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术中超声引导切除小脑桥臂海绵状血管瘤病例报告

2022.1.13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血管畸形性,而非真性肿瘤,发病率在0.4%~0.8%,占所有脑血管畸形的5%~10%。小脑海绵状血管占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9.58%,桥臂(小脑中脚)是小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好发部位。因桥臂位置较深,比邻脑干及重要神经结构,要做到全切除肿瘤同时减少并发症非常困难。2016年7月~2017年7月采用术中超声引导手术切除2例小脑桥臂海绵状血管瘤,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例均为男性,年龄46、49岁,病变直径约为1.0 cm。1例因右手掌麻木2年、突发头晕恶心1个月入院,入院时神志清楚,右手掌感觉麻木,其它无异常发现。1例因头晕伴恶心呕吐1年入院,入院时神志清楚,双眼向左凝视有眼震,闭目难立征阳性。2例行头颅MRI平扫、增强及磁敏感成像检查示桥臂占位性病变(图1a),考虑海绵状血管瘤可能。

 

1.2 治疗方法

 

术中超声使用日本Alok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10 mm × 25 mm,频率3.5~5.0MHz。2例全麻后区俯卧位,后枕部旁正中入路常规开颅,游离骨瓣后形成骨窗。因B超不能穿过空气,使用超声时,需在术腔注满生理盐水。

 

在硬膜外将超声探头进行纵行和横行扫描,确定脑内病灶边界及与周围组织比邻关系后,显微镜下剪开硬脑膜。由于脑脊液丢失,此时脑组织相对移位,于脑表面再次利用超声对病灶进行实时定位(图1b)。分离患侧小脑水平裂间隙,分离至间隙底部,若感偏离病变部位,可将止血纱布放置于术腔,超声探头显示止血纱布为高回声区,测量止血纱布与病变的方向和深度,得到病变准确的位置信息后,实时引导准确定位病变并切除病变,并指导显微手术切除范围(图1c)。2例均在超声辅助下完成手术,术后残腔再次采用超声实时检查至病变全部切除(图1d)。

 

2.结果

 

术后病理结果示海绵状血管瘤(图1f)。复查头颅CT显示病变均全切除(图1e)。术后CT检查与实时超声评估结果一致,无残腔出血及颅内感染。出院后3个月复查头颅MRI,未见病灶复发(图1g),随访1.5~2年,2例症状较术前有所改善,均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1598397839274850.png

3.讨论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主要发生在幕上,幕下以小脑和脑干多见。小脑海绵状血管瘤好发于小脑桥臂。桥臂是脑桥与小脑的连接部,又称小脑中脚,该部位受损可致桥臂综合征,导致病变侧面、听、前庭、三叉神经受损。小脑水平裂是小脑半球的一条自然解剖裂隙,其前外侧端连接小脑脑桥,通过此间隙到达延髓脑桥背外侧脑组织损伤较少,可用于切除桥臂海绵状血管瘤,减少术后并发症。

 

尽管可通过这些解剖标志,顺利切除桥臂病变,但如何以最小创伤达到最大限度地切除病灶,并获取最大程度的神经解剖及功能恢复,仍需要引起临床关注。目前,影像诊断手段的不断创新,大大提高了颅内疾病诊断的准确率。随着术中影像技术包括头颅CT、MRI、导航及超声的应用,使微创神经外科成为可能。但术中CT、MRI、导航等,设备昂贵、工作空间要求大、图像获取时间长、部分检查具有放射性、术中脑组织漂移导致影像不准确,因而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

 

术中超声显像设备体积较小,成像时间短,便捷,无放射性损伤,实时显示。术中超声最初被应用于乳腺、甲状腺、肝脏等实质性脏器肿瘤的手术。研究表明,术中超声对颅内肿瘤的检出率较高,较多的应用于颅内胶质瘤、海绵状血管瘤等手术。术中超声可以协助快速、准确地发现病变,确定病变范围,帮助确定最佳的皮层入路,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副损伤,以及确定手术切除效果。但术中超声仍存在以下不足:图像质量易受血流、术腔空气等影响;对重要神经功能结构分辨较差;对深部(超过5 cm)及较小(小于5 mm)病变定位准确性较差;开展该类手术初期需超声科医生术中进行指导。总之,术中实时超声不仅可以明确病变部位、边界、比邻关系,而且能够引导定位病变,避免术中方向迷失,从而准确引导到达病灶并完成病变切除。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