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麻醉管理-3

2022.1.21

2.1.4糖尿病病情评估

 

糖尿病是降低宿主免疫力的因素之一,可使局部组织对感染的反应减弱,并有助于厌氧菌生长。因此,糖尿病患者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远高于其他患者。研究发现,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中,糖尿病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感染累及间隙以及切开引流数量会更多,更容易发生并发症,甚至死亡;但严格控制血糖的患者,其临床表现、细菌培养、治疗及预后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别。因此,血糖控制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感染患者的治疗及并发症严重程度。

 

本例患者糖尿病史8年,血糖控制尚可,但不排除多年病史引起的全身免疫力降低,及围术期血糖波动促发的感染扩散、脓毒症等风险。

 

2.1.5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情况评估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也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获得性免疫性疾病。该疾病由抗血小板抗体介导,特征为血小板破坏增多和血小板生成减少,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决定了出血风险的高低。本例患者明确为慢性ITP,血小板仅51×1012/L,查体可见四肢散在明显瘀斑,故麻醉手术中出血风险高,尤其气管插管过程中存在大出血、误吸、喉痉挛等风险。

 

2.2术中及术后管理

 

选择纤支镜清醒气管插管,静吸复合维持麻醉。术前行2%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进行表面麻醉备好气管切开包、环甲膜穿刺套件、口鼻咽通气道及抢救药品。外科医生陪同患者进入手术室,入室前已建立外周静脉通道,入室行常规监测:BP148/93mmHg,HR126次/min,RR29次/min,T37.7℃,SpO293%;查临时血糖7.0mmol/L。患者采用平卧位,垫肩使头后仰,最大程度开放气道;纯氧6L/min面罩给氧去氮,静脉右美托咪定(1μg/kg)75μg10min泵注,1%丁卡因分别经口、鼻孔喷射进行鼻咽、口咽、舌根及喉部表面麻醉,待表面麻醉起效,患者充分镇静后,使用纤支镜镜体涂抹润滑剂,选择6.5mm钢丝气管导管,经一侧鼻孔进入鼻腔。

 

由于口内组织肿胀严重,通过纤支镜显示屏咽腔狭窄,有脓液渗出,声门上软组织仅呈一条缝(图3),轻柔下降镜体到声门,在患者吸气时进入气管,缓慢推进直至观察到气管隆突,稳定位置后导入气管导管并退出纤支镜;调整气管导管深度,经听诊及呼末CO2波形确定位置后固定;同时予以全麻药咪达唑仑1mg,芬太尼0.15mg,罗库溴铵40mg,1%丙泊酚100mg加深麻醉。诱导顺利,SpO2维持在100%。

 1589331542674129.png

图3 患者声门上肿胀情况

 

术中采用静吸复合维持麻醉,予1%~2.5%的七氟醚吸入,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维持麻醉。调整通气量与RR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正常范围。术中HR90~100次/min,BP在130~100/90~70mmHg,未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各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历时40min,共补液乳酸钠林格2000mL,出血约50mL,尿量300mL。手术结束前约5min停用麻醉维持用药,手术结束后待患者呼之能应、自主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恢复后送入麻醉恢复室(PACU)。因术前声门上肿胀严重,手术牵拉加重肿胀情况,暂予保留气管导管。

 

在PACU予以气管导管内吸氧,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待完全清醒,吸空气下SpO2>90%时送入病房。回病房后予以吸氧、抗感染治疗,并观察呼吸、引流、全身病情变化。术后第1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BP119/82mmHg,HR94次/min,RR16次/min,T37.2℃,面部肿胀较前明显好转;复查血常规:白细胞7.7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961,血小板54×109/L;在明确患者无呼吸道水肿和其他梗阻情况后拔除气管导管。术后联系相关科室会诊,予以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减少激素用量,调整胰岛素控制血糖及其他积极支持治疗;术后第4天创口无脓性分泌物,患者精神、饮食均可,予以出院。


推荐
关闭