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治疗小肠血管畸形的简介

2023.5.08

  1.常规治疗 包括输血、输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胃肠道减压,应用止血、抗生素药物,有休克时则行抗休克治疗。

  2.内镜治疗 当明确诊断及获得定位后,可选择下列治疗方法,但仅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或结肠的血管畸形疾患。林庚全报道24例应用如下治疗均获得痊愈。

  (1)硬化剂治疗:可用于治疗Ⅱ型和Ⅰa型血管畸形,硬化剂可选用Aethoxysklerol,根据病灶大小决定剂量与疗程,将硬化剂注射于病变血管及血管旁,每点1ml,每次用量5~10ml,每隔1~2周治疗1次。直至病灶完全消失。

  (2)激光治疗:用于治疗Ⅲ型及Ⅰb型血管畸形共6例,选用Nd-YAG激光器,功率40~60W,光纤对准病灶,距离1~2cm,采用脉冲法,每次照射4~6s,每隔2周治疗1次,直到病灶根除。

  (3)电凝治疗:用于治疗Ⅰ型血管畸形共4例,采用单极电凝,对准病灶,电凝指数为2.5~3.0档,根据病灶大小决定电凝次数,每2周重复1次,直到病灶消除。

  (4)综合治疗:可先后应用激光、硬化剂与电凝治疗。然而,另一些报道应用这些方法有一定的并发症。Richter等应用电凝治疗19例,观察在1年内再出血的发生率为34%,治疗后3年内再出血的发生率为53%。1例因电凝致肠道穿孔而行急诊手术。Naveau等应用激光治疗47例,治疗后平均随访19个月,其中3例患者治疗1周后失访。再次出血15例,再出血率为31.9%,其原因为第1次治疗不完全或病变遗漏以及出现新的病变,但再经用激光治疗而愈,有2例发生穿孔,分别为十二指肠和乙状结肠穿孔。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