易复发及早期转移,受侵犯神经常无法一并切除,切缘难以达到组织学阴性,无法实现真正意义广泛切除。因此,建议术后辅助放疗,定期复查头部及椎管MRI,注重科学综合治疗,有助于延缓肿瘤复发,延长生存期。

 

来源:曹悦,周华康,袁戈,许海洋,赵刚.桥小脑角区原发性恶性外周神经鞘瘤1例[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20,25(10):467-468.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