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恶性乳腺肿块90例分析

2018.8.08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90例病例 2007年7月至2009 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69岁,平均44岁。90例中78例因触及乳腺肿物前来就诊,另外12例为健康体检超声检查发现乳腺肿块。使用仪器为美国产VIVID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选用7.2 MHZ线阵探头。
  2 仪器和方法
   患者取仰位或半侧卧位,先用二维超声扫查,了解肿块的声像图特征,如双乳的腺体回声情况、肿块的大小、轮廓、内部结构、后方回声等,然后在此基础上观察病灶周边及内部的血流情况,测量动脉血流的最高流速Vs、最低流速Vd、阻力指数RI,双侧腋窝常规检查,然后用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的血流情况。继之将脉冲多普勒置于肿块内取样,调整角度< 60°,测量收缩期最大峰值Vmax及阻力指数RI, 据Addler的半定量方法[1],将肿块内血流信号的丰富程度分为以下四个等级:0级:肿块内未发现血流信号;Ⅰ级:为少量血流,可见1~2个点状或细短棒状血管;Ⅱ级:为中量血流,可见3~4个点状血管或一个较长的血管,其长度可接近或超过肿块的半径;Ⅲ级:为丰富血流,可见5个以上点状血管或管壁清晰的血管穿过病灶。
  3 结果
  本组90例乳腺肿块中,最小为0.5 cm×0.7 cm,最大为9.6 cm×7.5 cm,乳腺肿块术前超声与术后病理对照,超声诊断为良性肿瘤38例术后病理证实35例,符合率92.1%,另外超声误诊2例中病理证实单纯癌2例,腺癌1例,超声诊断为恶性肿瘤52例术后病理证实47例,诊断符合率为90.4%。其中浸润性导管癌22例,髓样癌18例,单纯癌7例。误诊5例,其中误诊为纤维腺癌2例,髓样1例,单纯癌1例。误诊为乳腺增生病1例,病理结果均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肿块二维声像图特征见表1。
  4 讨论 
  随着高分辨率的高频探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乳腺肿块的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乳腺肿块在女性中较为常见,大部分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超声显像技术发展,乳腺肿块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恶性肿块生长快,成浸润性生长,肿瘤血管生长因子刺激肿瘤组织产生新生毛细血管,从肿块周围嵌入生长,并随着肿块生长不断更新血管分布,增加血管数量,这是彩色多普勒显示恶性肿块血流信号的形态学病理基础,彩超鉴别肿块的良、恶性基于两者间血供的差异[2]。乳腺恶性肿瘤滋养血管往往具有以下特征:血管数量较多,形态不规则,粗细不均,走形迂曲,血管壁薄,无肌层。本组中乳腺恶性肿瘤肿块内血流信号分级分为Ⅱ级、Ⅲ级,良性肿块其血流信号分级为0级、Ⅰ级,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同时,恶性肿瘤滋养血管收缩期流速及阻力指数高于良性肿块,两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乳腺恶性肿块有时与乳腺炎症肿块难以鉴别,二者均呈不均匀低回声,这时我们需要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二维图像加以鉴别。又如部分良性肿块,尤其是急性乳腺炎,由于炎症造成局部血管扩张充血,彩色多普勒可探及较丰富的血流信号[3],而部分乳腺癌在肿块较小时,由于新生血管尚未形成或流速较低致使彩色多普勒检查时未能检出明显的血流。上述情况使得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出现困难[4]。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超声检查应作为乳腺疾病的常规方法,它具有无创伤,无痛苦,可反复观察,并了解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高分辨率的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使用二维图像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及间接征象多项综合性指标进行分析诊断,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方面有着及其重要的价值,对临床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