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婴儿脊髓脂肪瘤病例报告

2022.2.21

脊髓脂肪瘤(spinal cordlipoma)是较常见的儿童先天性疾病,好发于腰骶部,婴幼儿期多不出现明显症状,在儿童逐渐成长过程中,脊髓受到压迫、牵拉才出现神经功能受损表现。下面报道一例脊髓脂肪瘤病例,结合文献对该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分型及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儿男性,4个月21天,主因“发现腰骶部包块4个月21天”入院。患儿出生后家长即发现其腰骶部有一包块,半球状,直径约8 cm,不随体位及哭闹而变化。7d时行MR检查示脊髓圆椎位于L4-5水平,骶椎隐性脊柱裂,腰骶部背侧皮下脂肪增厚,脂肪组织疝入椎管,脊髓受压。后腰骶部包块逐渐增大,肢体活动及二便功能正常。查体:腰骶部肿物膨隆,半球形,质软,直径约12 cm,表面皮肤完整,颜色正常,包块中央皮肤有一小凹陷,与深部无沟通,无分泌物及毛发(图1A)。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1.2辅助检查

 

入院后复查腰骶部MR示:骶部脊柱裂,腰骶部背侧皮下脂肪瘤并疝入椎管,上界达腰1椎体下缘水平,椎管变窄,脊髓受压,脊髓圆椎位于L2-3椎体水平(图1B)。腰骶部CT扫描显示:腰5及骶椎椎板未闭合,约骶1椎体后方皮下见骨片影,L2椎体水平下椎管内见脂肪样密度影,其经S1左后方与增厚的皮下脂肪层相连,椎管内结构受压(图1C、D)。

 

1645408645162759.png

1645408645277622.png

图1A:患儿腰骶部半球形包块,质软,直径约12 cm,包块中央皮肤有一小凹陷,与深部无沟通;B:MR矢状位T2Flair显示腰骶部背侧皮下脂肪瘤通过腰骶部脊柱裂与脊髓脂肪瘤相连,脊髓受压明显;C:腰骶部CT矢状位显示皮下脂肪明显增厚,骶1椎体后方皮下见骨片影,L2椎体水平下椎管内见脂肪样密度影,其经S1后方与增厚的皮下脂肪层相连,椎管内结构受压;D:腰骶部CT三维成像显示腰5及骶椎椎板未闭合;

 

1.3手术方法

 

手术先切除背部皮下脂肪瘤,术中见肿瘤组织范围广泛,包膜欠清,锐性分离加超声吸引器切除,于L5椎弓缺损处离断肿瘤,此部分瘤体内包含游离骨一块。L5以下骶管完全裂开,可见脂肪组织与神经根丝混杂生长。铣下L1-4椎板,打开椎管,见L1-5硬膜菲薄透明,张力高,其下可见脂肪瘤组织,自L1水平从上至下剪开硬脊膜,见黄色脂肪组织完全覆盖脊髓背侧,显微镜下剪开肿瘤包膜(软脊膜),自上界向下,锐性分离脂肪肿瘤与脊髓边界,直至看到白色闪光的神经基板,超声吸引辅助下近全切除脊髓脂肪瘤及骶管内肿瘤组织。彻底松解脊髓圆锥和马尾神经与硬膜囊的粘连。

 

切除脂肪瘤后,用6~0可吸收线缝合软脊膜,封闭脊髓创面(图1E),以减少局部粘连,最后用人工硬膜扩大修补硬膜囊。椎板复位固定,逐层缝合软组织及皮肤,皮下放置一引流管保留闭式引流。手术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过程中未见神经受损。

 

1645408646121691.png

图1E:术中照片,切除脂肪瘤后,用6~0可吸收线缝合软脊膜,封闭脊髓创面;

 

2.结果

 

术后伤口引流不多,无脑脊液漏,第二日予以拔除引流管。患儿卧床两周,轴线翻身,两周后于支具保护下可平抱,一个月后于支具保护下可竖抱。术后重点观察患儿下肢感觉运动及二便功能,双下肢感觉运动同术前,无大小便失禁,肛门皱褶好。病理结果为脂肪瘤。术后一周复查MR显示脂肪瘤达近全切除(图1F)。

 

1645408646427119.png

图1F:术后一周复查MR显示脂肪瘤达近全切除。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