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单眼放线菌性上下泪小管炎伴结石病例报告

2022.2.23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71岁。因右眼反复分泌物增多、眼红、流泪3个月就诊。


专科检查:右眼视力0.6,上下睑近內眦部皮肤红肿,睫毛呈束状,鼻侧球结膜局限性充血,结膜囊内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角膜透明,荧光素染色阴性。上下泪小点肿胀外翻,呈乳头状凸起,用玻璃棒按压病变区泪小管见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经上下小点冲洗泪道:液体自泪小点返流并伴奶酪样色泽晦暗的不规则结石,捻碎结石可见黄白色硫磺样颗粒。


UBM检查:病变区泪小管管壁肿胀增厚,回声减弱,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晰,管腔明显扩张,管径增宽明显,管腔内散在不均质中低回声光团。


泪道碘化油CT造影三维重建:泪囊、鼻泪管未见明显异常。标本送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提示无菌生长;病理结果:标本中见大量浆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伴少许均质红染不规则分叶状硫磺样颗粒,颗粒中心为蓝紫色,周围可见呈放射状排列的菌丝,病理诊断为放线菌病。


综合上述检查结果,诊断为右眼放线菌性上下泪小管炎伴结石。予以聚维酮碘灌洗联合逆行泪小管挤压按摩1次/日、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4次/日、注射用青霉素G钠480万U静滴2次/日,1周后痊愈。随访半年,患者无眼红、流眼泪、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泪道冲洗通畅。


讨论


泪小管炎临床较少见,老年人居多,一般认为男性发病率较女性低,上泪小管炎多于下泪小管炎,上下泪小管均受累者更为少见。泪小管炎由各种细菌、病毒、衣原体或真菌感染所致,最常见的原因是放线菌。放线菌属为一类Gram阳性,不产孢子,无动力,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分枝状排列的丝状杆菌,属兼性厌氧菌,其貌似真菌,实为细菌类原核微生物。放线菌属条件致病菌,常存在于人体口腔、肠道、女性生殖道等部位。当遇外伤、年老体弱、抵抗力下降、配戴角膜接触镜、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滥用情况时易致病。放线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合杆菌肽、磺胺等药物敏感,尤以青霉素的疗效最佳。


泪小管结石是由坏死组织、真菌菌丝钙化而成,通过挤压按摩、机械搔刮、KTP激光等方法可予以清除。碘分子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杀灭包括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在内的各种微生物。聚维酮碘是高分子聚乙烯与碘的络合物,对细胞壁有亲和力,可以将络合碘转运到细胞膜上,释放游离碘,碘与菌体蛋白的氨基酸结合使其变性,同时氧化细菌原浆蛋白中的活性基团而使微生物死亡。


通过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泪小管炎的微生物学病因、解剖结构学病因、放线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碘分子的理化学特性,本病例采用聚维酮碘灌洗联合逆行泪小管挤压按摩,并全身应用青霉素治疗,取得满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来源:王兴存,左文渊,孟志强等. 单眼放线菌性上下泪小管炎伴结石1例[J]. 临床眼科杂志,2017,25(1):60-60.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